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6篇疗效
  • 5篇房颤
  • 4篇瑞替普酶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动脉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型心
  • 3篇阵发
  • 3篇阵发性
  • 3篇衰竭
  • 3篇普通肝素
  • 3篇普通肝素钠
  • 3篇急性ST段抬...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分站
  • 3篇肝素

机构

  • 23篇保定市第二中...
  • 2篇保定市第一医...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23篇王茜
  • 8篇许哲通
  • 8篇刘东霞
  • 8篇吕玉红
  • 5篇冯志霞
  • 4篇张晓敬
  • 4篇李研
  • 4篇裴建行
  • 2篇杨小东
  • 1篇张海超
  • 1篇文海燕
  • 1篇张征
  • 1篇徐阳
  • 1篇赵小辉
  • 1篇陈晓峰
  • 1篇唐彦
  • 1篇卢玮
  • 1篇刘丽娜
  • 1篇陈曦
  • 1篇刘东霞

传媒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近中期效果探究
2023年
目的探究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4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分站式HCR,对照组采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动脉桥即时血流及术后7 d桥血管通畅率、术后1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工或运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3 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及丙二醛2组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动脉桥即时血流值及动脉桥血流量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桥血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复工或运动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7个月,观察组复工或运动人数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损伤及动脉血流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使尽早复工或运动,具有较好近中期效果。
王大玮王茜沙博欣王欣晋美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
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2年
观察米力农在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本院7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与观察组(常规疗法结合米力农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LVEDD、LVEF、CI、CT-1、NT-proBNP、S100B和血清MMP-9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米力农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和血清NT-proBNP等,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纳、推广。
刘东霞王茜王有余
关键词: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米力农
LPAF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与房颤发作频率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明确孤立性阵发性房颤(LPAF)患者的左房结构及功能与房颤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依据房颤发作频率将40例LPAF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非频繁发作房颤组(每月发作≤1次),B组为频繁发作房颤组(每月发作>1次)。在房颤发作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1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B组的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增加(P<0.05),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total)及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passi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频繁发作患者LAEFactive明显下降,LAVImax明显增加。
许哲通冯志霞王茜朱露芳张晓敬吕玉红王有余
关键词:房颤左房功能左房结构
NT-proBNP对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在有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评估超声心动图参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关系。方法该项研究包括96例心力衰竭患者。他们同时接受超声心动图及NT-proBNP检测。结果发现NT-proBNP水平与以下几个超声心动图参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Am)(r=-0.747,P=0.000),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r=-0.731,P=0.000),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r=-0.508,P=0.000),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m)(r=0.532,P=0.000),左室射血分数(LVEF)(r=-0.819,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ogNT-proBNP水平与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独立相关(R2=0.78,P=0.0001),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最强(β=-0.55)。结论 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具有相关性,并且是收缩性及舒张性心力衰竭简单而精确的标志物。
许哲通冯志霞王茜文海燕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组织多普勒显像NT-PROBNP
分站式杂交手术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分站式杂交手术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研究组采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心功能、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ApoB/ApoA1比值水平;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MACCE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监护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研究组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3 d,2组血清ApoB、ApoB/ApoA1比值低于术前,ApoA1高于术前,NYHA分级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王茜王大玮沙博欣晋美王欣
关键词:肌钙蛋白I载脂蛋白类
炎症反应与房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心房颤动为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加重心肌缺血及恶化心功能,并引起血栓形成,已确定为脑卒中及全身性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房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一直是人们研究及探讨的焦点。目前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与房颤相关,通过对房颤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有效的预测指标,对房颤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抗炎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房颤的新手段。
刘东霞王茜许哲通
关键词:心房颤动炎症血栓形成
不同抗凝方式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普通肝素钠或国产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钠组(25例)和低分子肝素钠组(25例...
李研王茜裴建行
关键词:普通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瑞替普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同抗凝方式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普通肝素钠或国产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钠组(25例)和低分子肝素钠组(25例),...
李研王茜裴建行
关键词:普通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瑞替普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文献传递
H-FABP、PAI-1及cTnI指标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2022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tn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心肌肌钙蛋白(censitivity troponin I,cTnI)指标,察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AMI患者(按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MACE组24例和无MACE组28例)和健康体检者各52例(2020.01至2020.12),视为Ⅰ、Ⅱ组,比对H-FABP、PAI-1、cTnI水平,评析其对AMI近期预后价值。结果 H-FABP、PAI-1、cTnI水平:Ⅰ组>Ⅱ组、MACE组>无MACE组(P<0.05)。ROC示:H-FABP、PAI-1、cTnI联合检测预测价值佳。Logistic回归分析,梗死面积大、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以及H-FABP、PAI-1、cTnI水平高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相比健康体检者,AMI患者H-FABP、PAI-1、cTnI水平高;H-FABP、PAI-1、cTnI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AMI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H-FABP、PAI-1、cTnI指标为AM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东霞王茜吕玉红王有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H-FABPPAI-1CTNI
PAI-1、miR-146a、AQP9在急性心肌梗死rt-PA静脉溶栓前后动态变化及与TIMI血流分级的关系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微小RNA-146a(miR-146a)、水通道蛋白9(AQP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前后动态变化及与AMI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行rt-PA静脉溶栓患者,根据溶栓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血流正常组(TIMI血流为Ⅲ级,152例)、慢/无复流组(TIMI血流≤Ⅱ级,3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 PAI-1、miR-146a、AQP9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不同时间点各指标与TIMI血流分级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慢/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时间点各指标预测慢/无复流的效能。结果两组溶栓后0.5 h PAI-1均呈升高趋势,溶栓后2 h血流正常组显著降低,慢/无复流组仍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溶栓后0.5 h、2 h miR-146a、AQP9均呈降低趋势(P<0.05);慢/无复流组溶栓后0.5 h、2 h PAI-1、miR-146a、AQP9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 PAI-1、miR-146a、AQP9与TIMI血流分级呈负相关(P<0.05);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 PAI-1、miR-146a、AQP9均是慢/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各指标预测慢/无复流的AUC,溶栓后2 h>溶栓后0.5 h>溶栓前,至溶栓后2 h,PAI-1预测慢/无复流的AUC为0.829,miR-146a预测慢/无复流的AUC为0.838,AQP9预测慢/无复流的AUC为0.834;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各指标联合的AUC均大于对应时间点单一指标,且随时间推移呈递增趋势,至溶栓后2 h各指标联合的AUC最大(P<0.05)。结论PAI-1、miR-146a、AQP9在AMI rt-PA静脉溶栓前后呈动态变化,均与TIMI血流分级有关,并是慢/无复流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慢/无复流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刘东霞王有余王茜吕玉红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通道蛋白9急性心肌梗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