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理论探本及现实启益
- 2009年
- 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全面剖析其教育目的思想,对其进行客观的历史考察,才能使经典理论切实服务于当代德育,彰显其现实价值。赫尔巴特教育目的思想涉及教育的最高目标,实现教育目的的起点、路径、手段等。正确理解"德育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心灵陶冶、显性手段与隐性手段相结合是其教育目的思想对当代德育的有益启示。
- 王友明李岩
- 关键词:教育目的训育教育性教学
- 当代人文精神内涵解读
- 2015年
- 科学诠释当代人文精神内涵既是深化人文精神研究的基本方面,也是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导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作用的时代要求。人文精神具有复杂性特点,这与人文精神以人文文化为母体、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以及民族性密切相关。当代人文精神至少应当具有属人性、向上性、实践性三种规定性。当代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精神,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它是人的自由、自觉类本质的展现,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 王友明李岩
- 关键词:人文精神当代人文精神人文文化
- 当代人文精神内涵解读
- 2015年
- 当代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精神,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
- 王友明李岩
-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之为人思想信念
- 论高校整体育人体系的四维建构被引量:1
- 2009年
- 指出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是建构整体育人体系的直接动因,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新特点是其根本动因。从积极开掘高校自身的育人资源、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育人资源、网络育人资源以及大学生自身丰富的育人资源四个维度建构高校育人体系是新形势下保证育人目标实现的必由之径。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可助推四维育人体系走向实践。
- 李岩王友明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探微
- 2012年
- 综观近几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运行及其效果的理念方面关注较少,对于微观运行过程有所涉及但不系统。由此切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的理念准备、微观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探讨,既利于对实践教学的总体把握,又可实现实践教学运行的理论抽象具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之理念准备主要包括教育与自我教育密不可分、社会要求的践行有赖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其微观运行过程为明确目的并纳入教学计划,组建多层级实践教学指导小组或团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选择实践教学形式,保证实践教学过程有资料可考,实践活动考评有章可循。
- 王友明李岩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点及路径选择被引量:2
- 2009年
- 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点,是科学选择创新发展路径的重要前提。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要发展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点。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培育学生健全的主体性;拓展内容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之中;构建整体性育人体系。
- 王友明李岩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基点人文关怀
- 论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 2016年
- 实行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高校教学改革有其必然性,这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构建中要坚持方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激励性原则,要坚持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结合的目标设计。科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统一思想,鼓励师生参与,在评价中还要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 王友明潘永强
- 关键词:导学高校教学评价体系
- 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手段思想及现代启益被引量:1
- 2012年
- 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赫尔巴特提出道德教育的三大手段——管理、教育性教学、训育,三种手段特点鲜明,既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可以协同一致服务于道德性格培养之目的。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手段思想体现出的注重心灵陶冶、道德教育应与学科知识教育相结合、显性手段应与隐性手段相结合的内在品质对于现今道德教育颇具启示意义。
- 王友明
- 关键词:教育性教学训育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维度设计的逻辑解读——以“工作成效评价”测评维度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自2008年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颁发《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试行)》已有三年多,该体系为评价考核各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该体系的运用激发了各地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对加强和改进各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根据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和适用该体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该体系的个别测评指标、少数测评内容和测评标准有所调整和修改,六大测评项目保持不变,科学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增强。
- 王友明李岩
-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未成年人维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