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懿范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肾图曲线与异常GFR值间非对应表现的研究
- 潘懿范刘建军孙晓光黄钢
- 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和3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系统治疗前1个月内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全身骨扫描,观察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综合疗效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肺癌或前列腺癌骨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临床综合治疗有效者(59.68%,37/62)的骨转移疗效明显好于无效者(40.32%,25/62)(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4.5%,2年生存率为22.6%;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7.3%,2年生存率为72.3%。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类型及骨转移时长相关(P<0.05)。肺癌与前列腺癌分组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骨转移的预后危险因素为病理类型、治疗前骨扫描病变范围及骨转移时长;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与骨转移时长有关。结论全身骨扫描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
- 潘懿范刘建军黄钢马玉波
- 关键词:骨扫描骨转移疗效监测预后肺癌前列腺癌
- 比较SPECT—CT和PET—CT在小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医学研究中,针对疾病的小动物模型进行动态生物学进程的监测已成为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传统核医学影像测得的重要生理学参数包括血流量、生化代谢和细胞受体等。而如今,核医学已发展至双元融合的影像模式,包括SPECT-CT和PET-CT,这意味着在同一次扫描中,通过硬件对图像的融合,可得到功能学和解剖学的双重影像。该文针对SPECT—CT和PET—CT在小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论:针对小动物模型的PET—CT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很大优势,但SPECT—CT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研究成本低。
- 潘懿范宋少莉黄钢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90例舌癌术后患者^(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研究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舌癌术后患者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结果并分析舌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90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舌癌的患者均在手术治疗≥3月之后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计算符合线路显像对舌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效能。舌癌预后分析中,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及逐步回归向后最大似然法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舌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58/61)、69.0%(20/29)、86.7%(78/90)、86.6%(58/67)、87.0%(20/23)。在34例舌癌术后复发患者中,复发部位以舌体(32.4%,11/34)最为多见。在40例舌癌术后转移患者中,主要为淋巴结转移(65.1%,41/63),其次为肺转移(27.0%,17/63)、骨骼(6.3%,4/63)转移。90例舌癌术后患者的总体1年生存率为82.5%,3年生存率为54.7%,5年生存率为52.9%。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舌癌术后生存率与TNM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等级、早期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χ2=26.282、9.629、9.629、9.442和4.928,P均<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舌癌术后的预后危险因素为TNM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等级、早期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延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Wald值=9.855、6.585、5.042、6.271、4.354和5.134,P均<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舌癌术后监测及预后评估中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潘懿范马玉波远奇
- 关键词:舌癌18F-FDG
- 螺旋CT泪道造影在鼻眶筛骨折后泪道阻塞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泪道造影在鼻眶筛骨折后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3例鼻眶筛骨折后出现泪道阻塞症状≥6月并行薄层CT泪道造影的患者的CT资料,所有CT资料均经过薄层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分析泪道系统骨折情况及骨性结构,比较骨折后泪道各部位阻塞的发生率。结果:骨性泪道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位于鼻泪管内侧壁(54.84%)及泪后嵴(51.61%)。鼻眶筛骨折后阻塞部位在泪囊与鼻泪管连接处水平的所占比例最大(33.33%,14/42),在鼻泪管上段水平的次之(28.57%,12/42)。正常侧与患侧鼻泪管的矢状面夹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P=0.0023),正常侧与患侧鼻泪管的水平面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6,P>0.05)。结论:螺旋CT泪道造影经多平面重组技术能清楚显示鼻眶筛骨折后泪道系统的骨性结构及泪道阻塞情况,对于鼻眶筛骨折性泪道阻塞的手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艾松涛潘懿范肖彩雯范先群陶晓峰范新东
- 关键词:泪道阻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泪道造影
- ^(131)I一次和分次治愈Graves病的相关因素和疗效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Graves病的相关因素和疗效,明确一次和分次治愈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摄131I率公式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131I剂量,一次给药门诊治疗Graves病患者455例;对一次治疗未愈或复发者,相隔3个月以上同法重复治疗,直至治愈。结束治疗后随访疗效1年以上,并回顾分析一次治愈和分次治愈2组患者相关因素和疗效的差异,明确关键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结果一次和分次治愈患者分别为367例(80.7%)和88例(19.3%)。在年龄、性别、24 h摄131I率、抗甲状腺药物(ATD)停药时间、治疗前激素和自身抗体水平和甲状腺质量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治愈组和分次治愈组首次治疗131I活度分别为(314.5±136.9)MBq和(292.3±96.2)MBq(t=2.590 7,P<0.01);首次治疗活度与甲状腺质量比(MBq/g)分别为(3.8±1.2)MBq/g和(3.5±1.0)MBq/g(t=2.105 4,P<0.05);累计总活度分别为(314.5±136.9)MBq和(706.7±399.6)MBq(t=-13.283 0,P<0.01)。一次治愈组和分次治愈组发生永久性甲减例数分别为186例(50.7%)和48例(54.5%)(χ2=0.283 7,P>0.05)。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一次治愈优于分次治愈,其关键影响因素是首次治疗活度充分,建议平均MBq/g比值≥4.4。
