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宗秀

作品数:128 被引量:1,22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2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0篇页岩
  • 18篇地质
  • 18篇盆地
  • 18篇锆石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2篇年代学
  • 10篇花岗岩
  • 8篇油气
  • 8篇隆升
  • 8篇北缘
  • 8篇博格达山
  • 7篇地震
  • 7篇地质意义
  • 7篇岩石
  • 6篇定年
  • 6篇造山带
  • 6篇裂变径迹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新生代

机构

  • 12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6篇中国地震局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国土资源部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石家庄经济学...
  • 6篇北京大学
  • 5篇四川省地质调...
  • 4篇四川省地质矿...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北京城市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作者

  • 128篇王宗秀
  • 23篇李涛
  • 20篇李春麟
  • 17篇张林炎
  • 17篇高万里
  • 12篇柳永清
  • 12篇肖伟峰
  • 9篇李会军
  • 8篇张进
  • 8篇梁明亮
  • 7篇马宗晋
  • 7篇许志琴
  • 7篇马立成
  • 7篇侯立玮
  • 6篇王对兴
  • 6篇鄢犀利
  • 6篇李海兵
  • 6篇韩淑琴
  • 6篇钱涛
  • 5篇付小方

传媒

  • 16篇地质力学学报
  • 12篇中国地质
  • 12篇地质通报
  • 9篇地质学报
  • 6篇地学前缘
  • 4篇岩石学报
  • 3篇地球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地球科学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矿物岩石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及邻区岩石圈拆离解耦与盆山格局关系的天然地震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与洋陆俯冲关系不同,在板内汇聚过程中,大陆岩石圈固有的多圈层、多界面结构的特点,使得地块的俯冲变形伴有多圈层顺层拆离解耦的行为,使变形结构复杂化。虽然多圈层界面拆离解耦所引发的地震点群空间分布不像洋陆俯冲关系那么规则完美,但是依据地震群与破裂位置、破裂与岩石圈分层力学特性的依次控制关系,运用深度/频次、平面密度等统计方法,再以各种地球物理实测手段得到的岩石圈结构构造数据作为界面标定依据,还是能够得出诸如拆离解耦的界面深度、界面归属和区域层间变形范围等重要的几何学信息,这些变形几何学、运动学数据是构建大陆岩石圈板内汇聚造山特别是盆山耦合模式时的关键性的依据。文中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及周缘造山带的相关研究,在岩石圈层拆离解耦状态及其与盆山构造格局之间的关系方面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塔里木盆地及周缘造山带岩石圈的主拆离解耦层均发育于中地壳,但随各区中地壳的具体深度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别;(2)塔西南/西昆仑盆山构造耦合关系是构建于岩石圈尺度上的,塔北/南天山盆山耦合关系是构建于地壳尺度上的;(3)地震活动的密集程度及密集带的展布与天山的变形强度、隆升状态和地貌阶段类型的变化规律有着近乎完美的精确匹配关系;(4)塔北/南天山和塔西南/西昆仑对应于岩石圈的强拆离解耦区,塔东北/东天山和塔东南/阿尔金山之间无耦合关系,其边缘带对应于岩石圈弱拆离解耦和无拆离解耦区;(5)塔里木盆地总体上的弱变形状态与其岩石圈弱或未拆离解耦类型占据总面积90%的情形相适应;(6)塔里木地块以驱动、阻挡约束、平移滚筒约束和克拉通过渡等多重“身份”存在于相邻单元“包围”的力学环境中。
李涛王宗秀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大陆岩石圈解耦盆山耦合天然地震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纪沉积物源分析:地层序列及LA-ICP-MS年代学信息被引量:9
2018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出露侏罗纪地层,其中以大煤沟地区发育最为完整.整个侏罗系发育具有辫状河河道、滨浅湖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的地层序列,厚度达到1100m.利用地层序列、砂岩碎屑组分及LA-ICP-MS微区定年方法,对柴北缘侏罗系沉积物源体系进行了研究.砂岩Dickinson图解显示其主要来源于再旋回造山带、碰撞缝合带和褶皱-逆冲带物源区.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早侏罗世具有1764~2496Ma(峰值年龄1787、2077和2440Ma);中晚侏罗世具有相同的年龄谱特征,分别是197~291Ma(峰值年龄238Ma),214~278Ma(峰值年龄238Ma);358~484Ma(峰值年龄404Ma),370~456Ma(峰值年龄418Ma);645~920Ma(峰值年龄875Ma),578~1160Ma(峰值年龄940Ma);1390~1991Ma(峰值年龄1875Ma),1550~1829Ma(峰值年龄1708Ma);2048~2484Ma(峰值年龄2272Ma),2161~2738Ma(峰值年龄2335Ma).研究表明,柴北缘侏罗纪沉积物源区由全吉地块(早侏罗世)扩大至柴北缘构造带、全吉地块、祁连山(中晚侏罗世).沉积物源区的显著变化是早中侏罗世之交发生的强烈构造运动在柴达木盆地内部的沉积物质表现.
钱涛王宗秀柳永清刘少峰高万里李王鹏胡俊杰李磊磊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侏罗纪沉积物源
大连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格架厘定被引量:10
2000年
中国东部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边缘地带 ,经历了漫长而又特殊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从叠加构造解析入手 ,详细划分了大连地区中、新生代的韧—脆性变形构造期次、变形机制 ,重新厘定了该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格架 ,并进行了区域动力学问题的讨论。
王宗秀唐哲民杨中柱杨晓波
关键词:构造格架
中吉天山加里东期构造演化与岩浆活动对比
吉尔吉斯北天山是一个长约1000km的加里东期岩浆岛弧带,在地表出露的岩石中,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占据近一半的面积,这些花岗岩类在整个带内成分较为相似,时代主体为中-晚奥陶世(O2-3)。而在中国天山,加里东期岩浆岩的分布面...
