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冷冻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诞生一健康男婴
- 2010年
- 患者31岁,婚后8年未孕,因男方严重少弱精子症于2004年在外院行供精人工授精(AID)后生育一女孩;此次来我院要求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助孕。长方案超促排卵后获卵25枚;取卵日男方射出精液中未见精子,行睾丸穿刺取精,镜下见极少量活动精子。
- 陈艺刘海鹏江利杜丹贺平杨帆欧湘红陈英欧海燕
- 关键词:人卵母细胞冷冻
-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患者CFTR基因突变筛查
-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中的先天性输精管缺如(Congennitalbilateralabsenceofvasdeferens.CBAVD)患者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因子(cysticfibresistransmembra...
- 江利
- 关键词: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ICSIPGD
- 文献传递
- 6498例男性不育症病因分析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 了解男性不育的病因及构成情况。方法 总结6498例不育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比例为5 2 .91 % ,而继发性不育所占比例更是高达70 .5 0 % ;在2 0 0 0年后的1 2 93例患者中,2 3.82 %诊断为NGU ,而NGU的病原体70 .73%以上是解脲支原体(Uu) ,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比例很小。结论 国内NGU的病原体中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要高于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已成为男性不育、特别是继发性不育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治疗生殖道感染也成为防治男性不育的重要措施。
- 向桂桥陈荣安张益康江利许良余
- 关键词:男性不育症病因非淋菌性尿道炎
- 生殖激素水平测定在男性不育症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常见的男性不育症与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采用RIA法测定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中生殖激素FSH、LH、T、PRL水平,并比较不同病因及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FSH、LH、T、PRL水平差异。结果男性不育症患者病因与其生殖激素水平关系密切,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结论测定男性不育症患者的FSH、LH、PRL、T水平,可以推测其病因及预后。
- 陈荣安向桂桥许良余江利张益康李兴欢
- 关键词:不育生殖激素病因预后
- 精子相关参数与体外受精受精率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精子参数与体外受精(IVF)受精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助孕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27例病例。依据我中心胚胎实验室质控数据考核标准分为低受精组(受精率<30%,n=19)和正常受精组(受精率≥30%,n=308)。收集男方的基本信息与精子相关参数以及胚胎信息。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参数与精子受精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精子受精率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是影响受精率的相关因素,相关系数(r)分别为0.168、0.306、-0.243(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三者均是影响IVF受精率的独立因素,并得出多因素回归方程式:受精率预估值=-2.561+0.035×精子顶体酶活性+2.066×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1.51×精子DFI。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DFI及三因素联合预测低受精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06、0.889、0.827、0.899,其Yuden指数对应的cut-off值分别为61.2μIU/10^(6)精子、2.98%、27.50%、-21.32,敏感性分别为95.70%、76.90%、68.40%、64.30%,特异性分别为43.50%、94.70%、87.70%、100.00%,表明3个指标联合预测受精率的效能较好。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DFI是预测IVF受精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以用多因素回归方程式预测IVF的受精率。
- 黄玲杨帆江利李苏萍
- 关键词:精子顶体酶活性体外受精
- 精子顶体酶活性与ART受精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精子顶体酶活性与ART受精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52例女子获卵数≥3枚因原发不育来行ART治疗的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夫妻双方生殖系统解剖异常、免疫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男方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收集男女双方的基本信息,胚胎信息及男方精液检查参数.结果 精子顶体酶活性、卵子成熟度、男方年龄、女方年龄等是影响受精率的相关因素,其相关系数r分别是0.096、0.491、0.090、0.124(P<0.05).对不同精子顶体酶活性检测结果按35.0、48.2、51.2、51.7、53.8μIU/106精子为参考值分组,其中35.0、48.2、51.2μIU/106精子分组用非参数检验对正常组与异常组受精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8,0.041,0.048);按51.7、53.8μIU/106精子分组,两组间受精率无统计学差异(P=0.117,0.076).对于女方年龄>40岁者,顶体酶活性≥51.2μIU/106精子组受精率是(0.83±0.27)%,精子顶体酶活性<51.2μIU/106精子组受精率是(0.79±0.3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精子顶体酶活性、卵子成熟度、男方年龄、女方年龄等是影响受精率的相关因素;51.2μIU/106精子是本实验室顶体酶活性的参考值;对于女方年龄>40岁,顶体酶活性值对受精率无影响.
