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转谷氨酰胺酶
  • 5篇谷氨酰胺酶
  • 3篇豆乳
  • 3篇乳清
  • 3篇微生物转谷氨...
  • 3篇回收
  • 3篇废水
  • 3篇大豆乳
  • 3篇大豆乳清
  • 3篇大豆乳清废水
  • 2篇晶体
  • 2篇交联酶晶体
  • 1篇酶学性质
  • 1篇酶学性质研究
  • 1篇交联

机构

  • 5篇哈尔滨商业大...

作者

  • 5篇韩春然
  • 5篇王强
  • 5篇马永强
  • 3篇杨楠
  • 3篇李可
  • 2篇张娜
  • 2篇刘颖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转谷氨酰胺酶交联酶晶体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双功能试剂戊二醛对转谷氨酰胺酶晶体进行化学交联,得到交联条件。对交联酶晶体用电镜扫描以及红外光谱和XPS进行结构表征。交联条件:戊二醛质量分数1%,交联pH6,交联温度4℃,交联时间40min。红外光谱显示,游离酶在1651cm-1出现强峰,而交联酶晶体在1634、1281和1241cm-1出现峰值,在α-螺旋区域没有检测到峰值。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证实,交联酶晶体与游离酶相比,在285.1eV处的C1S的信号峰增强,在400.375eV处的N1S峰几乎消失,说明酶蛋白表面的游离氨基已经与戊二醛结合,表面蛋白结构发生了变化。
韩春然张娜王强张毅方刘颖马永强
关键词:转谷氨酰胺酶交联
转谷氨酰胺酶交联酶晶体的制备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转谷氨酰胺酶晶体进行了交联,研究了交联酶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交联后,酶的耐高温性增强,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比原酶更稳定,具有明显抵抗Fe3+、Zn2+及Cu2+的能力,而Ca2+、Mg2+及Ba2+对交联酶晶体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有机溶剂中的酶活力损失较小。与游离酶相比较,交联酶晶体在常温下贮存15d后的酶活力保留80%以上,远远地大于游离酶的剩余酶活。
马永强韩春然张娜张毅方刘颖王强
关键词:转谷氨酰胺酶交联酶晶体酶学性质
利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回收大豆乳清废水被引量:4
2011年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以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对大豆乳清蛋白的聚合作用的条件,并对处理前后的大豆乳清废水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乳清废水作用的最佳条件为:添加酶活为1 U/mL的酶6 mL、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35℃、pH 7。MTGase对大分子组分的聚合作用表现的较为明显,而对小分子部分的作用极微弱。
韩春然李可王强杨楠马永强
关键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大豆乳清废水
利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回收大豆乳清废水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以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对大豆乳清蛋白的聚合作用的条件,并对处理前后的大豆乳清废水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韩春然李可王强杨楠马永强
关键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大豆乳清废水
利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回收大豆乳清废水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以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对大豆乳清蛋白的聚合作用的条件,并对处理前后的大豆乳清废水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韩春然李可王强杨楠马永强
关键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大豆乳清废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