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中
- 作品数:23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武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治疗儿童强迫症的临床初步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治疗儿童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7例儿童强迫症患者根据患儿家庭经济条件分为氯米帕明组(氯米帕明100~150mg/d单药治疗,9例),氟伏沙明组(氟伏沙明100~150mg/d单药治疗,13例),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组(氟伏沙明100~150mg/d,喹硫平400~600mg/d,25例)。随访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基线时3组间Y-BOCS、HAMA评分相似。随访第8周时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组的Y-BOCS评分(12.4±4.7)低于氯米帕明组(15.9±3.8,t=2.654,P=0.021)和氟伏沙明组(16.1±3.9,t=2.576,P=0.037),HAMA评分(6.9±3.8)也低于氯米帕明组(9.9±4.1,t=2.197,P=0.027)和氟伏沙明组(10.1±3.6,t=2.236,P=0.017)。结论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用于儿童强迫症的治疗有明确的疗效和安全性。
- 马筠谢俊王晶王继中
- 关键词:喹硫平氟伏沙明儿童强迫症
- 从精神分裂症患者到性工作者的内心历程
- 2018年
- 讨论一例有创伤性经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转归以及后来从事性服务工作与患者的精神病理与创伤的心理机制。该患者的症状出现、好转、加重等变化都与创伤导致的心理病理性的改变有明显的关系,患者通过性服务工作来排遣了孤独感和空虚感,因为性服务工作的羞耻感,导致了患者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减少,更加需要患者通过性服务工作加强人际关系。该案例中,该名患者通过性服务工作来应对自己的心理危机和面临的痛苦,从而说明在治疗中建立治疗关系尤其重要。
- 张淑芳张淑芳向东方申荷永徐汉明王继中徐汉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单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合并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氨磺必利提高抗抑郁的疗效。方法:将8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氨磺必利(研究组,n=46)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n=42)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6.52%和47.62%(χ2=0.70,P>0.05),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85.71%(χ2=2.26,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氨磺必利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拟进一步增加临床观察病例数。
- 杨雪王继中
- 关键词:氨磺必利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
- 团体音乐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估团体音乐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6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团体音乐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的BDI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音乐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明显作用。
- 徐菁牟艳丽王继中
- 关键词:音乐治疗抑郁症
- 单用西酞普兰与合并家庭治疗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疗效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合并西酞普兰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神经性厌食症标准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家庭治疗合并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另一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体重的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按服药和复诊情况评定治疗依从性。出院1年时跟踪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在治疗12周及治疗结束后12周时,研究组的体重增加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的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前者显效率(90.7%)也显著高于后者(74.4%)。前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后者,前者1年后病情复发率(4.7%)明显低于后者(18.6%)。结论家庭治疗合并西酞普兰能明显提高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体重,改善抑郁情绪,并能提高显效率及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 李轶琛王继中马筠
- 关键词:家庭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 抑郁症患者的分离体验与防御及症状的相关研究
- 张淑芳牟艳丽王继中向东方江涛徐菁
- 分离性体验的临床特征与心理特征
- 2012年
- 分离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过程,有利于个体逃避、甚至以身体镇痛来应对难以承受的经历,这种经历通常是创伤性或应激性的。〔1〕分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连续谱,包括正常的分离体验、病态的分离症状和严重的分离性障碍。〔2〕关于分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流行病学调查,分离与创伤的关系以及分离性障碍的诊断效度问题,极少关注分离性体验在临床特征和心理特征与分离程度的关系,
- 喻新华王继中
- 关键词:分离性障碍心理特征流行病学调查心理过程创伤性
- 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民事赔偿及相关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法律关系评定及民事赔偿问题。 方法 :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和体会。结果及结论
- 王继中秦荣国
- 关键词:民事赔偿
- 海洛因依赖者的婚姻质量与婚姻调适测定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婚姻质量与婚姻调适度。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量表(ENRICH)与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对118例已婚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评定,并与量表的常模的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已婚海洛因依赖者的婚姻质量明显降低,ENRICH8项因子(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经济安排?性生活?子女和婚姻?信仰一致性)评分都显著低于正常。吸毒患者的婚姻失调现象严重,调适良好者(评分大于100)仅为18.64%。患者婚姻质量与婚姻调适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52,P<0.01)。结论:已婚海洛因依赖者的婚姻质量与婚姻调适度明显降低,应针对患者的婚姻状况进行有目的的干预与治疗。
- 王继中李轶琛宋晋刘伟郝伟
- 关键词:婚姻质量海洛因
- 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脂代谢和体重的影响
- 李轶琛钟宝亮王继中马筠王鹏刘燕林徐杨宋晋
- 在中国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中应用最多的是氯氮平,而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应用最多的是利培酮,它比其他新药上市更早处方量更大,阿立哌唑作为近几年上市的新药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点。所以课题组选择三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并比...
- 关键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治疗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