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2篇低温停循环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脏
  • 2篇移植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停循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脑保护
  • 2篇夹层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沈立
  • 4篇薛松
  • 3篇冯缘
  • 3篇王维俊
  • 1篇黄日太
  • 1篇杨文钢
  • 1篇汪永义
  • 1篇王恒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男性140例,女性58例,年龄40~84(66.36±9.29)岁.机械通气(FiO2>45%)或面罩给氧(氧流量>6 L/min),术后PaO2低于[102-(0.33×年龄)]mm Hg者,确诊为低氧血症,对其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低氧64例,低氧发生率32.3%,成功纠正低氧60例,余4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纠治率93.8%.术前、术中、术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吸烟史、糖尿病病史、术后胸腔积液、术后肺部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血管病变根数、术后24h引流量、RBC输注量、术中液体入量、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前PaO2.多因素回归分析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后肺部感染(OR=10.906,95%CI3.082~38.592)、血管病变支数(OR=3.432,95%CI 1.552~7.590)、吸烟史(OR =2.385,95%CI 1.181~4.815)、糖尿病史(OR=2.542,95%CI1.253~5.157),预测强度依次递减(P<0.05).结论 充分认识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可有效防治CABG术后低氧.
沈立薛松汪永义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低氧血症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手术结合单侧顺行性脑灌注技术的脑保护管理
沈立冯缘路喆金王维俊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谵妄
2024年
体外循环术后谵妄是一种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影响预后。本综述将从体外循环手术后谵妄的分类、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从体外循环角度讨论可行的干预预防措施。
沈立王恒付正晨冯缘王维俊薛松
关键词:体外循环术后谵妄心脏术后
探讨目标导向灌注管理对主动脉夹层手术脑保护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灌注管理对于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弓置换术中应用中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脑灌152例,予以倾向性分析匹配分组,目标导向灌注策略进行体外循环管理55例(GDP组),传统灌注策略管理55例(TP组)。TP组管理策略采用体表面积流量匹配管理。GDP组采用氧供-氧耗指标管理,并设定导向目标。主要事件包括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 h、ICU停留时间,术后脑血管事件、谵妄、院内死亡等。结果两组停循环时间[TP组(25.42±7.33)min,GDP组(24.77±6.85)min]、术后机械通气延长(TP组5例vs.GDP组4例)、ICU停留时间(TP组平均3.9 d vs.GDP组3.5 d)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GDP组死亡2例(围术期心梗、脑出血),TP组3例(恶性心律失常、脑梗、多脏衰)。脑血管事件发生GDP组术后脑梗1例、脑出血1例,TP组脑梗2例。不同灌注策略术后脑血管事件、院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GDP组发生4例,TP组8例(P<0.05)。结论相比传统灌注管理策略,目标导向管理策略下行主动脉夹层手术可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更有利于改善大脑保护。
沈立王维俊冯缘付正晨薛松
关键词:体外循环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脑保护
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评价并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于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并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nPBH-CABG)患者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选取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62例(男性46例、女性16例)对照,比较术前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并行循环组术后早期临床效果良好,呼吸机辅助时间[(21.73±17.69)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64±2.11)d]、院内死亡率[(2.38)%]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等指标与OPCAB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并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沈立杨文钢黄日太薛松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