肖伟峰王宗秀
准噶尔盆地南缘柴窝堡凹陷泥页岩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XRD、Rock-eval和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准格尔南缘柴窝堡凹陷上石炭统、上二叠统及下侏罗统的泥页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结果指示,柴窝堡凹陷石炭纪至二叠纪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具有相似的母源输入特征,干酪根类型具有II型混合母质特征;有机质热演化特征表明,下侏罗统泥页岩处于低熟阶段,上石炭统与上二叠统泥页岩具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丰富、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等特点;矿物学特征显示,上二叠统泥页岩长石、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为73%,粘土矿物次之,指示其脆性指数较高,具有较好的可压裂性和粘土表面吸附性。结合前人认识,预测该段泥页岩中可能蕴藏着一定规模的页岩气资源,具有较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和勘探潜力。
熊金红梁明亮曹占元王宗秀郑建京王作栋
关键词:柴窝堡凹陷泥页岩生物标志物矿物学页岩气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带的分布特征被引量:84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四川汶川)发生了Ms8.0级地震。震后野外考察表明,5.12汶川地震发生在NE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逆冲速率小于1mm/a,GPS观察结果表明其缩短速率小于3mm/a。这次5.12汶川地震造成了多条同震逆冲地表破裂带,总体长约275km,宽约15km,发震断裂机制主要为逆冲作用(由NW向SE逆冲)伴随右旋走滑。地表主破裂带沿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发育,长约275km,笔者称为映秀—北川破裂带,破裂带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地表次级破裂带沿龙门山断裂带的前缘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南段发育,长80km,笔者称为汉旺破裂带,破裂带基本为纯逆冲性质。在这两条破裂带之间发育两条更次一级的同震地表破裂带:一条长约20km呈NE走向的地表破裂带,笔者称为深溪沟破裂带,由于这条破裂带靠近主破裂带南段,并且与主破裂带变形特征一致,因此,笔者将深溪沟破裂带划归映秀—北川破裂带;另一条长约6km呈NW走向、由SW向NE逆冲并兼有左旋滑动的地表破裂带,笔者称为小鱼洞破裂带,它连接映秀—北川破裂带和汉旺破裂带,成为侧向断坡。另外,在灌县—安县断裂东侧的四川盆地内,由都江堰的聚源到江油发育一条NE向的沙土液化带,它可能是四川盆地西部深部盲断裂活动的结果。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特征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断裂具有强烈的逆冲作用并伴随较大的右旋走滑,断裂向四川盆地扩展。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类似2008年5月12日Ms8.0汶川大地震的强震复发周期为3000~6000a。
李海兵王宗秀付小方侯立玮司家亮邱祝礼李宁吴富峣
关键词:地震地表破裂地震断层发震构造龙门山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页岩微观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本文利用纳米压痕方法对中国四川盆地南部不同地区的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微观力学性质测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纳米压痕技术的引入,实现由页岩的纳米到微米尺度力学性质的定量化表征,对不同矿物、纹层的力学性质进行原位定量化...
刘圣鑫王宗秀张林炎马立成
关键词:页岩纳米压痕
松潘-甘孜滑脱型山链变形构造演化模式被引量:15
1997年
本文从变形构造、变形式样、变形机制及相关的变形一变质关系研究人手,厘定了丹巴地区的构造层次。在纵向上将主造山期滑脱构造划分了三个变形构造域:上部变形构造域、中间变形构造域和下部变形构造域。提出了该造山带主造山期多层次滑脱构造二维空间的构造变形演化模式。
王宗秀许志琴杨天南
关键词:滑脱构造造山带
浙东南晚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浙东南地区(江绍断裂带东南)是位于华南东北部濒太平洋的沿海地区,是理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重要地区。本次研究选取岩坦、梁弄、新铺3个典型的岩体进行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前人对该地区花岗岩体的研究结果,探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新铺花岗岩的年龄为(145.8±1.4)Ma,表明浙东南地区晚侏罗世仍存在岩浆活动的记录;梁弄花岗岩和岩坦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06.2±1.4)和(94.7±1.4)Ma,代表早白垩世晚期典型的岩浆活动。地球化学特征上,3个岩体均富SiO2、Al2O3,具有高的A/CNK,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具显著的负Eu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偏低;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富集Rb、Cs、U、Th、Pb,亏损Ba、Sr、Nb、Ti,为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结合已有的资料,本次研究表明,新铺花岗岩形成在由侏罗纪挤压向白垩纪伸展转变的构造背景下,梁弄花岗岩和岩坦花岗岩形成在岩石圈减薄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它们形成均受到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
高万里王宗秀王对兴李春麟
关键词:晚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
含水页岩吸附气量测试方法
含水页岩吸附气量测试方法包括:提供原地含水页岩颗粒样品;进行空白测试以获得样品桶的质量和体积;进行浮力测试以获得样品桶与样品的总质量和总体积;基于样品桶与样品的总质量和总体积以及样品桶的质量和体积,获得样品的质量和体积;...
俞雨溪王宗秀张凯逊冯兴强李宗星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