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海
- 作品数:44 被引量:52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苦草对水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被引量:33
- 2007年
-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沉水植物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如pH值、溶解氧、电导率、总磷等有显著的影响,种有苦草的水中的电导率、总磷均明显低于无植物水体,溶解氧浓度和pH值明显高于无植物水体;另外,种有苦草的水体环境因子总体日变化趋势较明显,而无植物水体的环境因子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的指标pH值、溶解氧的变化可能与苦草的光合作用有关,而总磷和电导率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和影响机理,以及底泥磷释放可能存在的日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传海李宽意文明章刘正文
- 关键词:苦草水质日变化
- UV-B增加对小麦及玉米物候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观察了UV-B增加对小麦及玉米物候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增加对小麦及玉米物候期具有明显的推迟效应,且这种推迟效应可能与UV-B增加影响作物的营养供给无关;UV-B增加对小麦群体内小气候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气温和土温显著升高,UV-B增加对小麦物候期的推迟效应与UV-B增加条件下作物群体内小气候的变化无关;初步探讨了紫外线UV-B增加对作物物候影响的机制,并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王传海闵锦忠严培君徐星生郑有飞
- 关键词:小麦玉米物候期农田小气候
- 低溶解氧对苦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6年
- 针对太湖梅梁湾生态净化示范区内重建的沉水植物存在的腐烂死亡问题及伴随的底层水体溶解氧偏低现象,在室外模拟生态系统内进行了低氧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沉积物类型如何,一个月的低氧处理(溶解氧平均值为1.6mg/L)对苦草株重、株高、分蘖数及叶片数等指标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块茎的影响则较显著,表现为块茎数量与重量显著下降。对岸边沉积物处理组而言,低氧对苦草根系的影响显著,表现为根须变细且数量增加,根系活力明显下降,中心沉积物处理组则不显著。同时,低氧处理使岸边沉积物处理组的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显著下降、水体营养盐浓度上升,尤其是磷酸盐浓度显著增加,中心沉积物处理组的环境理化因子变幅则相对较小。分析认为,低氧对苦草生长的影响虽不明显,但对其种群扩张有潜在的不利作用;梅梁湾生态净化示范区内沉水植物的腐烂死亡,低氧的作用是次要或间接的。
- 李宽意刘正文王春忠王传海史加达胡耀辉
- 关键词:低溶解氧苦草沉积物
- 紫外辐射增加对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0年
- 南京地区小麦田间紫外辐射试验表明 ,紫外辐射量的增大能显著影响小麦的群体结构 ,进而影响小麦对紫外辐射的反射与吸收。本文从小麦群体结构的角度对上述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 ,并对产生这种影响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 王传海郑有飞何雨红万长建宋玉芝
- 关键词:小麦
- 紫外辐射UV-B增加对小麦株高和节间细胞长度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 2004年
- 研究了UV-B强度增加对小麦株高、各节间长度及各节间纵向细胞个数、细胞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UV- B强度增加,小麦株高呈显著下降趋势,小麦株高下降是由于节间长度缩短,而节间个数不变,且各节间缩短的百分率也有显著的差异,穗下第4,5节间的长度缩短对于株高下降影响的效应较大。显微切片测定节间细胞的纵向长度结果表明:穗下第五节间和穗下第四节间的缩短主要是由于节间纵向细胞个数下降,而穗下第三节间和穗下第二节间的缩短主要是由于节间细胞纵向长度缩短。小麦节间缩短和叶片长度的缩短呈显著的正相关。
- 王传海郑有飞何都良乐毅石磊
- 关键词:小麦株高百分率生长发育
- 保水剂新材料γ-聚谷氨酸的吸水性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3
- 2004年
- 初步研究了γ 聚谷氨酸 (γ PGA)的吸水性能和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 :γ 聚谷氨酸的最大自然吸水倍数可达到 110 8 4倍 ,比目前市售的聚丙烯酸盐类吸水树脂高 1倍以上 ,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倍数为 30~ 80倍。γ 聚谷氨酸的水浸液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保水力和较理想的释放效果 ,有明显的抗旱促苗效应。在 0 2 0 6M浓度的PEG(6 0 0 0 )模拟渗透胁迫条件下 ,γ 聚谷氨酸仍有较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 ,可明显提高小麦和黑麦草的发芽率 。
- 王传海何都良郑有飞姚克敏徐红
- 关键词:保水剂Γ-聚谷氨酸吸水性能生物学效应种子发芽率
- 大型水生植物对太湖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5
- 2007年
- 通过对太湖流域常见3种水生植物(芦苇、苦草和茭白)根部底泥及无植物底泥进行磷释放特性模拟试验,讨论了pH值(分别为5、7、12)、温度(25℃、35℃)以及好氧(DO>8.0 mg.L-1)和厌氧(DO<1.0 mg.L-1)条件对磷释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增大、温度升高、厌氧状态均可增加底泥磷释放,pH在弱酸至中性范围内底泥释磷量较小,酸性和碱性条件都有利于磷的释放,进一步分析了其中机理。从模拟试验结果来看,水生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湖泊底泥的总可溶性磷(TDP)含量,减少内源性磷释放,因而可供研究种植大型水生植物修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参考。
- 杨荣敏李宽意王传海张海鸥沈悦
- 关键词:底泥富营养化大型水生植物环境因子磷释放
- UV-B增强对菠菜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4年
- 采用大田栽培试验方法在自然光条件下,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增强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的增加,菠菜的干重、叶面积、绿叶数、株高生长均呈降低趋势,而且UV-B越强,降低程度越大;UV-B辐射增加,菠菜叶片类黄酮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速率减小,光合作用减弱。
- 赵晓莉张容刚郑有飞王传海
- 关键词:菠菜生长发育生理特性
- 南京和宁夏地区UV-B辐射增强对小麦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对比分析了南京地区和宁夏地区UV-B辐射增强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小麦比中高海拔地区小麦对UV-B辐射增强敏感,南京地区UV-B辐射增强抑制小麦生长、减小LAI,抑制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宁夏地区UV-B辐射增强抑制株高,抑制生殖生长时期LAI和干物质累积,增加营养生长时期LAI和干物质累积,使经济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减少。
- 王连喜肖薇王传海苏占胜李福生郑有飞
- 关键词:小麦
- UV-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简报)被引量:13
- 2005年
- 本试验在大田群体条件下,研究了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营养生长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 B辐射强度增加导致黑麦草的茎、叶干重显著下降;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根、茎、叶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三叶期前的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
- 王传海郑有飞王鑫杨荣敏吴晓云
- 关键词:黑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