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正畸
  • 2篇扩弓
  • 1篇牙菌斑
  • 1篇牙颌
  • 1篇牙颌面
  • 1篇牙龈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正畸患者
  • 1篇正畸学
  • 1篇植骨
  • 1篇上颌
  • 1篇上颌扩弓
  • 1篇漱口
  • 1篇漱口水
  • 1篇腭裂
  • 1篇腭裂患者
  • 1篇颌面
  • 1篇颏兜
  • 1篇疗效

机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作者

  • 4篇王英男
  • 4篇刘红彦
  • 2篇常乐
  • 1篇王敏
  • 1篇李惠山
  • 1篇王博
  • 1篇陈秉智
  • 1篇赵伟
  • 1篇林朝虹

传媒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菌斑控制方式在正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验漱口水在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双盲自身对照临床实验,分别将45位受试者(男22人,女23人)平均分为漱口水组、清水漱口组和刷牙组,每组15人。实验开始10 d(基线)、1个月后分别进行记录并对照、分析牙龈指数、改良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实验前后的龈沟出血指数差:在漱口水组(测量值-0.150±0.0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在其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测量值分别为-0.055±0.195,-0.055±0.195);牙龈指数差在3组中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菌斑指数差:在漱口水组和清水漱口组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测量值分别为-0.258±0.152,0.029±0.070),而在刷牙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漱口水能够有效地减小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但对于牙龈指数,效果不明显。
林朝虹王英男刘红彦
关键词:漱口水牙菌斑
应用PAR指数评价80例患者正畸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PAR指数评价正畸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80例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治信息、调查问卷以及模型测量等数据,应用PAR指数进行分析。结果:42.5%患者改善,56.3%患者极大改善。不同性别、分类、是否拔牙之间,治疗后PAR以及PAR减少率无显著差异,不同安氏分类之间,治疗前PAR和治疗后PAR减少量有显著差异。治疗前PAR分别与PAR减少量及减少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治疗后安氏Ⅲ类患者PAR减少量最明显,Ⅱ类次之,Ⅰ类较低。结论:性别、分类、是否拔牙对PAR所反映的改善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安氏分类下PAR所反映的错畸形较重的患者改善程度较明显。
王英男常乐刘红彦
关键词:PAR指数疗效评价口腔正畸学
唇腭裂患者正畸扩弓与植骨时机的探讨被引量:8
2016年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牙槽突植骨时机及其成功率、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先后关系两方面讨论。牙槽突植骨的最佳时机为恒尖牙萌出前,其牙根发育1/2~2/3时。植骨前的快速扩弓有增大裂隙,扩大植骨量,降低植骨难度等优势,但是稳定性仍有争议。植骨后的快速扩弓可扩展腭中缝而不破坏植骨区,但是目前仍是小样本研究。慢速扩弓持续的轻力可起到较好的骨改建效应,但慢速扩弓的研究中多配合了固定矫治器,长期稳定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常乐王英男刘红彦
关键词:唇腭裂快速扩弓
有限元法在牙颌面功能矫形方面的应用
2013年
有限元法是口腔正畸学中力学研究的有效的分析工具,是研究应力分布以及位移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而在牙颌面功能矫形中,明确了矫形力在口腔颌面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方向,才能够更好的运用各种矫治器。本文分别从对下颌骨和上颌骨力学作用的角度综述了功能矫治器应用有限元法研究的作用和成果,探讨了前导下颌的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和应力分布等问题,颏兜对颞下颌关节和下颌生长的影响,以及扩弓装置和上颌牵引装置对上颌骨各处骨缝的作用,并对近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王敏王博王英男李惠山陈秉智赵伟刘红彦
关键词:有限元法功能矫治器上颌扩弓颏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