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少康
- 作品数:63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广西毛南族人群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调查广西毛南族人群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CSF1PO、TPOX、TH01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广西毛南族人群的起源。方法:应用荧光标记STR基因扫描技术分析200名广西毛南族无关个体;计算等位基因频率、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3个STR位点共检出18种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50~0.4525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6850,平均多态信息总量为0.6408,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69,累积非父排除率达0.9282。广西毛南族与广西壮族、广西水族、海南黎族、云南傣族、云南布依族的遗传关系较近。结论:广西毛南族3个STR基因座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本研究结果佐证了广西毛南族可能起源于百越民族。
- 滕少康徐林劳明周丽宁邓琼英李松峰龚继春
-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毛南族多态现象
-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探索被引量:3
- 2014年
-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医学教育中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越发关注,但是现代医学生仍然存在欠缺科学精神、缺乏人文素质等问题,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于医学教育特别是医学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从人文精神对医学生的意义、人体解剖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如何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中。
- 陈桐君黄建斌滕少康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医学人文精神
- 福建闽南汉族人群血型与指纹相关性调查
- 2013年
- 目的探讨福建闽南汉族人群ABO血型与指纹的相关性。方法对400例在校大学生的血型与指纹进行调查。结果桡箕纹和一般斗频率在不同血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指的尺箕频率、一般斗频率在不同血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闽南汉族人群指纹与ABO血型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竺瑞芳滕少康
-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皮纹学汉族
- 福建畲族成年男性DYS19、DYS389I、DYS393多态性与身高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探讨福建畲族男性DYS19、DYS389I、DYS393多态性与身高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福建畲族健康男性152例,测量其身高.应用AmpFlSTR(R) 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及自动测序法,对152例研究对象进行DYS19、DYS389I、DYS393的等位基因分型.结果:福建畲族成年男性的身高在DYS19、DYS389I基因座的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DYS393基因座的不同基因型间无差异.结论:福建畲族DYS19、DYS389I的遗传多态性可能与福建畲族男性身高增长有关,DYS393对福建畲族男性身高影响不明显.
- 滕少康曹林枝林燕燕陈桐君郭月丽
-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畲族身高
- 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指长比与子宫肌瘤的关系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指长比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303例(子宫肌瘤患者组152例,对照组151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的差异性。结果:子宫肌瘤组指长比均值高于对照组,其中左侧2D∶3D、2D∶4D及右侧2D∶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肌瘤组与对照组2D∶4D指长比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肌瘤组两侧2D∶4D指长比以高2D∶4D为主,对照组以低2D∶4D为主;子宫肌瘤组及对照组的2D∶4D指长比与年龄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两侧2D∶4D指长比可能是子宫肌瘤早期筛选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陈桐君相健美李悦黄仲庆黄建斌陈惠华滕少康
- 关键词:汉族女性子宫肌瘤
- 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含量检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调查广西河池地区787例1~3岁幼儿静脉血中6种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787例幼儿锌、铜、铁、钙、镁、铅6 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血钙均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其他5种元素的均值都低于正常值.男性幼儿血锌、铜、铁、钙、镁均值高于女性幼儿(P<0.01).锌、铅在各民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4种元素分布的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池地区1~3岁幼儿锌、铜、铁、镁含量偏低与饮食结构有关,铅含量偏高与居住环境相关.
- 曹林枝滕少康黄昌盛黄世宁
- 广西黑衣壮族D2S1338,D8S1179,D18S5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获得广西黑衣壮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分布资料.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STR基因扫描技术对152名广西黑衣壮族无关个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D2S1338检测出11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0~0.2800.D8S1179检测出7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987~0.2237.D18S51检测出12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3~0.2467.对上述3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观察值和期望值进行X^2检验,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D2S1338、D8S1179、D18S51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8498、0.8450、0.8507;多态信息总量均为0.8300.结论 广西黑衣壮族3个STR基因座属高度多态性位点;D2S1338的等位基因19、D8S1179的等位基因10和D18S51的等位基因15可能是广西黑衣壮族群体中相应STR基因座最原始的等位基因.
- 曹林枝滕少康赵丽娟黄世宁黄昌盛
-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
- 指纹与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性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年龄与闽南汉族女大学生指纹是否存在关联。方法用油墨法采集500例17-25岁女大学生指纹,以问卷调查方式搜集其月经初潮年龄资料。结果弓形纹、箕形纹、斗形纹数目与月经初潮年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手指指纹嵴线数、人平均指纹总嵴线数与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纹白线数与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纹白线可能与福建闽南汉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有关。指纹类型、指纹嵴线数、指纹总嵴线数与福建闽南汉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无关。
- 曹林枝吴苏宏滕少康
- 关键词:指纹月经初潮年龄汉族闽南人大学生
- 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 2007年
- 目的:研究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AmpFISTR IdentifilerTM扩增试剂盒和ABI 3100遗传分析仪检测152例无关个体血样.结果:D3S1358、D16S539、D19S433、D21S11、FGA5个STR基因座共检测出54种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 3~0.401 3.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70 0、0.711 0、0.809 0、0.822 0、0.908 0;多态信息总量分别为0.760 0、0.670 0、0.790 0、0.820 0、0.860 0,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9 999 098,累积非父排除率达0.999 548.广西黑衣壮族与其他2个广西壮族支系之间相同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属高度遗传多态性标记;广西壮族内部存在多种支系的说法可能具有STR基因座的遗传学基础.
- 滕少康徐林曹林枝朱少建汪萍黄世宁
- 关键词:STR基因频率黑衣壮遗传多态性
- 一种基于X射线的骨密度测量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X射线的骨密度测量系统,涉及医疗检测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X射线发生装置,X射线接收装置,X射线检测电路,无线通讯模块,主控芯片,滑轨运动装置,X射线调节装置;所述X射线发生装置、所述X射线接...
- 陈桐君陈惠华蔡阿惠滕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