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磊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矫治
  • 3篇Z成形
  • 3篇Z成形术
  • 3篇成形术
  • 2篇面部
  • 2篇畸形
  • 1篇倒睫
  • 1篇电离子
  • 1篇修剪术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损
  • 1篇眼睑
  • 1篇眼睑外翻
  • 1篇腋臭
  • 1篇愈合
  • 1篇张口
  • 1篇张口呼吸
  • 1篇正常分娩
  • 1篇正反馈
  • 1篇脂肪颗粒

机构

  • 1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第八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牛磊
  • 10篇孟令军
  • 6篇黄治林
  • 6篇王秀瑾
  • 2篇张江
  • 2篇谢爱玲
  • 1篇杨静
  • 1篇刘志毅
  • 1篇谢艾玲
  • 1篇黄志林
  • 1篇刘瑾
  • 1篇张啸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Z成形术在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内眦赘皮在东方人中较为常见,中国人内眦赘皮发生率在50%左右,单睑人群中发生率更是高达70%以上。由于在内眦部形成的纵行皮肤蹼状皱褶将内眦角及泪阜遮盖,导致内眦间距假性增宽、睑裂短小,不仅影响眼睑形态美及容貌美,还给人以面部愚呆之感。目前,临床上内眦赘皮矫正手术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我们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将传统的Z成形术进行改良,应用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孟令军黄治林牛磊谢爱玲王秀瑾
关键词:内眦赘皮矫正术切开法重睑成形术Z成形术内眦间距
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21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腋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皮肤汗腺疾病,无论何种手术方法都可能出现血肿、切口愈合不良、皮肤坏死,留有明显瘢痕和疗效差等缺点。2004年6月-2011年11月,作者采用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孟令军牛磊王秀瑾
关键词:小切口腋臭
rh-aFGF对面部电离子术后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1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电离子术后面部皮肤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2方法观察组采用rh-aFGF对面部皮肤创面进行喷涂和湿敷,对照组采用覆盖无菌油纱处理。对两组病例的创面愈合时间及用药后7、14、21天创面愈合率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9±3.1)天,对照组(14±4.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天和14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75±6)%和(99±3)%,对照组(65±8)%和(9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rh-aFGF有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牛磊刘瑾孟令军
关键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创面愈合
改良Z成形术在重度内眦赘皮矫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度内眦赘皮矫正的较佳手术设计方法。方法:利用Z成形术的基本原理,对Z字上下臂及中轴线的位置、形态、方向、大小及侧臂与长轴夹角等多方面进行改良设计,明确固定标志,形成完整的、合理的重度内眦赘皮手术设计方案。结果:本组29例患者,经6~12个月随访,术后赘皮消失、泪阜外露适度、睑裂开大并与内眦间距比例协调、内眦角形态良好、睑裂美观自然,所有患者内眦处手术痕迹不显。结论:本改良Z成形术矫治重度内眦赘皮的方法,具有术后效果好、无复发、手术痕迹不显,同时标志点明确、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令军牛磊代金荣张江黄志林王秀瑾
电子吸脂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总结电子吸脂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应用医用电子吸脂机对腹部、背部、髂腰部、臀部、腿部、上臂、下颌、颈项等部位进行吸脂塑形术,出现了皮肤瘀斑、血清肿、表皮坏死、局部血肿伴皮肤不平整等并发症。结果:电子吸脂术安全性高、无反弹、术区平整、无切口瘢痕,局部并发症一般不影响吸脂手术的效果。结论:电子吸脂术疗效好,并发症以预防为主,治疗方法简单有效。
孟令军谢爱玲黄治林牛磊
关键词:吸脂术并发症
先天性全鼻缺失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女,26岁,为第一胎,自然正常分娩,出生后即采用汤匙人工喂养,易发生呛咳,活动过度或一般体力劳动时,自觉气闷、呼吸困难,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患者有一胞弟,身体无异常,家族中未见类似先天性畸形者。患者母亲在其妊娠期间,曾患“精神病”并服用药物(名称不详)进行治疗。患者于4年前结婚,3年前顺产一正常女婴。体格检查:体形较瘦小,营养状况欠佳,自动体位,神清语利,发音呈明显鼻音,智力无明显缺陷。呈张口呼吸状,外鼻完全缺失,相应部位呈凹陷状改变,最低点位于内眦连线中点下方约1.5cm处,其中央部一纵行嵴状突起,高度0.5cm。无鼻腔结构。
孟令军黄治林牛磊李欣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张口呼吸正常分娩
Z成形术治疗瘢痕性睑外翻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利用Z成形术原理修复瘢痕性眼睑外翻,以达到眼睑外形及功能恢复的目的。方法选择31例眼睑外翻,行单Z成形术、双Z或多Z成形术、Z成形术联合水平径缩短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睑外翻矫正获满意效果,眼睑外形恢复及睑裂闭合良好。结论根据眼睑外翻的部位、程度、范围,选择不同的Z成形术设计方案,达到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 。
孟令军黄治林牛磊杨静
关键词:Z成形术瘢痕眼睑外翻
Z成形术矫治局限性倒睫的临床应用
2011年
①目的探讨Z成形术矫治上、下睑倒睫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在倒睫相应的睑缘灰线设计一水平方向切口线,长度略长于倒睫范围,在相应的眼睑皮肤处设计一水平方向切口线,长度与灰线切口相同,两线分别作为Z字上、下两臂,其间距视倒睫范围和轻重而定,在两线间做一斜线,作为Z字中轴,两夹角大小可不完全一致。按设计线切开形成两舌形皮瓣,相互交叉换位,将带有睫毛的皮瓣移向远离睑缘方向,无睫毛的皮瓣移至睑缘处。③结果本组41例患者(44眼),术后随诊6~12个月,倒睫矫治良好无复发,眼睑外形满意,瘢痕无外露4,1例均无复发。④结论 Z成形术矫治局限性倒睫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
孟令军牛磊张啸王秀瑾
关键词:Z成形术倒睫
大肿瘤抑制因子2(Lats-2)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0年
大肿瘤抑制因子2(Large tumor suppresser homolog 2,Lats-2)是正常抑癌基因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以其高度的遗传保守性在细胞周期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Lats-2编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位于中心体,负责形成纺锤体和γ-微管蛋白,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1]。在p53正反馈循环中Lats-2可作为负反馈因子参与p53功能调控[2]。Lats-2的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Lats-2的功能以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牛磊
关键词:正反馈
自体脂肪颗粒多层次注射移植矫治面部凹陷畸形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估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矫治面部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4月,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矫治面部凹陷畸形患者43例,男8例,女35例。年龄18~30岁,平均23.6岁。在肿胀麻醉下用注射器抽取法吸取下臀部脂肪颗粒,经静置沉淀去除肿胀液后,采用多层次注射移植,以矫正颜面部凹陷畸形。每例患者注射2~4次,平均2.3次。每次注射5~30ml,平均20ml。结果随访3个月~3年,43例患者移植脂肪大部存活,改善满意,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为面部凹陷畸形的矫治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谢艾玲孟令军黄治林牛磊王秀瑾
关键词:面部凹陷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