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腔镜联合应用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价值,同时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度的情况。
方法对两年间临床诊断为女性不孕症的85例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宫腔镜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结...
- 王曼
- 关键词:腹腔镜女性不孕症宫腔镜
- 文献传递
- 成人乳糜泻多部位小肠活检的病理特征分析
- 2023年
- 背景: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肠病,可表现为斑片状黏膜损伤。因此,其诊断应行多部位小肠活检进行组织学评估。目的:分析成人乳糜泻患者多部位小肠活检的病理特征,为乳糜泻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2022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首诊为乳糜泻的22例成人患者的病理资料。入组患者血清抗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IgA阳性,并于内镜下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和回肠末段取活检,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行改良Marsh分级。结果:十二指肠球部(50.0%)、降部(45.5%)最常见的病理分级均为MarshⅢc级,回肠末段为MarshⅢa级(63.6%)。分别有100%、95.5%和72.7%的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和回肠末段活检显示乳糜泻特征性组织学改变。7例患者黏膜受累呈斑片状,其中1例病变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和回肠末段,6例病变局限于十二指肠。15例患者为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和回肠末段弥漫性受累,其中4例3个活检部位Marsh分级一致,11例分级不一致。18例(81.8%)患者十二指肠是唯一受累部位或十二指肠病变较回肠末段更严重。结论:成人乳糜泻可能影响整个小肠,黏膜受累可呈斑片状,多部位多次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 王曼崔梅孔文洁李月娴李月娴孙振柱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斑片状病理学
- GerdQ评分与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消化内科就诊存在反流相关症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烧心、反流、上腹痛、恶心、睡眠障碍、...
- 王曼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胃镜检查黏膜损伤
- 腹腔镜技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孕症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性的技术操作,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妇科领域,尤其为不孕症的快速诊治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简要综述。
- 王曼马彩玲
- 关键词:腹腔镜
- 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滴度与成人乳糜泻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评估血清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预测国内人群抗tTG抗体滴度诊断乳糜泻及绒毛萎缩的最佳临界值。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76例抗tTG抗体阳性同时行十二指肠活检的成年乳糜泻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血清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预测抗tTG抗体滴度诊断乳糜泻及绒毛萎缩的最佳临界值。在76例患者中,10例被认为是潜在乳糜泻,66例有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患者中,4例为MarshⅠ级,6例为MarshⅡ级,56例为MarshⅢa-c级。统计分析显示,成人乳糜泻的抗tTG抗体滴度与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抗tTG抗体滴度≥5倍正常值上限(ULN)时,诊断乳糜泻的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92.9%;抗tTG抗体滴度≥8倍ULN时,诊断绒毛萎缩的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90.0%。超过10倍ULN的抗tTG抗体滴度对诊断成年人乳糜泻具有很强的预测价值。该临界值可与临床判断相结合来诊断乳糜泻,这可能有助于避免侵入性内窥镜检查。
- 王曼卢加杰李婷李婷李紫琼马春婷惠文佳李紫琼孙振柱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血清学抗体病理学
- 不同性别成人乳糜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背景:乳糜泻临床表现多样,女性患病率较高。目的:分析不同性别成人乳糜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7月—2022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首诊为乳糜泻的成人(年龄≥18岁)患者,分析不同性别组间人口学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共73例成人乳糜泻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9例,女性54例,男女性比例为1∶2.84。高发年龄段为30~59岁,男、女性诊断时平均年龄分别为(50.2±13.6)岁和(43.5±13.2)岁,不同性别组间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9岁和≥50岁年龄段女性占比均高于男性(P<0.05)。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腹泻(56.2%)和腹痛(56.2%);贫血则是最常见的肠外表现(50.7%),男、女性检出率分别为36.8%和55.6%。腹痛和恶心/呕吐症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P均<0.05);其他胃肠道和肠外表现,如慢性腹泻、腹胀、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慢性疲劳、贫血、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等在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肠活检病理分级MarshⅡ级和Ⅲa、Ⅲb、Ⅲc级分别为6例、14例、23例和30例,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成人乳糜泻以女性为主,女性诊断年龄早于男性。慢性腹泻、腹痛和贫血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和肠外表现,女性腹痛和恶心/呕吐症状更为常见。
- 王曼马欣马春婷马春婷高峰
- 关键词:乳糜泻性别因素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