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区块
  • 1篇堵水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田
  • 1篇选择性堵水
  • 1篇优选法
  • 1篇油田
  • 1篇酸化
  • 1篇酸化解堵
  • 1篇区块开发
  • 1篇资源潜力
  • 1篇利润
  • 1篇流体
  • 1篇解堵
  • 1篇控水
  • 1篇管理区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模拟
  • 1篇复杂断块
  • 1篇复杂断块油田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燕春如
  • 1篇郑铎
  • 1篇周灿
  • 1篇赵光宇
  • 1篇柴永明
  • 1篇宋金波

传媒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内江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区块开发动态分析实例
2010年
区块开发动态分析,是在区块开发过程中取得的大量油水井第一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分析、判断方法,动态地描述已投入开发的油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矛盾,改造油层,保持区块高产稳产,提高区块的最终采收率。
燕春如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作用机理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与岩心流动装置相结合的优势,研究了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控水机理。为了从分子层面考察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调节油水渗流的原理,构建了油水混相通过负载于二氧化硅表面的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动态模型。结果显示,聚合物分子在水相中呈舒展状态,而在油相中呈收缩状态,油相压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膜;模拟计算油水混相通过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扩散系数比为4.2,与岩心驱替实验结果一致,两者结合验证了合成的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达到了分子结构设计的要求,具有相对渗透率调节能力。相对渗透率调节剂控水机理是:相对渗透率调节剂遇水膨胀后,水相以渗流方式通过相对渗透率调节剂时,由于水与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分子链的极性部分相互作用,通过速率较慢;由于油水两相具有界面,油相对吸水后的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弹性膜施加压力,形成油相通道,使油相快速通过。
宋金波柴永明燕春如郑铎
关键词:分子模拟选择性堵水控水
一种采油区块的最优经济产量模型构建方法
一种采油区块的最优经济产量模型构建方法,适用于采油管理区最优经济产量模型构建;其步骤为:1)明确采油管理区当年下达利润考核指标,构建目标;2)对管理区管理模式、开发特点进行分析,量化研究不同类型投入下的产出,构建模型;3...
周灿赵光宇燕春如孙皓王春凤
文献传递
复杂断块油田老井稳产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史8断块油藏类型属于常温、常压、中高渗岩性-构造油藏,断块在开发中存在储量控制程度差,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从储量控制程度、注采对应状况、注采调配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老井增产的技术对策,即:完善注采井网,加大日常动态调配,油井酸化解堵等,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实现了区块老井超产,区块自然递减率大大降低,圆满完成了单元目标化管理计划指标。
燕春如
关键词:酸化解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