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欲甦
- 作品数:24 被引量:4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对颈深筋膜及深筋膜间隙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以显示其立体结构。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 ,采用双线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的方法对颈深筋膜及其间隙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 :重建出咽后间隙、颈动脉间隙和内脏间隙及颈部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 ,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构 :用双线法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 ,能重建出筋膜间隙并能同时清楚显示间隙内的结构 。
- 李七渝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沙勇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颈深筋膜筋膜间隙三维重建
- 男性上颈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建立中国人体男性上颈椎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 ,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在SGI工作站上对上颈椎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 上颈椎部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能够清晰显示上颈椎部各种重要结构 ,着重显示了上颈椎部韧带、血管与骨性结构三维解剖关系。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 ,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 ,上颈椎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 。
- 沙勇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李恺崔高宇郭燕丽杨晓萍陈现红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上颈椎可视化人体断层解剖计算机三维重建
- 颞骨计算机三维重建被引量:23
- 2001年
- 目的 对颞骨及相关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 ,为耳科手术及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 1 .2mm厚的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 ,对人体颞骨内颈内动脉、骨半规管、耳蜗、面神经及乙状窦、颈静脉球、颈内静脉等重要结构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 重建结构能够以多结构多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 ,可以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 ,将颞骨透明可清晰显示各内部结构的空间关系 ,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所有结构在任意方向上的长度和角度 ,均可适时测量。结论 颞骨计算机重建图像可以单独显示或联合显示 ,可从多个外科手术角度进行观察 ,并能精确测量颞骨各结构的径线数据 ,为耳科及颅底外科手术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 邱明国张绍祥谭立文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颞骨三维重建计算机
- 颈静脉孔区计算机三维重建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颈静脉孔区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 1 2mm厚的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对颈静脉孔及相关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颈静脉孔区重要神经、血管 ,能够清楚显示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舌咽、迷走、副神经束与颅底骨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重建结构能够以单独或联合方式显示 ,并可绕任意轴进行旋转 ,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适时测量。
- 邱明国张绍祥谭立文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颈静脉孔计算机三维重建解剖学
- 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完成被引量:78
- 2003年
- 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李恺崔高宇郭燕丽刘光久单锦露刘继军张伟国陈金华王健陈伟陆明游箭庞学利肖红许忠信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女性人体解剖学
- 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45
- 2003年
- 目的 实现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的计算机可视化。方法 在获得首套 (包括 1例男性和1例女性 )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集 (男性为 2 5 18个横断面 ,总数据量为 90 64 8GB ;女性为 3 64 0个横断面 ,总数据量为13 0 0 4GB)后 ,分别在SGI图像工作站和P4微机上 ,先对二维图像进行处理 ,然后经过在每幅图像上预留的定标点进行对位配准。重建时采用了两种方法 ,一是体绘制 (Volumerendering)重建 ;二是面绘制 (Surfacerendering)重建。结果 在SGI工作站和微机上分别实现了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的整体和局部可视化。并且 ,通过革新三维重建和数据处理技术 ,实现了中国首套数字化人体数据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结论 ①经过可视化研究检验 ,本研究组采集的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符合三维可视化的要求。②本研究建立起来的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平台 ,形成了数字人体解剖学和虚拟外科手术的雏形。③经过数据分割、分类。
- 张绍祥王平安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李恺崔高宇郭燕丽刘光久单锦露刘继军张伟国陈金华王健陈伟陆明游箭庞学利肖红谢永明许忠信王欲甦邓俊辉
- 关键词:数字化可视化三维重建
- 喉软骨薄层横断面与可视化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提供数字化可视人体有关喉软骨横断面的形态学资料和数字化可视模型 ,为影像学诊断及喉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从第三军医大学可视化研究组采集的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提取会厌软骨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的断层图像 ,观察喉软骨的形态结构 ,在SGI工作站上利用面绘制方法对喉软骨进行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喉软骨及其骨化区 ,重建结构逼真 ,能展示喉软骨的真实面貌。结论 该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较好地重建喉软骨的可视化模型 ,反映喉软骨的形态及其空间毗邻关系。该结果有望应用于喉外科手术的设计和教学。
- 谭立文张绍祥宋林刘正津邱明国李七渝李恺王欲甦唐泽圣
- 关键词:可视化形态学
-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薄层断面解剖及三维重建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明确颈深筋膜的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位置、毗邻 ,为颈深筋膜间隙的影像识别与分析提供参考 ,为临床诊治感染蔓延、肿瘤侵润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低温冰冻和生物塑化技术用 17例标本 ,制作了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 ,对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进行了观测。从颈部薄层塑化断面标本上 ,用双线提取间隙轮廓的方法 ,在SGI工作站上对颈深筋膜间隙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1.颈深筋膜应分为四层 ,颈深筋膜深层分为翼筋膜和椎前筋膜 ,颈深筋膜各层均参与颈动脉鞘的形成。 2 .颈动脉间隙是一开放的间隙 ,其后外侧与颈后间隙相通 ;证实了危险间隙的存在。 3.重建出咽后间隙、颈动脉间隙和内脏间隙的三维图像 ,并能同时显示间隙内的主要结构。结论 得出了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的模式图 ,并为筋膜间隙的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李七渝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颈深筋膜筋膜间隙薄层断面解剖学三维重建
-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心脏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1
- 2003年
- 目的 对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的心脏进行三维重建 ,为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三维解剖学依据。方法 将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心脏部分的薄层断面 (层厚 1.0mm )输入SGI工作站 ,经数据分割、对位重建、平滑处理和三维显示等步骤 ,完成对心脏结构的三维重建。结果 本研究完整地重建出了心脏结构 ,重建的结构能够以多结构、多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 ,可显示心脏内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 ,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 重建出的三维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心脏内部和整体的结构 。
- 郭燕丽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崔高宇李恺杨晓萍张伟国陈现红陈伟陆明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可视化人体心脏三维重建
- 耳三维重建及虚拟内窥镜被引量:23
- 2003年
- 目的 建立人体耳部可视化数字模型 ,探索虚拟耳内窥镜在内耳解剖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在SGI工作站上对耳部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 ,并模仿耳内窥镜对中耳、内耳等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成功获得耳部可视化模型 ,应用虚拟内窥镜可清楚显示中耳及内耳结构三维形态。结论 虚拟耳内窥镜观察有助于分析阐明耳内部结构的三维空间毗邻关系 ,可为耳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及耳神经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
- 邱明国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可视化人体虚拟内窥镜计算机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