- 马玉波潘懿范顾爱春徐枫
- 关键词:^131IGRAVES病疗效
- 依据摄131I率公式法和个体化经验法确定治疗格雷夫斯病131I剂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依据摄131I率公式法和个体化经验法确定131I活度,前瞻性治疗格雷夫斯病(GD)并对比两者疗效差别和临床价值。方法(1)将门诊131I治疗GD患者527例按时间间隔等距抽样法,以每周门诊患者交替纳入的方式分成2组,其中公式组241例,131I活度依据24h摄131I率公式计算确定;经验组286例,131I活度依据临床经验个体化确定。(2)首次治疗未愈者,相隔3个月以上同法重复治疗,直至治愈。(3)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以上,并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各种相关因素及疗效。采用χ2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在年龄、性别、病程、ATD治疗时间、治疗前激素和自身抗体水平、摄131I率、甲状腺质量等方面,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6~1.430,χ2=0.159;均P〉0.05)。公式组的首次治疗131I活度(247.9±107.3)MBq显著低于经验组的(329.3±177.6)MBq(t=6.102,P〈0.05),病情早期控制例数和一次性治愈例数显著低于经验组(χ2=25.279和13.074,均P〈O.05)。公式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与一次性治愈例数比值显著高于经验组(χ2=10.190,P〈0.05)。2组发生永久性甲减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8,P〉O.05)。结论个体化经验法的首次剂量略高于公式法,可及早控制病情并增加一次性治愈率,且不增加甲减的发生率,是一种可行的GD个体化治疗方法。
- 马玉波徐枫顾爱春潘懿范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碘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治疗剂量
- 依据甲状腺99Tcm O4-显像ROI比值计算131I活度用于治疗Graves病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索依据 99 Tc m O^-4 显像的甲状腺放射性ROI(单位时间活度下的总计数,return on injection)比值,计算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 131 I治疗活度的方法和价值。方法①摄 131 I率组:收集门诊 131 I治疗GD患者98例,其中男性30(30.6%)例,女性68(69.4%)例,平均年龄(41.8±12.6)岁,并在治疗前全部完成摄 131 I率测定和甲状腺 99 Tc m O^-4 显像。 131 I活度按传统公式计算: 131 I活度=(计划量×甲状腺质量)/24h摄 131 I率。然后分析显像上颈部“甲状腺/软组织”放射性ROI比值(简称ROI比值)与24h摄 131 I率的相关性,如果正相关,将换算关系代入传统公式并取代分母,获得新公式。②ROI组:按新公式计算 131 I活度,尝试治疗GD患者95例,其中男性24(25.3%)例,女性71(74.7%)例,平均年龄41.0±12.7岁。两组均随访一年以上,考察其疗效,并与传统方法比较,分析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相对数和均数分别用χ 2和 t 检验。结果甲状腺ROI比值与24h摄 131 I率呈显著正相关( Y =0.0019 X + 0.6505 , R 2 =0.0613, P <0.01),代入后获新公式: 131 I活度=(计划量×甲状腺质量)/(0.0019 X +0.6505×ROI比值);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24h摄 131 I率、甲状腺质量、 131 I活度、ROI比值等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的治愈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率、无效复发率分别为75.5%(74/98)和77.9%(74/95)(χ 2= 0.0490 , P >0.05)、40.8%(40/98)和25.3%(24/95)(χ 2=4.5864, P <0.05)、12.2%(12/98)和8.4%(8/95)(χ 2= 0.4035 , P > 0.05)。结论依据甲状腺显像的ROI比值计算 131 I活度用于治疗GD,与摄 131 I率比较,简便可行,不影响疗效。
- 马玉波潘懿范杨丽雯
- 关键词:甲状腺显像ROI131IGRAVES病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舌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 2013年
- 舌癌易局部复发,术后常发生转移,预后较差.18 F-FDG显像受仪器探测分辨率限制,在舌癌术后临床应用方面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80例舌癌术后患者的符合线路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舌癌的患者资料,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4~82(57.3±12.5)岁;舌体癌56例,舌根癌24例;TNM临床分期Ⅰ期13例,Ⅱ期7例,Ⅲ期17例,Ⅳ期43例.所有病例均行原发灶手术切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73例,腺样囊性癌4例,腺癌2例,肌上皮癌1例.
- 潘懿范马玉波顾爱春徐枫远奇
- 442例Graves病^(131)I治疗后晚发甲减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回顾分析Graves’disease(GD)131I治疗后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晚发甲减)的相关因素。方法依据摄131I率公式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131I剂量,一次给药,门诊治疗GD患者442例,其中男性128例(29.0%),女性314例(71.0%)。一次治疗未愈或复发者,相隔3个月以上同法重复治疗,直至治愈。结束治疗后随访疗效1年以上,并根据是否发生晚发甲减分成甲减组和非甲减组,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 1晚发甲减231例(52.3%),包括男性56例(43.8%)和女性175例(55.7%)(χ2=4.7639,P<0.05)。2两组事先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时间分别为43.6±42.0月和64.6±50.1月(t=3.0290,P<0.01);治疗前ATD停药时间分别为27.2±25.3周和18.7±16.4周(t=2.7709,P<0.01)。3两组的年龄、病程、摄131I率、治疗前激素和自身抗体水平、甲状腺质量和质地、治疗次数、首次和累计治疗剂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t=0.2592~1.2363,P>0.05)。结论晚发甲减与性别和ATD有一定关系,与年龄、病程、摄131I率、激素和自身抗体水平、甲状腺大小和质地、131I剂量等未见明显相关,提示患者内在规律的自然转归是晚发甲减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应用131I剂量不必过于保守。
- 马玉波顾爱春徐枫潘懿范
- 关键词:GRAVES病131I甲状腺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