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掌指
  • 1篇掌指关节
  • 1篇症状
  • 1篇指关节
  • 1篇韧带
  • 1篇利培酮
  • 1篇利培酮治疗
  • 1篇裂伤
  • 1篇拇指
  • 1篇拇指掌指关节
  • 1篇脑挫裂
  • 1篇脑挫裂伤
  • 1篇精神症
  • 1篇精神症状
  • 1篇关节
  • 1篇额颞
  • 1篇副韧带
  • 1篇不同治疗方法
  • 1篇侧副韧带
  • 1篇挫裂伤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吉林省长春市...

作者

  • 2篇王仕仿
  • 1篇李振举
  • 1篇纪祥
  • 1篇郝志文
  • 1篇于春雷
  • 1篇王剑伟
  • 1篇刘长江
  • 1篇蒋小兵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培酮治疗额颞脑挫裂伤后精神症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利培酮在额颞脑挫裂伤后精神症状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额颞脑挫裂伤后伴有精神症状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160mg/d,治疗组患者给予利培酮1mg/d,2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开始后第1、2、3、4周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12,P<0.0001),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0.99,P<0.0001),组间与时间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F=11.91,P<0.0001)。经控制时间点后两组比较具体表现为治疗开始后第1、2、3、4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反胃、体重增加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结论利培酮可明显改善患者额颞脑挫裂伤后精神症状,安全有效。
李振举刘长江王剑伟王仕仿蒋小兵郝志文于春雷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症状
拇指掌指关节侧副韧带陈旧损伤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0年
目的通过比较多种方法治疗拇指掌指关节侧副韧带陈旧损伤的疗效,探索不同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1年至2006年57例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依据损伤不同采用不完全损伤固定、韧带修复和韧带重建3种治疗方法。结果经8个月至3年随访,按Saetta等标准评定,不完全损伤固定组优良率高于完全损伤韧带修复组(83.3%vs61.1%,P<0.05),韧带重建组优良率高于韧带修复组(92.6%vs61.1%,P<0.05)。结论韧带具有粘弹性特性,应力应变呈线性关系。韧带损伤治疗中如能有效恢复韧带线性排列,可维持生物力学特性,有利于韧带修复及功能重建。
纪祥王仕仿
关键词:拇指掌指关节侧副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