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春 作品数:51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幽门螺杆菌Ure B串联融合表位的表面呈现表达 目的应用表达载体pHIE3N表面呈现表达幽门螺杆菌Ure B串联融合表位。方法通过改造表达呈现表达载体pHIE11,在质粒上的FhuA基因多克隆位点插入两个SfiⅠ酶切位点并调整读码框,改建成pHIE3N载体。将幽门螺杆... 封小燕 王艳春 李平超 陶好霞 王芃 袁盛凌 王令春 王普 刘纯杰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毒素相关蛋白A的EPIYA多态性对胃上皮细胞AGS形态及IL-8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比较研究幽门螺杆菌毒素相关蛋白A(Cag A)不同分型对胃上皮细胞AGS形态及IL-8表达影响的差异。方法:设计、人工合成并优化不同cag A基因型,构建相应表达载体,转染胃上皮细胞AGS后观察不同型Cag A对细胞形态及IL-8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后每6 h进行细胞形态观察,于24、36 h对形成蜂鸟状细胞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型Cag A均能引起发生蜂鸟状改变的细胞数量增加;较空载体对照,Cag A的6种型别皆有非常显著差异,Cag A ABCCC与其余5种Cag A型别有非常显著差异。同时于转染后12、36 h对细胞分泌的IL-8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转染后12 h,转染各型Cag A细胞的IL-8表达量开始出现差异;转染后36 h,较空载体对照,Cag AABD、Cag A J-Western、Cag A ABDD和Cag A ABCCC存在非常显著差异,Cag A ABDD和Cag A ABCCC分别与Cag AABD、Cag A ABC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Cag A可引起转染后的AGS细胞发生蜂鸟状改变及IL-8表达增加,EPIYA基序C数目的增加与细胞蜂鸟状改变呈正相关,EPIYA基序C和D数目的增加与IL-8表达呈正相关。 刘鹿 王艳春 陶好霞 袁盛凌 王令春 刘纯杰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钩端螺旋体层粘连蛋白结合蛋白Lsa20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2015年 目的:表达并纯化可溶性重组钩端螺旋体层粘连蛋白结合蛋白Lsa20,并对其与层粘连蛋白(LN)相互作用的生物特性进行分析。方法:优化合成Lsa20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 ET28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然后利用Ni-NTA亲和介质纯化目标蛋白,重组蛋白经超滤浓缩后,进行相关ELISA、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构建了重组蛋白表达菌株,目标蛋白呈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纯度达90%以上;ELISA证实重组Lsa20与LN有较强的亲和力,测得解离常数为(27.23±2.53)nmol/L;流式细胞术及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重组Lsa20可黏附到COS-7细胞表面。结论:重组Lsa20在体外能够与层粘连蛋白结合,具有同天然蛋白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以Lsa20与LN相互作用实验为例,建立了研究LN结合蛋白生物功能的基本方案,为后续鉴定和研究新的LN结合蛋白的作用规律及黏附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魏颖 袁盛凌 姚雪晶 陶好霞 王令春 刘纯杰 田威 王艳春关键词:原核表达 层粘连蛋白 相互作用 幽门螺杆菌活菌载体疫苗及其专用重组菌 本发明涉及一种幽门螺杆菌活菌载体疫苗及其专用重组菌。该专用重组菌为重组福氏志贺氏菌(Sh.flexneri),是将含有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和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的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福氏志贺氏菌(Sh.fl... 刘纯杰 张兆山 陶好霞 王令春 袁盛凌 展德文 王芃 王艳春文献传递 炭疽杆菌芽孢疫苗载体的探索性研究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一种G+菌,它引起的炭疽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在我国列为乙类传染病。同时它又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战剂。因此,炭疽疫苗一直是生物安全研究的一个... 王艳春关键词:炭疽芽孢杆菌 芽孢 基因打靶 疫苗载体 文献传递 利用λ-Red重组系统和平衡致死系统改造抗药性致腹泻工程疫苗 被引量:4 2006年 质粒pMM085是含有猪毒素源性大肠杆菌(ETEC)的黏附素K88与无毒肠毒素LTA-B+基因的重组质粒,含氯霉素抗性基因,由此构建的菌苗株带有抗药性。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改建此疫苗株,即将质粒上的氯霉素抗性基因cat替换成asd基因,并把新构建的质粒转移到缺失asd基因的大肠杆菌X6097中。但由于质粒pMM085是一个23kD的大质粒,传统的基因工程操作不易进行,利用λ-Red重组系统,将表达Red重组蛋白的质粒pKD46转化含pMM085的大肠杆菌X6097,并用两端各带有39ntcat基因同源区、含全长asd基因的PCR产物电击转化此感受态细胞,在λ-Red重组系统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了asd基因对cat基因的置换。 袁盛凌 王芃 刘向昕 王艳春 展德文 张兆山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该抗原表位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37。它的编码基因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8。本发明提供的抗原表位多肽能刺激机体产生抗幽门螺杆菌保护性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对幽门... 刘纯杰 王艳春 邱炎 陶好霞能在芽孢表面展示PAD4蛋白的炭疽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在芽孢表面展示PAD4蛋白的炭疽杆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是将Pa4基因插入到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芽孢蛋白bclA基因未端获得的菌株。具体可为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展德文 王艳春 刘纯杰 陶好霞 袁盛凌 王令春 王芃文献传递 减毒炭疽芽胞杆菌inh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鉴定 2016年 炭疽(anthrax)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病原菌是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炭疽病是世界公认的五大人畜共患病之一,由于炭疽芽胞杆菌感染具有致病力强、传染途径多、潜伏期短、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 姚雪晶 赵芳坤 魏颖 陶好霞 袁盛凌 刘纯杰 杨百亮 王艳春关键词:炭疽芽胞杆菌 INHA 缺失突变株 感受态细胞 烈性传染病 KBMA炭疽杆菌疫苗的研制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一种能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它引起的炭疽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可通过皮肤、呼吸道、胃肠道三种方式侵害人类,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减毒活... 沈非 袁盛凌 展德文 王艳春 任敏 陶好霞 王芃 王令春 刘纯杰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