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
- 作品数:51 被引量:916H指数:1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遥感的作物产量和产量差估算研究进展
- 2023年
- 作物产量差研究对于认识当前生产力现状和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以往产量差研究方法如田间试验、统计分析以及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分析,在区域尺度应用时常受限于空间上的异质环境以及田间管理信息不足等因素。本文重点综述了当前利用遥感技术以及遥感结合作物模型等方法来估算作物产量和产量差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分析产量差形成因素的方法,最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卢必慧邱琳李卫国王志明田苗王晶单捷
- 关键词:遥感作物模型
-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4年
- 通过大棚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形态化学氮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夏季小白菜绿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Ⅰ的小白菜产量最高,分别比施用等氮量的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Ⅱ及无肥对照增产14 4%、6 3%、10 6%、4 6%及33 6%。在施用无机肥的3个处理中,施用硫酸铵的小白菜产量最高;施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等不同形态氮肥处理之间,小白菜绿星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P>0 05);小白菜绿星对不同形态氮肥的氮素表观利用率以有机无机复混肥Ⅰ处理最高,达到29 7%。
- 张永春沈其荣于杰孙丽刘海琴李庆康辛红霞王志明
- 关键词:小白菜氮肥形态
- 水旱轮作地区免耕的肥力效应被引量:18
- 2000年
- 高亚军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李生秀
- 关键词:免耕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
- 基于Radarsat-2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为探寻基于Radarsat-2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方法,以设立在江苏盐城研究区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用2014年3月3日-2014年6月7日期间5期Radarsat-2全极化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对各时相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进行提取,并以地面实测GPS样方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以支持向量机法和最大似然法提取冬小麦面积的精度均在4月20日达到最高,分别为66.4%和63.9%。对4月20日支持向量机法的冬小麦面积提取结果进一步进行耕地地块优化和碎小图斑去除处理后,冬小麦面积的提取精度可提高到79.6%。
- 单捷邱琳孙玲王志明
- 关键词:RADARSAT-2遥感冬小麦种植面积
-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被引量:92
- 2003年
-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杂交狼尾草秸秆在稻麦轮作田中为期 1年的原位分解。结果表明 :秸秆用量对其分解率影响甚微 ,1年后秸秆C分解了 72 %左右 ,分解速率常数为 2 7× 1 0 - 3d- 1,但秸秆用量的多少与土壤原有碳的分解和土壤有机碳平衡密切相关。黄棕壤原有C年分解率为 5 4 5 %~ 6 0 7% ,分解速率常数在 1 0 4× 1 0 - 4~ 1 1 8× 1 0 - 4d- 1之间。随秸秆用量增加 ,黄棕壤原有C分解率和分解量均增加 ,土壤有机碳的亏缺减少。微生物量14 C占加入秸秆14 C的 3 79%~ 1 0 63% ,占土壤残留14 C的 1 2 2 7%~1 7 4 3% ,其大小变化及减少程度均较微生物量12 C显著。微生物量12 C约为微生物量14 C的 0 74~ 3 85倍 ,说明大多数情况下 ,土壤原有C仍是土壤微生物活动所需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微生物量14 C的周转率在 1 1 0~ 1 1 8a- 1之间 ,微生物量12 C的周转率在 0 97~ 1 0 6a- 1之间。增加秸秆用量可加快土壤微生物量C的周转速度 ,反过来微生物量C周转速度的加快又加速了秸秆C和土壤原有C的分解。土壤原有C和秸秆C的分解进程与微生物量12 C和微生物量14 C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有机碳分解的快慢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弱的外在表现。
-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刘海琴
-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土壤养分
- ^(14)C、^(15)N双标记秸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9
- 1999年
- 用密闭培养和熏蒸提取法,研究14 C、1 5 N 标记秸秆对红壤和变性土中原有土壤微生物量及其 C/ N 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秸秆可增加原有土壤微生物量,原有土壤微生物量 C和 N 在培养初期很快即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原有微生物量 C减少程度大于原有微生物量 N。虽然加入外源基质,土壤原有 C、 N仍是微生物能源和养分的主要供给者。土壤微生物量的 C/ N 值,红壤为672~1104;变性土为470~730,加入秸秆可导致这一比值降低。
-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
- 关键词:秸秆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
- 近25年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以常熟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9年和2009年3期的1∶10万Landsat/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该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常熟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耕地流出强度大,年均递减率高,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少,建设用地比重增加,土地利用不平衡。说明该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农业集约化因素密不可分,应从人口、政策、规划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 刘春蕾王志明王欣欣李秉柏化国强
- 关键词:驱动力
- 生态肥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1年
- 采用具有生理活性物质、有益微生物菌群及丰富的有机物和大、中、微量元素配制成的稳得高生态肥,在蔬菜上进行肥效试验。稳得高生态肥在较大幅度减少化肥用量的基础上,能增加豇豆、甘蓝、辣椒和茄子的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 李庆康王志明袁灿生蒋永忠张永春潘玉梅
- 关键词:生态肥蔬菜肥效
-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被引量:100
- 2000年
- 通过25季种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免耕土壤0~5 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稍高于耕翻土壤; 5~15 cm的则有低于耕翻的趋势; 15~30 cm的无明显规律。长期休闲的土壤在整个耕层有明显的有机质和氨素累积,其中碳的累积快于氮的累积,免耕条件下比耕翻条件下累积量更大。 0~5 cm和5~15 cm土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其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但均低于休闲处理; 15~30 cm土层各培肥处理则无明显差异;单施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高于不施肥处理,但这种差异只在表层( 0~5 cm)较显著。
- 高亚军朱培立黄东迈王志明李生秀
- 关键词:稻麦轮作耕作方式有机质全氮
- 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应用研究现状和展望被引量:41
- 2006年
- 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是农业遥感应用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概述遥感信息数据源和遥感监测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应用中面积遥感估算、产量估测、实时长势监测和长势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开发的研究进展,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应用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李卫国李秉柏王志明张娅香黄晓军
- 关键词:作物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