- 黄玲杨帆江利杜丹
- 关键词:不育症精子顶体酶活性
- 精子DNA完整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就诊的患者,其丈夫作为实验组(n=59),同时选取有正常生育能力男性作为对照组(n=53)。男女双方年龄均≤35岁的研究对象中,实验组12例,对照组18例。常规分析精液并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精子DFI为17.00%(13.00%,28.00%),高于对照组12.00%(9.50%,18.00%),P<0.01。男女双方年龄均≤35岁的研究对象中,实验组精子DFI为(16.22±8.68)%,高于对照组(10.75±4.60)%,P<0.05,而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精子DNA完整性受损伤可能是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因素,对评估生育力具有临床意义。
- 黄玲伍细言江利李苏萍陆金春
- 关键词: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精子DNA完整性
- 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的FSH、LH、T水平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Klinefelter(Klinefelter syndrome,KS)综合征中小睾丸患者FSH、LH、T水平与KS的关系,以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筛查或诊断Klinefelter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临床实验中采用RIA法测定已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的117例KS患者和其他小睾丸患者血清中的FSH、LH和T水平;分析、比较117例KS患者FSH、LH和T水平有无规律性。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仅小睾丸患者中的KS具有FSH、LH值高于或等于其所采用检测方法的正常值上限,T值低于或等于正常值下限水平的特征,其他小睾丸、无精子症患者无此特征。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金标准,用测定生殖激素FSH、LH、T水平"两高一低"诊断KS的效能好(敏感度94.88%,特异度93.48%)。临床应用化学发光法和其他方法测定小睾丸患者血清中的生殖激素,根据FSH、LH、T水平"两高一低"确诊100例KS,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患者只要具备(1)FSH、LH值高于(或等于)其所用检测方法的正常值上限、T值低于(或等于)其正常值下限水平;(2)小睾丸(<8mL),即可诊断为KS。
- 陈荣安张益康许良余董晓英李兴欢江利陈锦华向桂桥凌文利秦建平邓衡欧阳贵刘伟军廖国栋
- 关键词:KLINEFELTER综合征
- 双侧输精管缺如等三种不育患者CFTR基因突变筛查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国人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特发性少精子症(idiopathic oligospermia,IO)及特发性无精子症(idiopathic azoospermia,IA)患者CFTR基因有无突变,从而为患者行辅助生殖胚胎种植前是否需行常规的遗传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银染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对25例CBAVD,40例IO,25例IA患者周围静脉血白细胞DNA的CFTR基因的2、3、4、5、7A、8、9、10、11、12、13A、14a、14b、15B1、9B、20、21、23共18个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上述患者CFTR基因的18个外显子均未发现异常单链条带或位移。结论本组所检测的CFTR基因突变与国人精子发生尚无明确的相关性,国人在实施辅助生殖胚胎种植前是否需常规行CFTR基因突变检测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荣安许良余江利向桂桥张益康李欣欢
- 关键词:突变CBAVD特发性少精子症特发性无精子症PGD
- 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无精子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国人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长臂近端无精子因子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 40例特发性无精子症和 7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以及 40例正常生育男性的Y染色体AZF区域的 5个序列标签位点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进行检测。结果 在 47例患者中发现 5例 ( 1 0 .64% )存在缺失 ,SRY在所有的待测标本中存在 ,在 40例正常生育男性中未发现有目标基因的缺失。结论 Y染色体长臂上的微小缺失是导致国人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USP9Y可能对生精过程的调控作用有限 ;相对于AZFb区域 ,基因缺失在AZFc区域和AZFa区域发生较多 。
- 陈荣安廖国栋向桂桥江利许良余张益康李兴欢
- 关键词:微缺失Y染色体A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