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法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胰腺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 1篇源性
  • 1篇治疗糖尿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性
  • 1篇切除
  • 1篇染色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胰腺
  • 1篇免疫
  • 1篇免疫荧光
  • 1篇免疫荧光染色
  • 1篇反转录
  • 1篇反转录病毒
  • 1篇分切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滕春波
  • 3篇王法
  • 2篇朴善花
  • 1篇鞠晓芳
  • 1篇张丽新
  • 1篇张立新
  • 1篇赵冶
  • 1篇郭智伟
  • 1篇杨小荣

传媒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后再生集中区来源的初步探索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在某些损伤或病理条件下,由于细胞活跃增殖产生再生集中区域的细胞来源。方法:将27只成年ICR系小鼠分为9组,每组3只,其中1组进行假手术,其余8组进行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分别在切除后12h,24h、36h、48h、3d、5d、7d、10d取材及冰冻切片,采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损伤后各时间段胰腺组织的形态变化和细胞增殖率。结果:H-E染色发现,胰腺手术72h后,剩余胰腺中就出现由细胞角蛋白阳性导管样结构组成的再生集中区,此区域细胞随后分化为功能性细胞类型,10d后消失检测不到。对胰腺再生集中区的定位研究表明,它们仅出现于切除后的伤口边缘。BrdU标记表明,胰腺再生集中区为细胞快速增殖区域,其出现与总导管增殖率提高同时发生,主/大导管和小导管增殖率上升都晚于再生集中区的出现。结论: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后再生集中区可能来源于腺泡细胞的快速增殖,而不是经由总-主/大-小导管-快速增殖区这一途径引起的来源于导管上皮细胞。
赵冶王法张立新杨小荣朴善花滕春波
关键词: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导管免疫荧光染色
利用假型反转录病毒对大部分胰腺切除后再生细胞的世系追踪被引量:3
2008年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外分泌混合腺,胰腺发生损伤后能够再生。为了探讨胰腺活体细胞世系追踪的方法和胰腺损伤后再生细胞的来源,分别通过胰腺伤口涂抹并胰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三种方法,利用假型反转录病毒对成体小鼠大部分切除后胰腺的细胞进行世系追踪。结果发现在活体条件下,与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法相比,胰腺伤口涂抹并胰腺内注射反转录病毒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标记胰腺细胞;而且,通过对标记细胞的世系追踪研究证明,在胰腺损伤后,胰腺腺泡细胞能够接受损伤信号刺激发生再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反转录假病毒对活体胰腺进行细胞命运追踪研究奠定基础,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胰腺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张丽新鞠晓芳王法郭智伟朴善花滕春波
关键词:反转录病毒
通过启动内源性β细胞再生治疗糖尿病
2010年
胰岛移植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却因供体来源缺乏和免疫排斥等问题难以广泛应用。在正常机体中,胰岛β细胞的冉生与凋亡处于动态平衡中。胰腺损伤等条件能刺激内源性β细胞再生以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成体中内源性β细胞再生的来源主要包括胰腺干/祖细胞分化、β细胞自身分裂增殖和其他类型细胞转分化3种途径。一些小分子药物及非β细胞的移植能够有效刺激内源性β细胞的再生,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王法滕春波
关键词:糖尿病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