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向军

作品数:83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9篇地震
  • 20篇震源
  • 10篇震级
  • 9篇震源机制
  • 9篇震源机制解
  • 9篇震源深度
  • 9篇台网
  • 8篇反演
  • 7篇测震
  • 6篇地震震源
  • 5篇震级偏差
  • 5篇小地震
  • 5篇测震台网
  • 4篇地震台
  • 4篇地震序列
  • 4篇地震震源机制
  • 4篇地震震源机制...
  • 4篇震相
  • 4篇波速
  • 4篇波形特征

机构

  • 81篇山西省地震局
  • 40篇太原大陆裂谷...
  • 6篇广东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作者

  • 83篇梁向军
  • 27篇宋美琴
  • 24篇刘林飞
  • 13篇董春丽
  • 13篇张蕙
  • 12篇张玲
  • 11篇张瑞芳
  • 9篇李丽
  • 9篇孟晓琴
  • 7篇王秀文
  • 7篇苏燕
  • 6篇贾建喜
  • 5篇孟小琴
  • 5篇王霞
  • 5篇靳玉科
  • 5篇殷伟伟
  • 4篇黄金刚
  • 4篇李斌
  • 4篇王霞
  • 4篇吕芳

传媒

  • 41篇山西地震
  • 9篇地震地磁观测...
  • 5篇四川地震
  • 5篇中国地震
  • 3篇科学技术创新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高原地震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地震预报论坛...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地区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2001 ~2011年ML≥2.0地震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山西地区的视应力,结合山西地区2001年以来5次M4.5以上地震探讨地震前后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后发现,在5次4.5级以上地震前1年均出现过视应力高值,地震发生在高值异常下降的过程中,且这5次中等地震发生在视应力高值异常区域内或附近.结果表明视应力高值异常区对中强震的震中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以作为地震危险性判定的参考依据.
梁向军李丽宋美琴孟晓琴刘林飞
关键词:视应力
山西地区北部台站的震级变化特征研究
2017年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地区的ML≥3.0地震,研究了山西北部16个台站的震级偏差情况,结合台站的场地响应对震级偏差较大的SHZ台和KEL台进行了分析,并对山西北部的16个台站震级偏差进行了校正。
刘林飞孟小琴梁向军
关键词:震级偏差
山西代县震群尾波Q值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2006年4月至5月间山西代县及邻区发生了一系列小震(本文简称代县震群),依据Sato单次散射模型原理和朱新运等开发的Q值软件,对雁门关数字地震台记录的代县震群波形资料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尾波衰减特征。结果表明,代县震群的QC值变化较为稳定,总体上拟合的误差较小,表明该地区当时的构造运动并不活跃,原震区短期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靳玉科赵虎明梁向军
关键词:尾波SATO模型
谈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
2005年
影响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编辑人员的素质。从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创新意识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只有编辑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办出科技期刊的时代特色,才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才能引导、提高读者的学习趣味和鉴赏能力,才能使科技期刊起到传播和积累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作用。
张瑞芳梁向军
关键词:科技期刊
用CAP方法测定山西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地区及周边地区M≥3.0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显示,震源深度的优势范围为6~20km,山西地区的震源深度由北到南逐渐加深。在日常工作中,对于速报地震,尤其是4级以上的地震,建议用CAP方法测定的结果与速报结果综合运用,为速报之后地震应急及危险性判定提供更可靠的震源深度参数。
张蕙梁向军
关键词:震源深度
用不同方法评估山西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2024年
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15—2019年记录的地震目录及观测报告数据,采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震级—序号法、最优拟合度(GFT)法和最大曲率法等多种方法分别评估山西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结合山西测震台网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评估方法的计算原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台站围限的区域能监测到M L1.0及以下的地震外,其余区域的监测能力下限为M L1.5;“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方法更适合用于评估山西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随着预警台网的正式运行,建议采用该方法对地震预警台网的实际监测能力重新评估。
梁向军吴叔坤王霞王霞
2010年6月5日山西阳曲4.6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多方法测定与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和矩张量解方法反演,得出2010年6月5日山西阳曲M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二种结果基本一致;与已有的Snoke方法得出的震源机制解结果相比较,发现矩张量解方法与Snoke方法获得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得出,中等地震发生后,可选择三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来测定震源机制解,为发震断裂构造的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刘林飞翁钊强梁向军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矩张量解
大同盆地区域应力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强地震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大量震源机制解结果推断出大同盆地现代地壳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EE,仰角变化不定,主张应力方向为NNW-SSE,仰角很小的结论,这与区域构造应力场NE-NEE向挤压作用的结果相符;分析研究认为,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1999年11月1日大同—阳高5.6级地震前于1997年2月出现的P轴趋于一致,同1989年大同—阳高6.1级主震前应力场变化特征很相似;在矛盾符号比低值的过程中,如果应力主轴取向也出现趋于一致的变化,这类异常往往与盆地中等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山自皂、阳原单台初动向上、向下次数累计百分比在1991年3月26日大同—阳高5.8级地震前具有准同步变化的特点,反映了大震前应力场的一致增强。
宋美琴张淑亮梁向军王秀文靳玉贞唐垒黎杨世英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山西地区Rayleigh面波相速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山西断陷带是我国最大的新生代大陆裂谷,其强烈的断陷作用和断陷的不均衡发展、深部构造与深部动力学特征及周围构造环境的巨大影响使汾谓裂谷既具有世界上典型大陆裂谷的一般共有的地质构造特征,又具有自身的地质构造特点。
宋美琴刘瑞春郑勇吕芳刘春梁向军苏燕李丽
关键词:地质构造特征山西断陷带H面大陆裂谷深部构造
山西地区近震震级偏差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山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震相数据,计算出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98次M L≥3.0近震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绘制各次地震的单台震级偏差横向分布图,进而对震级偏差较大的台站进行分析、校正。该研究结果可为震后趋势判定及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梁向军刘林飞张玲孟小琴
关键词:震级偏差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