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马尾松
  • 2篇增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遗传距离分析
  • 1篇优良家系
  • 1篇优株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植被
  • 1篇植物景观
  • 1篇植物景观规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桃花
  • 1篇胚性
  • 1篇胚性细胞
  • 1篇群落

机构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5篇王茜
  • 3篇杨模华
  • 2篇史昆
  • 2篇张冬林
  • 2篇李志辉
  • 1篇丁贵杰
  • 1篇伊书亮

传媒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沙市桃花岭景区林相改造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加上国有林场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风景区及城市附近的国有林场都逐步规划建设为城市公园。长沙市桃花岭景区原为国有林场,现将其规划建设成城市公园。经过过...
王茜
关键词:林相改造植物景观规划群落结构植被
文献传递
马尾松胚性培养物增殖与成熟DNA甲基化多态性研究
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虽已经建立,但仍存在胚性培养物胚性难以保持、成熟分化率低等诸多问题。本试验针对马尾松胚性培养物在增殖过程中出现的生长衰弱现象,通过复生调控处理使胚性培养物重获增殖能力,胚性细胞生长状态的转变与其基...
王茜
关键词:马尾松DNA甲基化MSAP
文献传递
外植体采集时期与冷藏处理对马尾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无性繁殖困难,研究常采用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的方式繁殖,外植体采集时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本实验采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每周或每两周采集1次)采集的马尾松枝梢顶端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并将外植体置于4℃冰箱冷藏做不同冷藏时间处理(4~114天)。处理后的外植体接种在添加不同激素浓度的改良GD培养基中,24~25℃条件下暗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冷藏时间对马尾松愈伤组织诱导没有显著影响;2012年3月中旬至4月底采集的马尾松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9.8%,其平均诱导率达到80%以上;外植体经流水冲洗2~3 h、75%的酒精处理20~30 s、0.1%的升汞处理9~10 min并去除鳞片和针叶,能有效降低外植体污染率;外植体经流水冲洗2~3 h、去除鳞片和针叶后切成长约0.2~0.5 cm的薄片后接种,能大大降低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化率。
伊书亮张冬林杨模华李志辉王茜史昆
关键词:马尾松愈伤组织冷藏处理
马尾松优良家系优株ISSR遗传距离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福建漳平五一林场28个马尾松优良家系最优单株进行遗传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99个位点(从250~2 300 bp),其中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3.94%;28个马尾松无性系两两之间的分子遗传距离在0.212 1~0.565 6之间,遗传距离大于0.5的无性系对有11组,遗传距离小于0.25的无性系对有6组;在聚类分析自检举值为48处,可将28份马尾松无性系分为9类,其中7个无性系单独聚类,其他21个无性系聚成2类;遗传距离较大的无性系组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聚类中,表明这些无性系组两两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群体的选育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依据,为分子标记指导马尾松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王茜张冬林杨模华邵俊培李志辉洪永辉
关键词:马尾松ISSR杂种优势
马尾松胚性细胞悬浮增殖培养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1
2014年
本研究利用马尾松未成熟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首次建立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增殖培养体系。实验中定期对细胞生长参数沉淀细胞体积(SCV)、细胞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初始接种量,继代细胞密度对悬浮增殖培养体系建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接种量、继代转接细胞密度显著地影响马尾松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的效果;在悬浮培育过程中,胚性细胞的生长周期曲线呈"S"型,细胞活力呈现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本研究建立的马尾松胚性细胞悬浮增殖培养体系为:在30 mL的培养基中,初始接种1.0 g胚性细胞(平均增殖系数达12.097),继代培育以1/6作为继代细胞密度,且继代周期为8~12 d为宜。本研究为优化调控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胚性愈伤组织稳定增殖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采用遗传转化及细胞融合等技术进行马尾松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研究基础。
史昆杨模华李志辉张冬林王茜丁贵杰
关键词:生物技术马尾松胚性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