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少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汉语
  • 4篇字典
  • 4篇管锥编
  • 4篇汉语大字典
  • 4篇《管锥编》
  • 3篇大学语文
  • 3篇学语
  • 3篇语文
  • 3篇注释
  • 3篇校读
  • 3篇考工记
  • 3篇古代汉语
  • 3篇《周礼正义》
  • 3篇《大学语文》
  • 3篇《汉语大字典...
  • 3篇《考工记》
  • 2篇知识
  • 2篇十三经注疏
  • 2篇说文
  • 2篇注疏

机构

  • 23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3篇汪少华
  • 1篇颜春峰

传媒

  • 7篇南昌大学学报...
  • 5篇古汉语研究
  • 4篇文史知识
  • 2篇古籍整理研究...
  • 2篇古籍研究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3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5篇1996
  • 6篇1995
  • 2篇199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汉语》注释订正
1995年
《古代汉语》注释订正汪少华语文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的《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成功之作。白璧不免微瑕,这部近九十四万字的教材在文选注释方面尚有作尽善之求的余地。兹就观览所及,商榷如下,或可供修订之习。(1)若皋本所观,天...
汪少华
关键词:《古代汉语》同义连用《字汇》《玉篇》语气副词
《管锥编》校读续记
1994年
《管锥编》初版于1979年,1986年再版,1991年第3次印刷,先后勘改讹文脱字数百处,多为排印校对之咎,亦有原稿失检错漏所致。是书成于忧患之中,检书不易;且征引繁富,校对困难,容有字句讹夺。本文复就管窥所及,勘正数十处,供《管锥编》读者参考(另有《校读札记》将刊于中华书局《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汪少华
关键词:《管锥编》校勘
全国组编本《大学语文》中的一些问题
1995年
汪少华
关键词:秦王客卿《大学语文》
诸葛孔明的“孔”不可释作“甚、很”被引量:1
1997年
诸葛孔明的“孔”不可释作“甚、很□颜春峰汪少华《语文建设》1996年第7期《也说“孔明”的“孔”》一文认为:“孔”字当作副词“甚”“很”讲,“孔明”即“甚明、很明”;《诗经·小雅·鹿鸣》“德有孔昭”及缪悦字孔怿、刘昼字孔昭,俱可为证。训“孔”为“甚、...
颜春峰汪少华
关键词:《说文解字》《经义述闻》中国人名《玉篇》春秋时代
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被引量:1
1996年
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汪少华本文以古代科技名著《考工记》为材料,以孙诒让的考辨疏证为主要依据(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七十四至八十六),对《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作一检讨。所见未必正确,仅供参考。柯:“柯”的本义是斧柄,引申为长三尺之称,...
汪少华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考工记》孙诒让《周礼正义》《尔雅》《周礼》
“阑单”辨被引量:1
1995年
“阑单”辨汪少华《古汉语研究》一九九四年第四期《〈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校补》一文曾就“袋阑单而乱摆,茎逼寨而深攻”解释说:阑单,开裂貌,亦即上文“金沟颤慑而唇开”之意。宋陶谷《清异录》:“谚曰:‘阑单带,垒垛衫,肥人也觉瘦岩岩。’阑单,破裂状。”这个...
汪少华
关键词:《史通》联绵词《汉语大词典》《管锥编》《艺文类聚》《朱子语类》
古人的坐姿与座次被引量:3
1999年
古人的“坐”是两膝并拢着席或着地 ,双足在后 ,脚背朝下 ,臀部落在脚跟上 ,这是“安坐” ;与之相对的“危坐”则是臀部离开脚跟 ,腰板伸直 ,上身耸起 ,又称“长跪”“跽”。“踞”是臀部着地或着物 ,两腿前伸 ,“蹲”与“踞”的不同在于蹲时臀部不着地。“箕踞”指臀部既着地或着物 ,两腿又张开。“箕踞”和“踞”被视为无礼的原因 ,还由于古人下裳的形制。古人室内以坐西朝东的位置为最尊 ,可能是由于室内西南角“奥”
汪少华
关键词:古人
从《考工记》再看《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被引量:1
1996年
《汉语大字典》是收列汉字最多的字典,“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汉语大字典》前言)。然而《汉语大字典》收列的义项尚有拾遗补缺的必要。本文以古代科技名著《考工记》为材料,以清季朴学大师孙诒让精当的考辨疏证为主要依据(《周礼正义》卷七十四至八十六),对《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再作检讨。
汪少华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考工记
《考工记》的两处断句
1998年
《周礼·考工记·韗人》:'为皋鼓,长寻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末一句,上海古籍出版社《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中华书局《周礼正义》点校本都在'倨句'下断句,实有不妥。何谓'倨句'?孙诒让解释说:'凡侈者曰倨,敛者曰句,合校其角度之锐钝,则曰倨句'(《周礼正义》卷七十八《冶氏》疏),又概括道:'盖凡云倨句者,止论角度之侈弇'(《周礼正义》卷八十《磬氏》疏)。程瑶田也说:'凡见无定形之角,则呼之为倨句,此《考工记》呼凡角为倨句之所昉也'(《磬折古义》,《清经解》卷五四○)。由此可知,'倨句'是指物体弯曲的角度,非动词。
汪少华
关键词:《考工记》点校本合校无定形
《报任安书》中的“广主上之意”
1998年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眶眦之辞。"其中"广主上之意"之"广",教材、选本和辞典注释不一:一种释为"宽慰",如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另一种释为"推广",如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或释为"推衍,补充",如《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汪少华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