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东

作品数:80 被引量:56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0篇乳腺
  • 37篇乳腺癌
  • 37篇腺癌
  • 36篇肿瘤
  • 29篇乳腺肿
  • 29篇腺肿瘤
  • 28篇乳腺肿瘤
  • 16篇手术
  • 16篇淋巴
  • 12篇淋巴结
  • 8篇乳房
  • 8篇超声
  • 7篇外科
  • 7篇活检
  • 6篇细胞
  • 6篇淋巴结转移
  • 6篇病理
  • 6篇成像
  • 5篇纵隔
  • 5篇临床病理

机构

  • 80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兰考县人民医...
  • 1篇医学心理学教...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北京水利医院

作者

  • 80篇王建东
  • 33篇李席如
  • 26篇张艳君
  • 19篇李荣
  • 19篇郑一琼
  • 14篇李捷
  • 11篇马冰
  • 9篇晋援朝
  • 8篇程流泉
  • 8篇寇德强
  • 8篇刘梅
  • 8篇徐虎
  • 7篇张昉
  • 6篇王全胜
  • 6篇刘梅
  • 6篇邱镜丹
  • 6篇陈凛
  • 4篇王向东
  • 4篇马林
  • 4篇孔庆龙

传媒

  • 8篇中华乳腺病杂...
  • 7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中华保健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评估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94例经空芯针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和表阿霉素80mg/m^2(第1天)静脉注射,每3周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化疗后12~16d行手术治疗。结果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为80%(76/94),其中临床完全缓解为22%(21/94),临床部分缓解为58%(55/94),疾病稳定为17%(16/94),疾病进展为2%(2/94),病理完全缓解为3%(3/94)。常见的毒性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脱发和恶心呕吐。76例(80%)患者发生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例发生3~4度血小板减少症,84例发生重度脱发。90例(95%)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治疗。无因新辅助化疗引起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的方案在新辅助治疗乳腺癌中疗效显著,耐受性较好。
李席如马冰王建东刘洪一李捷郑一琼张艳君陈玉秋晋援朝李荣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阿霉素多西他赛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4周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5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ET)4周期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共纳入的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59例。均行4周期的E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RR为CR+PR)为91.5%(54/5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39例,稳定(SD)5例,进展(PD)0例。故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4周期方案在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
秦新宪刘蕾张艳君王建东李席如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表阿霉素
血浆蛋白质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4年
血浆中的蛋白质有近万种,分别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组织与细胞,这些蛋白质参与机体的凝血、免疫、小分子物质包括激素等的运输、营养等一系列生理或病理过程.应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全面研究血浆中蛋白质组改变,可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特异的生物标志物、药物开发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全面的信息[1].
王建东徐迎新李荣刘斯奇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血浆蛋白凝血小分子物质病理过程
乳腺癌原发灶B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原发灶B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手术的130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原发灶间质中CD20阳性B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并分析其与CD8和CD4阳性淋巴细胞密度的关系,以及分析CD20阳性细胞浸润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部分乳腺癌(37.69%,49/130)间质可见CD20^+B细胞聚集分布,并可观察到CD3^+T细胞聚集在CD20^+B细胞聚集区的周围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总体分析时,CD20^+细胞聚集与预后不相关。在激素受体阴性(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患者的COX多元分析中,CD20^+细胞聚集与较好的DDFS(HR=0.251,95%CI=0.071-0.894,P=0.033)、OS(HR=0.325,95%CI=0.103-1.028,P=0.056)相关。而在激素受体阳性(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至少有一个阳性)患者,CD20^+细胞聚集与DFS(P=0.997)、DDFS(P=0.759)、OS(P=0.700)均不相关。在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CD20^+细胞聚集阴性患者的OS(P=0.001)。结论 CD20^+细胞聚集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有预后预测价值。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远期疗效与乳腺癌原发灶CD20^+细胞聚集相关,并进而影响CD20^+细胞聚集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于海明杨俊兰焦顺昌王建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CD20CD8CD4无病生存
Her-2,nm23,ER和PR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乳腺癌中Her-2,nm23,ER和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08例老年女性原发乳腺癌各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Her-2,nm23,ER和PR的阳性率分别为48.1%(52/108)、68.5%(74/108)、57.4%(62/108)和55.6%(60/108),Her-2随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其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ER阳性表达率随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降低。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转移组较无转移组阳性率明显下降,nm2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ER、nm23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判断老年女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张艳君王建东李席如郑一琼孙璐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转移
8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诊断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资料,总结可手术切除与无法手术切除患者在治愈率、复发率和治疗时间上的差异。结果纳入的84例患者中,58例接受手术切除(69.0%),该组患者乳腺均无急性炎症反应,肿块边界清晰,肿块大小<5 cm,其余26例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病灶(31.0%),该组患者有明显炎症反应(脓肿破溃/肿块>5 cm)。手术切除的患者中,54例治愈,6例复发,复发的患者中2例至随访结束时已痊愈,复发率为10.3%。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中,12例至随访结束时病灶已愈合,且未观察到复发,6例病灶范围较前有缩小,其余8例病变无进展。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如有手术指征可手术切除,若有明显炎症反应或暂不能行手术切除者可清创换药或单纯临床随访观察。
梁妍刘紫朦晏阳杨五耀徐虎张昉刘丰源王建东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非手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病理特点的表达规律。方法:回顾分析46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病理分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子,以同期62...
秦洪真李席如张艳君郑一琼王建东
关键词:临床病理预后因素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吲哚菁绿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单独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接受手术的7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3~67岁,中位年龄5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7),分别以ICG和亚甲蓝作为示踪剂实施SLN活检。手术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测,证实存在SLN转移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SLN阴性者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ICG法检出率为94.3%,成功检出SLN 111个,平均每例检出3.2个SLN,准确率94.3%,灵敏度100%,假阴性率0%;亚甲蓝法检出率为91.9%,成功检出SLN 78个,平均每例检出2.1个SLN,准确率89.2%,灵敏度92.9%,假阴性率为7.7%。两组平均检出个数和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CG法进行SLN活检成功率高,假阴性率低,临床效果优于亚甲蓝法,有望单独应用于乳腺癌SLN活检。
寇德强邱镜丹王全胜王建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吲哚花青绿亚甲蓝
盲肠结扎穿孔小鼠模型的血浆蛋白质组分析
脓毒症及其引发的脓毒性休克和全身组织器官衰竭是人类的严重杀手之一。其重要特征是,大量的炎症因子随着血液循环扩散到周身,从而促使细胞和组织的不可逆损伤(necrosis and apoptosis)。如何监测脓毒症发生过程...
夏季王建东任艳赵康徐宁志徐迎新刘斯奇
文献传递
109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分析
梁妍刘紫朦晏阳杨五耀徐虎张昉刘丰源王建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