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婷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论构建我国低碳交通运输法律体系被引量:6
- 2011年
- 我国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既是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既面临挑战,同时也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我国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政策的法律定位应当调整和提升,注重政策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借此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程。低碳交通运输业专门立法,可借鉴英国的做法,以可再生交通燃料义务作为切入点统领低碳交通运输业;立法上整合相关产业和经济活动;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面临更为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因此它更需要相关领域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与配合,在法律修订中适时引入低碳交通运输的要素。
- 周珂梁文婷李姗姗
- 关键词: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综合运输体系法律体系
- 以环保应对危机——环境法制建设的挑战与机遇被引量:5
- 2009年
- 我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五项是环保措施,这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以环保应对经济危机的全新理念和机制。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提出措施,主动转型,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转化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国以环保应对危机,优先行动领域应当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合理区域规划;制定修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环境知情、参与权利,探索完善环境法律援助体系。
- 周珂梁文婷
- 关键词:金融危机环境保护农村科学发展观
- 新时期居住权制度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居住权制度源远流长,在大陆法系民法典中具有持久、顽强的生命力,其作为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对我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意义重大。在探讨居住权制度的渊源、构成和价值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在讨论制定《住宅法》的过程中,引进和建立居住权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
- 周珂梁文婷
- 关键词:居住权住有所居《住宅法》
- 环境侵权——公平关系的新诠释与适用被引量:6
- 2008年
- 在传统的民事侵权法律关系中,侵权人与被侵权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但在环境侵权中,由于双方在信息掌控、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现实差距,使得被侵害的权利得不到救济,出现了结果的非公平。环境法以环境社会利益为本位,转变了传统私法中以契约为基础的抽象平等,将人看成具体人,对环境侵权法律关系中弱势主体一方进行倾斜保护,体现在法价值上是要从抽象公平走向实质公平。
- 周珂梁文婷
- 关键词:环境法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无过失责任
- 以环境保护应对金融危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挑战与机遇被引量:1
- 2008年
-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内涵面对重大挑战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提出措施,主动转型,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转化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机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周珂梁文婷
- 关键词:环境法制建设法律援助金融危机环境污染侵权环境侵权环境知情权
- 中国环境法制建设30年被引量:2
- 2008年
-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世界瞩目。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作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也正是始于这一年。1978年,我国修改了《宪法》,首次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国家根本大法,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教授认为.这一规定奠定了中国环境法体系的基本构架,并为中国环境保护进入法制轨道开辟了道路。
- 周珂梁文婷
- 关键词:环境法制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法体系《宪法》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旅游资源立法问题探讨
- 我国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处于迅速发展之中,但我国旅游资源立法存在形式繁杂、效力级别低以及内容欠缺协调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多有立法呼声,但由于在模式选择、立法原则确立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有关...
- 梁文婷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
- 文献传递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与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人工创造物与自然创造物,它们是历史积淀的精华。作为具有“突出普遍性价值”的代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一范畴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
- 梁文婷
- 关键词: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生态文明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旅游资源立法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处于迅速发展之中,但我国旅游资源立法存在形式繁杂、效力级别低以及内容欠缺协调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多有立法呼声,但由于在模式选择、立法原则确立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立法迟迟不能出台,这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归纳并评析了现有六种立法模式:旅游基本法模式、旅游法典模式、保护地法模式、国家公园法模式、特别区域法单独修改模式、将旅游资源立法纳入资源与环境保护立法体系模式,提出我国在立法模式选择上及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和制度设计上必须立足国情,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贯彻旅游资源保护优先原则,在此基础上平衡旅游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我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 梁文婷
- 关键词: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