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倩倩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壮药组合物 本发明属于壮医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壮药组合物;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竹节寥20~50份、鸡屎藤20~50份、宽筋藤20~40份、扁担藤20~40份、麻骨风10~40份、防风草10~50份、牛白藤10~40... 庞宇舟 赵自垒 汤倩倩 徐晶慢性湿疹的药物外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018年 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皮肤苔藓样变等,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临床上慢性湿疹的治疗呈现多元化,主要以局部药物外治疗法为主。传统医药外治法剂型多样,使用方便。西药外治法中,局部药物外用已成为第一线治疗轻中度慢性湿疹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研究表明,不管是传统医学外治法还是西医外治法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单一手段治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蒋祖玲 汤倩倩 黄安 王建辉关键词:慢性湿疹 中药 外治法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通过科学、规范化的临床研究,客观评价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遵循简单随机、平行对照、非盲的方法。首先按照性别对纳入对象进行分层,再应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受试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综合分析两组治疗RA的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最终60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试验组达到2011年缓解标准的26例,未达到缓解标准的4例,缓解率86.67%;对照组达到2011年缓解标准的19例,未达到缓解标准的11例,缓解率63.33%。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结合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黄安 汤倩倩 徐晶 林基勇 李建颖 庞宇舟关键词:壮医 针刺 类风湿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壮药龙钻通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MMP-13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观察壮药龙钻通痹方对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因子MMP-13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以甲氨喋呤作对照,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模型各组血清MMP-13的表达。结果:壮药龙钻通痹方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MMP-13水平(P<0.05)。结论:壮药龙钻通痹方能下调关节炎大鼠血清MMP-13水平,提示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李建颖 蒋祖玲 张青槐 徐晶 汤倩倩 邢沙沙 庞宇舟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壮药龙钻通痹方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抗炎因子IL-4、IL-10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壮药龙钻通痹方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抗炎因子IL-4、IL-10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即正常组、甲氨蝶呤组、壮药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壮药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壮药龙钻通痹方低剂量组、模型组。造模后用龙钻通痹方高中低剂量灌胃,2次/d,连续治疗35d;甲氨蝶呤组1周灌服1次,共9次,正常组、模型组正常饮用蒸馏水,于服药满35d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壮药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壮药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壮药龙钻通痹方低剂量组,均可提高IL-4、IL-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壮药龙钻通痹方可提高IL-4、IL-10的水平,这可能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邢沙沙 庞宇舟 张青槐 李建颖 汤倩倩 梁宁 蒋祖玲关键词:实验性关节炎大鼠 血清IL-4 IL-10 中药治疗硬皮病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硬皮病(S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1994年1月—2014年6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期刊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已发表与未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中药与空白、安慰剂或西药对照治疗硬皮病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0.2标准独立进行文献收集及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并交叉核对,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319例硬皮症患者。其中2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篇实施分配方案的隐藏;1篇提到随访;3篇提到了退出人数,仅1篇提到退出原因,所有文献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有效率对比,中药与西药两组治疗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OR=5.38,95%CI[3.39,8.53],Z=7.16,P<0.000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SSC有疗效,且相对安全;但是纳入文献都是中文文献,样本量明显偏小,其方法学质量存在选择性偏倚,影响结果真实性,不足以推荐临床使用中药治疗。因此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汤倩倩 徐晶 黄安 庞宇舟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浅谈中医“治未病”在农村的推广实施——以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为例 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农村尤为如此。面对诸如阿尔茨海默病一类难以治疗、经济消耗大、对家庭破坏深的疾病,普及"治未病"思想以及建立农村"治未病"体系是应对此难题的一个切入点。 罗志洪 蒋祖玲 汤倩倩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治未病 农村 近5年关于穴位埋线不良反应报道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在穴位埋线的应用日益普遍的背景下,了解临床上穴位埋线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及常用处理方法,为穴位埋线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网、万方关于埋线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结果:检索出有关埋线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6篇,无严重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在给与相应的处理后均可恢复。结论:穴位埋线作为一种新型针刺类的中医外治方法,无法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面对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今后在临床操作时应更加关注无菌操作、穴位的选择、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罗志洪 覃晓燕 汤倩倩 赵利华关键词:穴位埋线 浅谈临床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助力临床医学专业建设 2017年 文章从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临床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临床科研成果促进临床专业建设方面论证临床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助力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强调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应用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优化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 夏泽 程涛 赵晓芳 汤倩倩关键词:教学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体会 被引量:3 2017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家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风湿免疫科作为规培的必轮科室,专科性较强、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日常教学中篇幅较少,绝大多数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对于对风湿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常常存在困难。怎样在轮转时间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轮转医师掌握风湿病的能力,好的教学培训方法至关重要。 汤倩倩 罗志洪 徐晶 邢莎莎关键词:住院医师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