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霞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1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程序使用及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医疗类APP应用现状及门诊患者中对医疗APP功能需求现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673名门诊患者的一般资料、医疗类APP应用现状及功能发展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47.8%的患者使用过医疗APP,其中辅助就诊类占76.7%;95.2%的患者对医疗APP持信任态度;患者对医疗APP的功能需求排序为:预约挂号为77.4%、健康咨询为65.5%、用药提醒为48.9%、远程诊疗为38.6%;信息需求排序为:日常医疗知识为74.1%、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为70.7%、急救知识为62.6%;超90%的患者对网络分诊为支持态度,其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结论患者对于医疗APP的信任度较高但使用率低,患者对于网络分诊有所需求,患者对于分诊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
- 席海玲李皓吾牛霞
- 关键词:APP
- 省属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框架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德尔菲法、预试验等方法探索护理专业教研室构建框架,筛选用于评价教研室建设的指标形成研究工具;在国内10所护理学院选取26名护理教育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探索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构架及内涵,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其中6个一级指标包括教研室主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特色项目。总体系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60,各维度α系数为0.773~0.896。结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经严格检验,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及同质信度均较好。
- 刘安诺王维利李惠萍章新琼牛霞李晓松
- 脑瘫患儿主要照护者焦虑、抑郁状况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主要照护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主要照护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儿康复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 ),整群抽取145名住院脑瘫患儿的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脑瘫患儿主要照护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2.76%和53.79%,焦虑水平为(47.73±10.96)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30,P<0.01)。焦虑、抑郁得分随着生命质量得分增加而增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月收入、有无并发症间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695,10.787,3.919,5.133,9.942;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间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393,8.919;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照护者、有并发症、以半自费和新农合为医疗形式的照护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工人、农民、病程在10年以上的照护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结论脑瘫患儿照护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医务工作者应在进行患儿康复的同时,注意主要照护者心理状况的改变,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对于已经出现心理疾病的主要照护者建议他们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从而全面提高患儿的康复水平。
- 王国琴牛霞张志军王小荣邵凤勤刘安诺
- 关键词:脑性瘫痪焦虑抑郁
- 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饮食习惯中可能的影响因素,为HSP的防治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14例首发HSP儿童为病例组,以同期住院的性别、年龄匹配的132例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问卷回顾性调查两组儿童发病前1个月饮食行为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常吃快餐、常喝白开水/果汁、经常摄入鱼虾等海产品、零食以肉类制品为主及进餐不定量等5个因素与儿童HSP有关(P<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常喝白开水/果汁为保护因素。常吃鱼虾等海产品及进餐不定量是儿童HSP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健康饮食、减少过敏原接触、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等对预防儿童HSP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宇丽汤玉霞牛霞周其莲余淼谢伦芳
-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影响因素
- “金课”建设背景下《儿科护理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金课”建设背景下《儿科护理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月(共1学期)本学院2019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课程前、后均发放303份问卷。以MOOC为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以雨课堂为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实施前、后评价其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实施后的线上MOOC学习情况、线下期末理论成绩、混合式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88%学生视频浏览完成率为100%,线上MOOC学习总成绩为(84.25±5.71)分;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76.70±6.87)分;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学习动机、自我管理、学习合作、信息素养得分高于教学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寻求真理、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得分高于教学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7%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结论混合式“金课”智慧课堂在本课程中取得了较好成效,课堂教学应当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深入教学,以“金课”为标准结合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混合式教学,打造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智慧课堂。
- 梅雅琪刘安诺牛霞方继红张莉莉
- 关键词: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儿科护理学
- 护理专业大学生学业求助的调查与分析
- 2017年
-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大学生学业求助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学业求助量表对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84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工具性求助总均分为(17.93±3.14)分,男生(16.70±3.40)分,女生(18.04±3.1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四年级(18.77±2.70)分,五年级(17.49±3.44)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回避求助上,喜欢本专业的大学生得分为(13.61±3.79)分,不喜欢本专业的大学生得分为(15.03±3.37)分,一般喜欢的大学生得分为(14.53±3.42)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求助行为受性别、年级及是否喜欢本专业等因素的影响,生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及是否自愿选择本专业对学业求助行为没有影响。[结论]大学生学业求助现状总体情况良好,能认可求助带来的益处,有些学生选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的应对方式,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关注,使之转变为适应性求助行为。
- 栾倩倩汪璐璐刘鸿雁宫娟邓雯睿王辰辰汪琪疏仁丽牛霞刘安诺
-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学业求助影响因素
- 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家庭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家庭照护的体验及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30名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并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家庭的照护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心理负担过重,疾病影响家庭生活,疾病的不确定感、需求社会支持。结论在研究和关注儿童健康问题的同时,不应忽视家庭照护者所承受的负担及相关问题,并为之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以提高患儿及其照护者的健康水平。
- 宇丽周其莲汤玉霞牛霞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儿童家庭照护
- 脑性瘫痪儿童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对疾病家庭管理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对脑瘫儿童家庭疾病管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幸福指数量表对222例脑瘫儿童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瘫儿童家庭管理测量量表中父母疾病管理能力、父母对患儿疾病担心、父母管理困难、父母疾病精力消耗、父母相互支持评分均显著高于中间值(t>8.866,P<0.001),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t>5.523,P<0.001),幸福指数为(7.63±2.96)分。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疾病管理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患儿住院次数、家长康复预期、家长心理状态(包括焦虑、心理弹性),以及幸福指数(P<0.05)。结论脑瘫儿童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及疾病家庭管理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照顾者心理状况影响疾病管理。
- 牛霞吴德杨娅娟谢伦芳刘安诺吕复莉
- 关键词:脑性瘫痪照顾者家庭管理心理状况
- 住院期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心理负荷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心理体验,以期为患儿家长提供心理复原支持,增强对其出院后的照护能力。方法:对18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进行深度访谈。结果:经过阅读、分析、对比和提炼,提炼出4个主题:情绪症状焦点:焦虑、恐惧、无助、木然;疾病不确定感;行为依赖;社会性支持缺乏。结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不同时期心理负荷不同,护理人员及时提供专业知识及心理疏导,可减轻患儿父母心理应激水平,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 张莉莉丁圣刚刘安诺胡燕牛霞宫娟汪璐璐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心理负荷护理
- 护理专业学生专业适应性与孤独感关系:学业求助行为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孤独感与专业适应性间的相关性及学业求助行为在孤独感和专业适应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全日制五年制护理专业840名本科生,采用UCAL孤独感量表、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专业适应性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269,P<0.01);工具性求助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173,P<0.01),回避性求助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30,P<0.01);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专业适应性呈正相关(r=0.098~0.299,P<0.01),回避性求助和专业适应性呈负相关(r=-0.237,P<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工具性求助、回避性求助在孤独感与专业适应性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0.298、0.413。结论 :工具性求助、回避性求助在孤独感与专业适应性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学业求助行为中的工具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维度在孤独感及专业适应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孤独感通过减弱工具性求助和增强回避性求助作用降低专业适应性。
- 刘安诺宫娟汪璐璐刘鸿雁邓雯睿栾倩倩王辰辰汪琪疏仁丽李惠萍牛霞
- 关键词:护理孤独感学业求助行为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