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之

作品数:14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胆汁
  • 4篇胆汁性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胆汁性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节性
  • 4篇抗体
  • 4篇肝炎
  • 4篇肝硬化
  • 3篇胆汁性肝硬化
  • 3篇调节性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自身免疫
  • 3篇自身免疫性
  • 3篇免疫性
  • 3篇肝组织
  • 2篇调节性T淋巴...
  • 2篇体检

机构

  • 14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鞍山市传染病...

作者

  • 14篇王培之
  • 7篇郎振为
  • 7篇兰孟东
  • 6篇沈冰
  • 5篇张亮
  • 4篇石晓虹
  • 3篇成军
  • 3篇马志春
  • 3篇马沛卿
  • 3篇马佩卿
  • 2篇张福杰
  • 2篇石晓红
  • 2篇谢雯
  • 2篇李蕴铷
  • 2篇刀文彬
  • 2篇张黎颖
  • 2篇杨玉英
  • 2篇赵红心
  • 2篇徐道振
  • 2篇魏来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5
2000年
王培之徐克沂皮国华
关键词:GIFAGICA
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996年
自1989年 Reyes 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基因克隆以来,随着对其检测方法的更新和完善,有关戊型肝炎的研究日渐深入,一些学者陆续报道了 HEV 急性感染后,患者血清中抗 HEV-IgG 持续阳性的时间较长。为了解检测血清抗 HEV-lgG 与抗 HEV-IgM 在戊型肝炎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王培之徐道振
关键词:戊型肝炎HEV抗体检测
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5例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PCNA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oxp3进行检测。结果35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1~4期分别有5、4、14和12例。所有淋巴结组织中均检测出Foxp3及PCNA的表达;在各期淋巴结病变中,Foxp3及PCNA的表达模式相似,在1、2期淋巴结病变中,阳性细胞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滤泡间区和付皮质区;3、4期随着淋巴细胞的数量衰竭,其阳性细胞数量减少更显著。Foxp3与PCNA的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着淋巴结病变的进展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其数量逐渐降低或耗竭。
兰孟东马佩卿赵红心郎振为沈冰王培之张亮刀文彬石晓虹马志春张福杰
关键词:调节性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初步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细胞靶抗原
2006年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以肝脏炎症反应为主的自身免性肝病.病因不明,其中Ⅰ型AIH最为常见,但尚未发现其存在于肝细胞的自身靶抗原.本研究利用Ⅰ型AIH患暂血清作为固相靶分子,用噬菌体展示的肝细胞cDNA筛选存在于肝细胞的自身靶抗原。
李蕴铷张黎颖成军王培之谢雯魏来
关键词:细菌噬菌体肝炎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分析142例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免疫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AIH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和自身抗体的结果.结果:142例AIH患者男女比例1∶3.73,发病年龄为52.57±14.85岁,首次发病诊断分别为慢性肝炎(42.3%)、急性肝炎(34.5%)、重型肝炎(9.9%)和肝硬化(13.4%);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97.2%)、纳差(84.5%)、黄疸(84.5%)、发热(19.0%)、恶心(14.1%)和腹胀(12.7%)等.生化检查显示,ALT、AST、TBIL水平升高.AIH亚型中Ⅰ型多见(92.2%),Ⅱ型少见(6.3%),Ⅲ型罕见,仅1例.AIH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占14.1%,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占17.6%.免疫学检测显示,γ球蛋白和IgG升高明显.自身抗体检测出不同类型21种,以抗核抗体(82.4%),抗平滑肌抗体(19.7%),抗线粒体抗体(19%),抗SSA抗体(9.2%)多见.肝活检19例,均可见不同形式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浆细胞浸润,1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1例有胆管轻度破坏.结论:AIH女性多见,发病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生化检查以肝细胞损伤为主,Ⅰ型AIH最多见,检出自身抗体种类较多,但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自身抗体尚待进一步研究.肝组织学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坏死,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胆管破坏少见.
李蕴铷魏来王文冰王培之张黎颖欧蔚妮谢雯成军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学病理学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其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可抑制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转录因子FoxP3是控制Treg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基因,可作为鉴定CD4^+CD25^+Treg的一个特征性标志。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了19例PBC患者肝组织FoxP3的表达及分布。
王培之马沛卿兰孟东沈冰石晓虹张亮马志春杨玉英孙静媛郎振为
关键词:T淋巴细胞
