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祥
- 作品数:2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提升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执行力"作为当今人们频繁使用的概念,正日益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政府执行力在推进改革和建设中尤其重要。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存在一定的弱化现象,这种弱化不但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加强行政执行力的刚度、力度、高度、效度等"四度建设"十分迫切。
- 张登国张洪兴王海祥
- 关键词:政府行政执行力公信力
- 公与私:中国行业协会的矛盾定位解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同类企业间的联合互益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行业协会本身所蕴含的的市场性以及我国对行业协会的特殊定位,其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冲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唯有在认真探讨市场化的主流趋势与非营利化的新兴走向之间的异同,才能重新定义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行业的善治。
- 吴东民王海祥
- 关键词:行业协会公益私益市场化
- 公与私:中国行业协会的矛盾定位解析
- 2009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同类企业间的联合互益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行业协会本身所蕴含的的市场性以及我国对行业协会的特殊定位,其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冲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唯有在认真探讨市场化的主流趋势与非营利化的新兴走向之间的异同,才能重新定义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行业的善治。
- 吴东民王海祥
- 关键词:行业协会公益私益市场化
- 中国行业体制改革的成败新论:新自由主义的视角
- 2010年
-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经济管理行业化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纷纷走上行业体制改革之路,英美模式更是被封为典范。但是苏东、拉美的教训说明盲目的"西学东渐"并不能实现行业改革的善治,日本在20世纪80-90年代之间行业管理成效的巨大反差也证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也不具有普适性。西方新自由主义学者和政治家转而以治理作为新的理论工具,并以此评判中国的行业体制改革的成败,国内也普遍认为实现善治的关键是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而忽视了治理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实质,所以他们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和行业改革之间的巨大反差,由此可知中国的行业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范式。
- 宋敏徐明春王海祥
- 关键词:行业协会新自由主义
- 中国民营化:第三条路径选择?——“西学东渐”与“拉美模式”的反思被引量:1
- 2009年
- 民营化,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工具,在短短30年内迅速成为公共事业改革的主流思潮,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许多民营化的典范,深刻影响到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进程。但完全仿效西方、拉美民营化的实践,由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加之缺乏普适性的"休克疗法"超出了其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民营化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意义,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动乱的根源。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民营化经验的同时,更要吸取拉美等国的教训,重新审视中国公共事业改革的民营化取向。
- 王海祥吴东民
- 关键词:公共事业民营化
- 行业协会失灵的原因解读——从公益与私益冲突的角度被引量:1
- 2010年
- 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失灵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定位的公私冲突,其根源则在于政府和民众过分追求政治意义上的公益高于私益,忽视了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本身所固有的正当的私益追求。作为政府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行业协会定义的或公或私是民营化、市场化、非营利化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不具有任何褒贬意义。因此,继续纠缠于公益高于私益的行业体制改革已经走上了歧途。
- 吴东民宋敏王海祥
- 关键词:行业协会公益私益市场化民营化
- 行业体制改革:中国由公益走向私益?
- 2010年
- 改革开放以来,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同类企业间的联合互益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所蕴含的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冲突却成为制约我国行业体制发展的首要因素,行业协会的私益趋向越来越明显,公益的属性已逐渐被取代。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只有公正的看待行业协会的市场性,摒弃政治意义上的公益至上的观点,进一步厘清行业协会公私冲突的根源,在非营利化与市场化、民营化的互动基础之上,重新拷问中国行业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才能实现行业管理的善治。
- 宋敏吴东民王海祥
- 关键词:行业协会市场化民营化
- 中国行政改革的阶段定位解析:第三次明诺布鲁克会议的观点
- 2010年
- 2008年9月第三次明诺布鲁克会议召开,新公共行政学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转向讨论全球公共行政的走向以及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理论进行有益的替代。与此同时,国内关于公平与正义的争论却方兴未艾,公平优先的论调逐渐占据上风,因此主张公平正义的新公共行政学重新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中国行政改革所要处理的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只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学诞生之初所着重讨论的,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公共行政学派的理论已经有兼收并蓄的趋势。中国行政改革中也出现了民营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超前的理论,但是这些实践所面临的瓶颈却告诉我们不明晰中国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阶段,超前亦或滞后的理论都无助于公平正义的重塑,新公共行政学的公平正义论恰逢其时。
- 宋敏吴东民王海祥
- 关键词:中国行政改革新公共行政学
- 公共事业民营化:“西学东渐”的思考
- 2009年
- 民营化,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工具,在短短30年内迅速成为公共事业改革的主流思潮,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许多民营化的典范,且日渐深刻地影响到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进程。但完全仿效西方的拉美民营化实践,由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加之缺乏普适性的"休克疗法"超出其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民营化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意义。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民营化经验的同时,更要吸取拉美等国的教训,重新审视中国公共事业改革的民营化取向。
- 王海祥张雪
- 关键词:公共事业民营化拉美模式
- 中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问题探析被引量:5
- 2009年
- 民营化作为公共事业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成功,但其发展却伴随着争议和矛盾。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中国渐进地推行了公共事业的民营化改革。但囿于固有的集权体制和公民社会的弱小,特别是公共事业改革取向定位的不明确,使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民营化改革模式存在理论滞后、指导思想缺失、规制不健全、政事不分、效率低下以及腐败等问题。唯有加强理论研究,坚持政府集权而不能越权、公平优先于效率等原则,准确定位"民营化"内涵,确立以市场竞争为核心的公共事业运作机制,才能使公共事业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得到良性发展。
- 张雪王海祥
- 关键词:公共事业改革民营化国有化公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