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桂斌

作品数:844 被引量:2,975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0篇会议论文
  • 229篇期刊文章
  • 162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6篇理学
  • 83篇医药卫生
  • 4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1篇化学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文化科学
  • 12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矿业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8篇污染
  • 116篇色谱
  • 104篇纳米
  • 96篇污染物
  • 88篇相色谱
  • 69篇质谱
  • 64篇化合物
  • 58篇萃取
  • 53篇离子
  • 51篇液相
  • 46篇液相色谱
  • 44篇有机污染
  • 44篇原子
  • 43篇有机污染物
  • 43篇气相
  • 43篇气相色谱
  • 43篇纳米银
  • 41篇多溴联苯醚
  • 39篇细胞
  • 36篇有机锡

机构

  • 67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81篇中国科学院
  • 3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北京科技大学
  • 16篇山东大学
  • 13篇国科大杭州高...
  • 9篇江汉大学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佛罗里达国际...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山西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分析测试...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国家标准物质...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43篇江桂斌
  • 114篇周群芳
  • 88篇何滨
  • 81篇刘倩
  • 76篇刘稷燕
  • 72篇张庆华
  • 66篇刘景富
  • 62篇胡立刚
  • 61篇史建波
  • 54篇王亚韡
  • 44篇阴永光
  • 38篇王丁一
  • 37篇李英明
  • 34篇阮挺
  • 34篇王璞
  • 25篇曲广波
  • 24篇傅建捷
  • 23篇刘倩
  • 21篇刘杰民
  • 19篇梁立娜

传媒

  • 35篇环境化学
  • 24篇分析化学
  • 24篇化学进展
  • 22篇第七届全国环...
  • 21篇中国化学会第...
  • 20篇科学通报
  • 16篇中国化学会第...
  • 15篇第五届全国环...
  • 13篇分析试验室
  • 13篇色谱
  • 10篇首届极地及高...
  • 9篇中国化学会第...
  • 8篇分析测试学报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中国科学(B...
  • 7篇干旱环境监测
  • 7篇第八届全国分...
  • 6篇环境污染治理...
  • 6篇中国环境监测
  • 6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4篇2024
  • 29篇2023
  • 26篇2022
  • 27篇2021
  • 29篇2020
  • 20篇2019
  • 53篇2018
  • 42篇2017
  • 26篇2016
  • 33篇2015
  • 45篇2014
  • 44篇2013
  • 42篇2012
  • 67篇2011
  • 52篇2010
  • 40篇2009
  • 43篇2008
  • 28篇2007
  • 35篇2006
  • 30篇2005
8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污染物的自由溶解态浓度与生物有效性被引量:24
2009年
环境污染物的自由溶解态浓度是反映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参数。本文从生物可及性以及生物有效性两个方面阐明了生物有效性的内涵,并在区分污染物的"可及性"和"化学活度"(或自由溶解态浓度)的基础上,讨论了生物有效性的量化方法;从基线毒性、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自由溶解态浓度与生物有效性的关系。还介绍了测定自由溶解态浓度的方法,展望了污染物的自由溶解态浓度与生物有效性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胡霞林刘景富卢士燕江桂斌
关键词:环境污染物生物有效性
高效离子交换膜色谱纯化卵黄蛋白原技术
本发明属于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工艺,涉及一种利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膜色谱方法从卵生动物的血液、或全身匀浆液中提取、纯化卵黄蛋白原的技术。本技术可在离子交换膜上实现蛋白质的快速浓缩与纯化,产品纯度高,回收率高。本发明可大大节...
江桂斌时国庆
文献传递
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正>样品前处理是目前分析测试工作的瓶颈和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发展高效率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成果对膜萃取和流动注射在线样品预处理,以及采用新型固相萃取材料分离富集的环境污染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江桂斌刘景富蔡亚歧梁立娜时国庆同庆祥
文献传递
发现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021年
1化学品快速增长造成健康危害20世纪以来,人工化学品合成和使用的增速显著。截至2015年6月,美国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CAS)登记的包括有机物、金属、配位化合物、聚合物、盐类等在内的化学品达到1亿种;短短4年后的2019年,该数字增加为1.5亿种,平均每年新增化学品超过1200万种。我国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于2013年发布《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其收录的化学物质已超过4.5万种。
阮挺江桂斌
关键词:配位化合物生态环境化学品
血桥限位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血桥限位器,用于对联体共生模型中两个个体进行限位并建立血桥,血桥限位器包括:两个支撑体、血管插管连接头座体、血管插管连接头和两个约束环。本公开将联体共生模型中两个个体的颈部进行固定,可避免传统联体共生手术...
胡立刚陶晨江桂斌
文献传递
天然有机质介导的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结合作用与分子转化被引量:13
2013年
汞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及长距离传输特性,是一类重要的全球污染物。在陆地、湖泊、海洋等环境中,天然有机质是汞的重要络合配体,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作用,可显著影响汞的迁移、分布、生物累积与毒性。此外,天然有机质在硫化汞的分散及汞的分子转化如还原、氧化、甲基化、甲基汞的去甲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天然有机质与汞的结合与分子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
阴永光李雁宾马旭刘景富江桂斌
关键词:甲基汞天然有机质生物可给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甲基化去甲基化
环境中磁性Fe<Sub>3</Sub>O<Sub>4</Sub>纳米颗粒分离、提取的循环富集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中磁性Fe<Sub>3</Sub>O<Sub>4</Sub>纳米颗粒分离、提取的循环富集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了一种包含富集部件的磁性纳米颗粒循环富集装置,同时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钾溶...
刘倩张庆华王丁一陆达伟江桂斌
文献传递
酸浸提-HPLC-ICP-MS系统测定土壤与底泥样品中的甲基汞、乙基汞被引量:32
2008年
利用酸浸提为萃取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系统(HPLC-ICP-MS)作为检测手段测定土壤与底泥样品中甲基汞(MeHg)与乙基汞(EtHg)的分析方法.萃取溶剂为酸性KBr-CuSO4溶液,在优化的检测条件下,该方法对样品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9ng·ml-1和3.5ng·ml-1.加标回收实验和对标准参考物质(IAEA-405)的测定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性与准确性.运用该方法测定了4个土壤与样品中甲基汞与乙基汞的含量.
高尔乐何滨江桂斌陈登云
关键词:土壤底泥甲基汞乙基汞
一种密闭氧化制备石墨烯纳米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氧化制备高品质石墨烯纳米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壁碳纳米管、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在密闭的聚四氟乙烯内衬反应釜内的加压氧化反应,提高纵向切割多壁碳纳米管的效率,得到高品质的石墨烯纳米带。与常规方法相比,制备步...
江桂斌刘倩程梦婷王静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器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气相色谱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器及其性能研究江桂斌,徐福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现有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是Brody和Chaney在1966年首先设计使用的 ̄[1],这种检测器所用的氢火焰周围是空气,属于一种气相发射...
江桂斌徐福正
关键词:气相色谱检测器
共8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