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艳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污染
  • 3篇多环芳烃
  • 3篇植物毒性
  • 2篇毒性
  • 2篇多环芳烃污染
  • 2篇多环芳烃污染...
  • 2篇氧化钛
  • 2篇室内空气污染
  • 2篇烃污染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酶活性
  • 2篇空气污染
  • 2篇光催化
  • 2篇光催化剂
  • 2篇过氧化氢酶
  • 2篇过氧化氢酶活...
  • 2篇二氧化钛
  • 2篇二氧化钛光催...
  • 2篇PAHS污染

机构

  • 6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粮食局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6篇王春艳
  • 5篇林爱军
  • 3篇魏连爽
  • 3篇董芬
  • 2篇李晓亮
  • 1篇谢文娟
  • 1篇杨晓进
  • 1篇王凤花
  • 1篇孙长坡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2011年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化学氧化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性质及毒性变化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过氧化氢、类Fenton试剂、活化过硫酸钠对人工模拟菲、芘污染土壤的去除效果,以及处理后土壤中有机质(SOM)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土壤的植物毒性变化。结果表明化学氧化修复能降低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植物毒性,减低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经活化过硫酸钠处理,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由41%提高到93%以上,对菲和芘的降解率均可达97%以上;经类Fenton试剂处理,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由41%提高到88%以上,对菲和芘的降解率均可达87%以上;经过氧化氢处理,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由41%提高到80%以上,对菲和芘的降解率均可达72%以上。分析原因可能是3种氧化剂处理后土壤中PAHs的浓度显著下降,降低了其毒性。
王春艳李晓亮董芬魏连爽杨晓进孙长坡林爱军
关键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植物毒性
PAHs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研究
PAHs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由于修复效率高、修复周期短、二次污染易于控制等特点,是土壤有机污染修复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本文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过氧化氢、类Fenton试剂、活化过硫酸钠、高锰酸钾对人工模拟菲、...
王春艳
关键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毒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去除率
文献传递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综述
简要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提出了许多治理措施,如物理吸附法、臭氧化法、低温等离子净化法、光催化氧化法.重点介绍了新兴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以及在该方面研究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并提...
王春艳林爱军
关键词:污染治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文献传递
土壤铜污染对植物的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介绍了土壤中铜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包括Cu污染对植物、植物群落、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土壤Cu污染引起的植物毒性受到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土壤Cu污染的环境风险时应充分考虑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在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植物个体影响和群落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林爱军王凤花谢文娟董芬王春艳魏连爽
关键词:土壤铜污染植物毒性群落变化氧化胁迫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TiO2光催化氧化法是通过紫外线催化,产生游离电子及空穴,进而产生极强氧化作用的羟基自由基,它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使之分解成为无害的CO2、H2O,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研究发现,如能将其与金属、非金属等元素掺杂,可得到更好的降解效果。该文对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王春艳林爱军尤勇
关键词:空气污染光催化氧化
添加剂对堆肥降解多环芳烃的影响
2013年
为了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堆肥修复的加速机制,在人工控温的堆肥装置中以芘、菲和芴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式研究了添加硫酸钙、过磷酸钙、草炭、竹炭、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等对锯末高温堆肥降解污染土壤PAH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堆肥可以有效的去除土壤中PAHs,堆肥7周后所有处理下芘、菲和芴的降解率基本达到80%以上。不同添加剂处理下芘、菲和芴降解率不同,尤其是添加草炭和竹炭处理中芴和菲在第4周的时候就取得90%以上的降解率,芘在第6周也取得80%以上的降解率,而且氮素的损失率也分别下降了42.6%和36.09%,比其他处理的PAHs降解率和保氮效果都要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添加不同添加剂对堆肥过程中pH值、有机质(SOM)、总氮(TN)和过氧化氢酶(CAT)都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草炭和竹炭对氨有良好的吸附性,具有良好的保氮效果,同时也能改善了微生物和目标化合物的接触方式,从而提高了PAHs的降解率。
董芬李晓亮林爱军王春艳魏连爽
关键词:堆肥添加剂降解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