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爱雪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炎
  • 3篇气管
  • 2篇气管炎
  • 2篇吸入
  • 2篇细支气管
  • 2篇细支气管炎
  • 2篇疗效
  • 2篇毛细支气管炎
  • 2篇患儿
  • 2篇IL-4
  • 2篇IL-5
  • 2篇IL-6
  • 1篇蛋白
  • 1篇地奈德
  • 1篇毒性
  • 1篇早搏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轴
  • 1篇糖皮质

机构

  • 7篇绍兴文理学院
  • 6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林爱雪
  • 5篇陈啸洪
  • 4篇董传昌
  • 4篇阮学东
  • 2篇钟文伟
  • 2篇孙国仙
  • 1篇姚欢银
  • 1篇张贵萍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儿科药学

年份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喉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 (BUD)混悬液治疗急性喉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 ,5 8例患儿治疗组 3 0例 ,给予雾化吸入BUD混悬液 ;对照组 2 8例 ,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地塞米松 (DXM )。观察用药 1h后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其消失的天数。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1h患儿症状、体征改善分数、各种症状体征消失的天数等各项指标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同时 ,雾化吸入BUD混悬液 ,对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 ,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DXM 。
陈啸洪董传昌林爱雪
关键词:布地奈德急性喉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疗效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血IL-4、IL-5、IL-6、T-IgE变化
2002年
阮学东张贵萍陈啸洪董传昌林爱雪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IL-4IL-5IL-6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IL-4、IL-5、IL-6、T-IgE变化及治疗对策被引量:16
2003年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和哮喘可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免疫学发病机制[1-3],在哮喘急性发作期血IL-4、IL-5、IL-6、T-IgE水平均升高.为了探索这些因子在毛支中的作用及变化,寻求治疗毛支的有效对策,我们对66例毛支患儿进行血浆IL-4、IL-5、IL-6、T-IgE水平检测,并随机抽取36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BUD)混悬液和全乐宁溶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阮学东陈啸洪董传昌林爱雪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L-4IL-5IL-6
吸入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肾上腺轴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A)功能的影响 ,评估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方法 5 2例中、重度哮喘患儿在快速缓解后吸入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 ,其中 2 0例吸入布地奈德 ,32例吸入氟替卡松。每 3个月根据病情做一次剂量调整 ,分别于疗程中的第 3、6、12个月各检测一次 2 4小时尿皮质醇 ;取同期健康儿童 2 0例 2 4小时尿皮质醇做对照。结果在疗程第 3个月时 2 4小时尿皮质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与正常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疗程第 6、12个月时 2 4小时尿皮质醇恢复 ,其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仅显示正常的功能性反馈机制 ,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可靠的安全性。
陈啸洪林爱雪孙国仙阮学东董传昌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哮喘儿童肾上腺轴
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2002年
目的 :观察甲氰咪胍联合金甘玄合剂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方法 :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43例予甲氰咪胍静滴 ,同时口服金甘玄合剂 ;对照组 1 2 9例则予阿昔洛韦静滴 ,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 B冲剂 ,观察记录用药后两组的退热时间、局部疼痛 (进食时哭吵 )消失时间、溃疡 (疱疹 )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近 ( P>0 .0 5 ) ,而疼痛消失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 .0 1 )。结论
阮学东林爱雪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性口炎甲氰咪胍
P-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肠炎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索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并对患儿血清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方法:配对观察33例轮状病毒性(RV)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免疫球蛋白水平,随机抽取30例患儿给予P-转移因子口服液(P-TFO)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TFO治疗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χ2=5,9039,P<0.025。病毒性肠炎患儿血IgG、IgA、IgM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IgA、IgGP<0.01,IgMP<0.005);RV阳性与RV阴性患儿血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肠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名免疫抑制状态。P-TFO对病毒性肠炎有良好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陈啸洪孙国仙姚欢银钟文伟林爱雪
关键词:P-转移因子腹泻免疫球蛋白病毒性肠炎口服液
发热 咳嗽 关节痛 皮疹 交界性早搏
2003年
林爱雪钟文伟
关键词:咳嗽发热交界性关节痛膝关节肿痛皮疹早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