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玲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直肠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直肠灰阶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新型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对33例患者38个前列腺结节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病灶造影增强方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造影参数,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性结节20个,其中17个位于内腺;恶性结节18个,其中14个位于外腺。内腺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以均匀增强为主,结节清晰,有环状增强;恶性结节增强早于正常外腺组织,以不均匀增强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及加速时间均短于良性结节(P<0.05),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结节(P<0.05),到达时间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达峰时间、加速时间、峰值强度等参数有一定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
- 查月琴沈卫东陈卫国林和平沈玲玲蔡宗强蔡晓峰侯健全
- 关键词:超声检查前列腺造影剂
- 经直肠超声造影灌注方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经直肠超声造影的基本特征,初步确立两者之间的超声造影剂灌注的不同特点。方法对30例PSA增高患者,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新型CPS造影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并观察造影全过程。对造影可疑区域实施穿刺,并同时行标准6点穿刺。结果15例前列腺增生造影剂灌注过程为内腺包膜及尿道部位先增强,紧接着内腺,最后为外腺包膜,外腺。消退的顺序则相反;即为外腺、内腺、内腺包膜及尿道周围区,6例前列腺增生结节,灌注方式为均匀性高增强,高于其周围内腺组织,边界清晰,有包膜,消退期基本与周围内腺组织一致。5例弥漫性前列腺癌的造影剂灌注为整体快速不均匀增强,内、外腺分界不清。4例外腺局灶性癌灶中2例表现为"快进慢出",2例属于"同进快出"。结论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中,良性病变灌注方式为均匀有规律性增强,内外腺分界清晰,而恶性病变则为无序、杂乱、快速增强,内外腺分界不清。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灌注方式有一定的规律性,故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 查月琴沈卫东林和平沈玲玲陈卫国王阿军侯建全
-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前列腺超声造影
- 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并疑有前列腺疾病患者行经直肠超声检查,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CPS造影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并观察造影增强方式及增强强度,造影结束同时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其中38例良、恶性结节患者用ACQ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造影参数,比较良、恶性间的差异。结果6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均得到病理证实。良性病变37例,其中结节性病变15例共20个结节,前列腺增生22例。恶性病变23例,结节病灶18例18个,弥漫性病变5例。内腺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以均匀增强为主,结节边界清晰;恶性结节以早于正常外腺组织增强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及加速时问均短于良性结节(P〈0.05),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结节(P〈0.05),到达时间良、恶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常规经直肠超声(P〈0.05)。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均高于常规经直肠超声,而误诊率、漏诊率均小于常规经直肠超声。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及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查月琴沈卫东林和平蔡宗强陈卫国沈玲玲蔡晓峰侯建全
-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微气泡前列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