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斌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赤道
  • 2篇电离层
  • 2篇短波
  • 2篇赤道电离层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等离子体密度
  • 1篇声共振
  • 1篇漂移
  • 1篇汽泡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密度谱
  • 1篇空间物理
  • 1篇扩展F
  • 1篇LATITU...
  • 1篇不均匀体
  • 1篇赤道异常
  • 1篇EQUATO...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王文斌
  • 2篇陈培仁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年份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赤道电离层汽泡短波区等离子体漂移湍动谱及漂移—离子声共振相互作用
王文斌
赤道电离层泡短波区密度谱理论分析
1989年
本文主要讨论在导致赤道夜间扩展F回波的上升汽泡中,短波区(λ25m)等离子体密度谱分布的物理机制,说明不均匀体内不同的湍动水平将产生不同的谱结构。对于较低湍动水平的汽泡,由于纵向离子声波和具有有限平行波矢漂移波的耦合共振相互作用,导致波模间能量的有效传输,从而控制湍动水平的发展,形成等能多峰谱结构。另一方面,对于湍动充分发展的汽泡,由长波区大幅度扰动维持的短波区强漂移湍动态,在Kr_(Li)≈2处形成一较宽的极大谱峰,然后谱以K^(-2.6)的形式减小。理论分析和探测结果符合甚好。
王文斌陈培仁
关键词:密度谱扩展F
赤道电离层F层不均匀体及其在东亚的特性(英文)
1990年
赤道电离层F层不均匀体是一种夜间电离层等离子体偏离正常分布的扰动现象。它然极为深远的空间物理意义。夜间离子体不均匀体一般可分为两类:汽泡不均匀体和底部正弦型不均匀体,它们对应于不同的激发机制,发展规律和空间物理效应。 汽泡不均匀体是赤道电离层电场和背景等离子体分布的共同作用结果,F层底部的大尺度扰动由于重力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放大,在E×B漂移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形成等离子体汽泡,并通过级联过程将自由能向短波不均匀体传输,导致各种尺度等离子体不均匀体的发展。汽泡可穿过F层峰,并首先从小尺度不均匀体开始衰减。 汽泡不均匀体对应于区域扩展,并产生TEC耗空及闪烁,所有这些现象都有不同的季节,太阳周期及日变化,其原因在于产生不均匀体的电场及空间物理环境对各种空间物理条件的响应。闪烁具有明显的太阳活动周期变化,其表现是:(1)太阳活动高年有饱和的GHz/UHF闪烁,闪烁的最强活动区出现在赤道异常峰附近;(2)太阳活动高年赤道异常峰区有VHF信号的去极化效应;(3)太阳活动低年闪烁主要出现在磁赤道附近,只有弱的GHz/UHF闪烁。其原因是太阳活动高年,赤道异常峰区域在日落后2—3小时内达到最大等离子体密度偏离,汽泡不均匀体的场向效应导致在赤道异常峰附近最在的等离子体密度偏离,从?
王文斌陈培仁
关键词:不均匀体赤道异常等离子体密度EQUATORIALLATITUDE空间物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