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忠才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玉米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抗旱
  • 2篇抗逆
  • 2篇抗逆性
  • 2篇黄顶菊
  • 2篇白僵菌
  • 1篇东亚飞蝗
  • 1篇动物
  • 1篇毒力
  • 1篇性状
  • 1篇夜蛾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玉米农艺性状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胀果甘草
  • 1篇入侵

机构

  • 9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保定学院
  • 5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邯郸市园林局
  • 1篇石家庄市种子...

作者

  • 12篇滕忠才
  • 5篇刘廷辉
  • 5篇李瑞军
  • 2篇李保国
  • 2篇宋占权
  • 2篇孟义江
  • 2篇董建臻
  • 1篇沈佐锐
  • 1篇陆秀君
  • 1篇臧欢
  • 1篇郑翔
  • 1篇管延英
  • 1篇张秀敏
  • 1篇张秀敏
  • 1篇梁玉玲
  • 1篇徐金娥
  • 1篇韩建民
  • 1篇谷守芹
  • 1篇郭巍
  • 1篇马丽娟

传媒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检疫
  • 1篇保定师专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斜纹夜蛾高效绿僵菌的筛选被引量:12
2012年
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金龟子绿僵菌中生长性状较好的6个菌株,通过测定对黄粉虫幼虫的僵虫率和致死中时,选出3株致病效果好的菌株M7-9、M7-(16-18)、M7-(64-65),再采用点滴法接种对斜纹夜蛾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与菌株种类有密切关系,3株菌株对斜纹夜蛾的LT50分别为2.70、3.07、5.79d。以此3株菌进行抗高温及抗紫外线试验,菌株M7-9和M7-(16-18)对高温和紫外线都具有较好的抗性,且M7-9对紫外线的抗性强于M7-(16-18),两菌株均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马丽娟滕忠才臧欢刘廷辉李瑞军郭巍巩兰菊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斜纹夜蛾生物测定
“非可培养的”细菌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的微生物容易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而绝大多数是"未培养的"。研究显示只有通过分离得到它们的纯培养物,才可充分了解其生理和病理特性。该研究主要论述了该类微生物"未培养性"的可能原因,并阐述了从复杂微生物群落中分离培养该类细菌的方法。
张秀敏滕忠才任凯
关键词:细菌
黄顶菊入侵初期的生长发育规律
2012年
对黄顶菊入侵初期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定点连续的系统调查,初步系统掌握了黄顶菊田间种群发生动态,为黄顶菊防除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黄顶菊从4月中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进入快速生长期,生长趋势呈逻辑斯蒂曲线,植株高度主要分布在80~160 cm,主干叶对数主要分布在10~20对。密度是影响黄顶菊种群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黄顶菊1个生长周期中,种群密度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最终趋于平衡,最高密度达到55万株/m2,黄顶菊的株高和主干叶对数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不同密度的黄顶菊种群株高分布和主干对数分布也有较大差异;但不同密度的黄顶菊种群从5%现蕾到95%现蕾所用时间均为20 d;从5%开花到95%开花所用的时间均为25 d。黄顶菊的现蕾和开花均不受密度影响。
郑翔滕忠才张旭刘廷辉李瑞军聂志英
关键词:黄顶菊
玉米缺氮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以农大108玉米为材料,在苗期进行缺氮处理,结果如下:(1)叶片长度在处理后第5天出现明显差异,处理组叶长低于对照组,仅为对照组的66.67%;(2)对照与处理组间叶绿素含量从第6天开始出现显著差异;(3)处理组叶片蛋白质含量在处理后第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4)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处理的第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始终低于对照组水平.综合利用上述指标可以在出苗后4~6d时间内对缺氮玉米幼苗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谷守芹滕忠才岳明韩建民
关键词:玉米缺氮
玉米酯酶同工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被引量:3
1999年
对3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的300个杂交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发现:互补酶带、杂种酶带的出现与否,不能准确预测杂种产量的高低;双亲酯酶同工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杂种优势的大小。
宋占权孟义江段明革滕忠才
关键词:玉米酯酶同工酶杂种优势
河北省潘家口库区东亚飞蝗滞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是农业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冬前滞育与否是影响翌年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但有关该虫的滞育研究仍不系统,本文对该虫的滞育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
滕忠才
关键词:东亚飞蝗抗逆性农业害虫
文献传递
玉米农艺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被引量:4
1999年
通过对3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的300个杂交种的农艺性状的分析发现:农艺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特殊配合力的关系为抛物线,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但决定系数较低,聚类结果与材料的血缘关系不明显。
宋占权孟义江彭晓峰滕忠才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胀果甘草(Glaycyrrhiza inflat Bat)组织培养物的有效成分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对胀果甘草(GlaycyrrhizainflatBat)的愈伤组织培养及毛状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培养物进行了甘草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培养的愈伤组织及毛状根的薄层层析图谱与甘草药材的非常接近,其化学成分有相当的相似;在愈伤组织及毛状根中均含有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的含量不同,其中以根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含量最高;愈伤组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甘草药材。
管延英滕忠才梁玉玲
关键词:胀果甘草毛状根甘草酸甘草次酸
小菜蛾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抗旱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8株对小菜蛾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的抗旱能力进行研究比较,发现BDB017、BD-B010和BD-B026菌株的抗旱指标位居前列,最终得出防治小菜蛾最优的菌株是BD-B010和BDB026。菌株BD-B010和BD-B026在今后防治小菜蛾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滕忠才张立红刘廷辉董建臻李瑞军李保国
关键词:小菜蛾球孢白僵菌抗旱性生长量
8株白僵菌菌株的抗逆性研究
2014年
对8个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的抗旱力、耐高温能力、抗紫外线能力和耐低温能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测定,综合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指标,最终得出优良菌株是BD-B026。
滕忠才刘廷辉张立红董建臻李瑞军李保国
关键词:白僵菌抗逆性抗旱力耐高温能力耐低温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