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豪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独断
  • 1篇独断论
  • 1篇伊壁鸠鲁
  • 1篇伊壁鸠鲁派
  • 1篇因果理论
  • 1篇真理标准
  • 1篇指示词
  • 1篇人论
  • 1篇斯多亚派
  • 1篇专名
  • 1篇自我
  • 1篇摹状词
  • 1篇摹状词理论
  • 1篇克里普克
  • 1篇弗雷格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梁豪
  • 1篇程本学
  • 1篇张绍翼
  • 1篇何智美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社...

年份

  • 2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对“自我”的探求──晚期希腊人论初探被引量:6
1998年
古希腊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实现了转向,即从自然转向人本身。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智者学派诚然展开了对人本身的哲学探讨,然而真正说来,对人本身亦即人在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展开全面探讨的,乃是伊壁鸠鲁、斯多亚和怀疑论三派。如果说伊壁鸠鲁派探索了自我的个体性,那么斯多亚派探究了自然的普遍性,怀疑论派则考究了自我的差异性。此三派在人本身问题上的不同指向,不仅构成了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论三者之间的本质差异,而且表明了人作为个体在乱世中如何实现人自身价值的路径。
梁豪张绍翼
关键词: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真理标准
论专名的内涵被引量:6
1998年
本文阐述了从弗雷格到克里普克的关于专名的意义理论,分析了“摹状词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的合理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将可能世界的观念引入“簇摹状词理论”,对专名的内涵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专名在某一可能世界中的内涵等同于描述对象在那一世界中的属性特征的摹状词的总和。本文充分考虑了专名内涵的相对性,以及在指称实践中的灵活性,不把专名的内涵看成凝固的、永恒的,认为它随着可能世界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程本学何智美梁豪
关键词:摹状词理论克里普克指示词弗雷格因果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