抗着丝点抗体与抗核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7例抗线粒体抗体(AMA)和AMA-M2阳性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抗核抗体(ANA)和ACA、生化、凝血酶原活动度(PT)及免疫指标等。结果 ACA阳性组27例,ACA和ANA均阴性组40例。ACA阳性组脾肿大的发生率高于ACA和ANA阴性组(77.8% vs. 40.0%,P=0.002)。ACA阳性组黄疸的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IgG水平和IgG异常升高率明显低于ACA和ANA阴性组[25.9% vs. 55.0%,P=0.018;(41.62±45.96)μmol/L vs. (88.49±99.13)μmol/L,P=0.012;(13.90±2.75)g/L vs. (18.32±6.34)g/L,P=0.002;29.4% vs. 60.0%,P=0.044]。两组在其他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免疫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一ACA阳性PBC患者疾病的进展比ACA和ANA阴性患者更加隐匿。ACA阳性PBC患者是PBC的一个特殊类型。
王培之华文浩刘颖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抗着丝点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自身抗体的种类和临床意义。方法92例AMA-M2阳性PBC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肝脏马赛克,包括猴肝和心肌、大鼠肝、胃、肾脏和人类上皮培养细胞(Hep-2)为组织基质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亚型(M2、M4和M9)、可提取的核抗原(ENA)抗体[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体(nRNP/Sm)、史密斯抗体(Sm)、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硬皮病70抗体(Scl-70)、Jo-1抗体(Jo-1)、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 B)、双链DNA抗体(dsDNA)、组蛋白抗体(histones)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rib-P-protein)]和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结果92例PBC患者中有73例(79.35%)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ANA);其荧光模式分别为核膜型42例(45.65%),着丝点型18例(19.57%),核浆颗粒16例(17.39%)和核点型12例(13.02%);ENA检测结果:CENP B阳性18例,SS-A阳性6例,SS-A+SS-B阳性3例,组蛋白抗体和nRNP/Sm阳性各1例;AMA分型检测中单一AMA-M2阳性62例(67.39%),AMA-M2+M4阳性26例(28.26%),AMA-M2+M4+M9阳性3例;还发现AMA-M2伴M4阳性的患者全部为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的阶段。结论大多数PBC患者血清中存在ANA,其荧光模式主要为核膜、着丝点、核浆颗粒和核点型;AMA-M2和M4亚型抗体为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标志,并且AMA-M4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王培之张黔英兰孟东郎振为
关键词:肝硬化线粒体自身抗体
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组织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HBV感染患者免疫耐受期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例免疫耐受期及12例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6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结果FoxP3阳性信号位于淋巴细胞胞核内,阳性细胞主要聚集在汇管区,肝窦内亦可见散在单个淋巴细胞呈阳性。在免疫耐受期及免疫清除期患者肝组织中FoxP3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增加(P〈0.01),免疫清除期患者肝组织内FoxP3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患者(P〈0.01)。免疫清除期患者肝组织中FoxP3阳性标记指数与ALT、HBeAg及HBV-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免疫耐受期与免疫清除期两组相比,在年龄、ALT、TBIL、HBeAg、HBeAg及HBV-DNA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慢性化和抑制免疫,控制肝脏炎症反应方面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杨玉英郎振为兰孟东石晓红马沛卿沈冰王培之徐道振
关键词:CD4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乙型慢性耐受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IPH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对其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9例IPH中,5例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3例体检发现脾大脾亢而无临床症状,1例以血管瘤入院。入院检查脾肿大7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6例,腹水征4例,贫血者6例,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9例。病理组织学显示9例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均未见假小叶形成及肝细胞坏死;9例均有不同程度汇管区纤维化,3例汇管区纤细的不全纤维间隔形成并向肝实质延伸,6例有门脉末支管壁纤维化;9例中有6例小叶内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5例肝窦有不同程度的扩张,2例肝窦扩张较明显,肝细胞萎缩,呈血管瘤样结构,2例有轻-中度肝腺胞3区大泡脂变。脾脏组织学符合淤血性脾肿大病理表现。结论IPH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相似,肝穿组织病理学可除外肝硬化,并有一定的特征。诊断时应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窦阻塞综合征等相鉴别。
兰孟东王笑梅石晓燕郎振为沈冰石晓虹马佩卿陈志海张亮王培之成军
关键词:门脉高压门静脉特发性门脉高压症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