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雄
-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贺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贺州市3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分析影响贺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因素和流行特征,对事件发生进行预测、预警、预报,积极防控和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搜集汇总贺州市2005年以来发生的3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多见,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4.54%、33.33%,学校突发事件占总事件的54.54%。结论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刻不容缓,特别是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及时有效控制,完善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高素质队伍,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 林达雄李直健
- 关键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对策
- 贺州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执行情况分析
- 2010年
- 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在各地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质有明显的作用。为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探索以乡(镇)为基础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模式,贺州市通过"健康面对面·乡村行"项目,对农村基层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农民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多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整体健康状况。
- 林达雄李宇
- 关键词:农民健康教育
- 贺州市八步区城乡居民体质指数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为了解城乡居民营养状况及体质指数分布趋势,更科学地、简易地指导城乡居民的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方法按照全国营养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等概率原则在贺州市八步区城乡抽取3个乡镇的6个村委会、共537户。其中膳食调查177户共613人,健康体检2401人。体格测量使用校正过的测量工具,由经过专门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测量及质控。结果营养不良率男略高于女性,而超重率则是女性高于男性,但两者之间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60岁以上年龄组营养不良患病率最高,和广西平均水平接近;超重患病率接近广西平均水平;肥胖患病率低于广西平均水平。结论在贺州地区,营养失衡发生率仍然很高,提示开展营养教育,正确引导食物消费,建立合理科学与健康的食物消费观念,控制超重或肥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邹贵森尹志芬黄文胜林达雄黎元扶邹喆袁湘意何万新饶贵平
- 关键词:体质指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超重肥胖
- 贺州市八步区HIV阳性妇女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家庭社区关怀研究
- 陈义海李有寿李建标叶淑君黄冬瑞曾梓林达雄邹贵森余家勤邓拥军黎清张娟何文萍罗青梅蓝君何丹
- 背景及来源:八步区为艾滋病流行较严重地区之一,为提高该区艾滋病妇女应对疾患及心理和社会压力的能力,改善她们的生存环境,引导她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进一步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基本政策,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HIV阳性妇女社区...
- 关键词:
- 关键词:艾滋病
- 广西贺州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现状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现状。方法采取定量调查和连续抽样方法对贺州市八步区农村流出返乡人员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面对面问卷调查647人,其中男性为387人(59.8%),女性为260人(40.2%),平均年龄为(29.01±9.95)岁。647人中流向广东省打工的人占95.7%。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母婴和血液2种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调查647人中最近一年有不良性行为者为25.7%,流动人群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仅为5.3%。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农村青壮年居多,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正确使用安全套率低。
- 林达雄李直健刘伟韦霄吕繁曾刚陈义海尹志芬唐宝玉梁琴彭海莲
-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
- 食品卫生监督的特征及现存问题被引量:1
- 1989年
- 食品卫生监督的特征笔者认为,食品卫生监督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法制性这是食品卫生监督的主要特征。食品卫生法用法律的形式赋于食品卫生监督这一特征。这一特征使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食品卫生法的行政执法机关,又是国家卫生事业单位。
- 林达雄
-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卫生事业单位食品卫生质量食品合格率监督检验机构卫生信息
- 贺州市2005—2008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贺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状况变化趋势,评价该地区近年对吸毒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2005—2008年贺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阳性率为33.66%,艾滋病感染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χ2=33.16,P<0.01);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P<0.01),注射吸毒且共用针具者与注射吸毒但不共用针具者艾滋病感染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6,P<0.01)。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的占30.16%,在这些性行为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相当低,仅为16.80%,而从不使用安全套比例高达52.00%。结论该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严峻,近年来,该市开展了大量针对吸毒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须进一步加强,不断降低吸毒人群HIV感染率。
- 陈义海叶淑君林达雄陈社华韦佰灵谢伟何丹黄冬瑞
- 关键词:吸毒人群艾滋病
- 贺州市青少年超重和肥胖5年流行趋势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近年来城镇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发生规律及体重指数与血压的相关性,为预防成人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广西贺州市城镇大学及中小学学生5年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年龄组的体重指数和超重+肥胖发生率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的关系。结果贺州市青少年5年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003年3.7%、2004年4.0%、2005年3.4%、2006年3.0%、2007年4.0%,在5年内有波动,但无显著增加趋势,在小学阶段,超重+肥胖发生率相对较高(2.6%~8.2%),进入中学以后,住校学生肥胖率逐渐下降(2.0%~6.3%);体重指数与血压显著正相关,尤其是与收缩压相关系数更高(P<0.01)。结论贺州市青少年肥胖+超重发生率近年来无明显增高,与其它城市的青少年相似;体重指数与血压有显著相关;学校的饮食和生活使青少年肥胖+超重发生率有所降低。
- 邹贵森袁湘意林达雄尹志芬邹喆
- 关键词:肥胖超重青少年流行病学调查
- 贺州市4285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贺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0年5月贺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统计分析3年同期的发病率、发病人群特征、病例地域分布特征、流行消长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2008年5月-2010年5月,发病逐年上升。3年病例分别覆盖81.36%、81.36%和93.22%的乡镇。农村发病占总病例数的64.22%。3年发病高峰期徘徊在3~7月份。4 285例手足口病病例中,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3.23%。发病男性高于女性,为1.69~1.84:1。散居儿童发病(含聚集性病例)明显高于托幼儿童,为3.64~5.32:1。实验室标本检测以EV71阳性为主,占24.10%;CoxA16阳性16例,占19.28%。结论 3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发病比重大于城镇,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疫情高发地区次年发病会有下降,而发病率低的地区次年发病会有所上升。3~7月为流行高峰。散居儿童发病明显高于托幼儿童,防控难度增大。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手足口病发病是否具有性别易感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贺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毒株为EV71。
- 林达雄李直健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