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让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马氏体时效钢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氏体时效钢,在化学成分中不含钴,其特征成分为:C≤0.02%,S≤0.02%,P≤0.02%Mn≤0.1%,Si≤0.1%,14-17%Ni,6-7.3%Mo0.8-1.3%Ti,0.05-0.2%Al,...
- 何肇基杨让裘尧健
- HSLA100钢的时效动力学被引量:1
- 1996年
- 采用硬度法、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HSLA100钢的时效动力学,结果表明,ε-Cu的析出动力学可用Avrami方程来描述,时效过程表征激活能为140kJ/mol,ε-Cu的粗化长大符合Ostwald机制。
- 董文卜杨让
- 关键词:时效动力学粗化
- BCC金属重合点阵晶界原子构形的模拟
- 算机模拟的方法对α-Fe的几个重合点阵晶界做了模拟计算。在构造出初始构形后,由刚体位移和静态弛豫的方法获得较低能量的构形。通过计算可知,对于同一个重合点阵取向可有几种不同构形的低能量晶界,严格符合重合点阵关系的晶界不一定...
- 张东彬吴承建杨让
- 关键词:多晶晶粒间界晶体点阵晶体原子结构
- Fe-P与Fe-P-Ce合金中的晶界磷偏聚及其对脆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1991年
- 用XPS,AES及系列冲击试验等方法对含磷0.032—0.22wt%的Fe-P和Fe-P-Ce合金中晶界偏聚磷的存在状态、偏聚特点及对脆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晶界上磷的存在状态与其偏聚量有关。当偏聚量较低时,为固溶态,且Ce的影响很小,而当偏聚量较高时,其存在状态改变,且Ce的影响显著。
- 张东彬吴承建杨让
- 关键词:PCE晶界偏聚脆性
- 冲击波作用下粉末颗粒效应及其形成过程
- 1993年
- 采用两种颗粒尺寸相差悬殊的高速钢粉末进行爆炸烧结机制的研究,发现了明显的“颗粒效应”。烧结过程首先在小颗粒变形量最大的尖角处发生熔化,在冲击波作用下使液体流激烈运动,加速了颗粒的熔化,最后使颗粒相互粘结在一起,达到烧结的目的。
- 解子章邱军杨让
- 关键词:激波
- 大口径等离子炬与金刚石沉积工艺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研制了一种大喷口直径的等离子炬.等离子焰直径可达25mm。利用该等离子炬在氩气—氢气—石油液化气体系中进行了系统的工艺参数试验,获得了质量较高的金刚石膜。简要论述了其应用前景。
- 李惠琪吕反修杨让钟国防
- 关键词:金刚石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炬
- 共析轨钢塑性应变与应变疲劳关系的研究
- 1991年
- 用全反向恒应变幅试验方法,研究了C-Mn轨钢珠光体及回火索氏体的应变疲劳行为,探讨了塑性应变在应变疲劳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轨钢的疲劳是塑性应变控制过程。大应变幅时,疲劳寿命的急剧缩短与塑性应变幅的快速增长有关,减小片间距会降低塑性应变幅在总应变幅中所占比例;抗拉强度相等时,因循环软化而致的塑性应变幅增大及较小的可允许应变范围是回火索氏体疲劳寿命低于珠光体的主要原因。
- 李怀明杨让
- 关键词:共析钢钢轨塑性应变
- 铈与磷晶界共偏聚状态的AES分析被引量:2
- 1991年
- 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方法研究了Fe-P-Ce合金中铈与磷的晶界共偏聚状态。在60~180eV能量区间发现了铈在晶界偏聚所引起的俄歇峰,与含铁、铈和磷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的俄歇能谱相比,铈与磷的晶界共偏聚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的界面二维相,其结构类似Fe-Ce-P金属间化合物。
- 张东彬吴承建杨让
- 关键词:合金铁素体铈磷偏聚
- 机械活化Mo-Cu粉末的烧结被引量:7
- 1996年
- 研究了Mo-Cu粉末,经机械活化处理后的组织、形态与液相烧结性能、合金组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时间活化处理,Mo-Cu粉末形成机械合金化初期的层状组织,其压坯可在较低温度液相烧结,合金相对密度大于99%,组织细小、均匀。
- 李晓红解子章杨让胡淑文
- 关键词:机械活化液相
- 稀土金属抛光金刚石膜技术被引量:22
- 1996年
- 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抛光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厚膜的技术。该技术利用化学活性很强的稀土金属镧(La)与金刚石(碳)的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对金刚石膜进行有效的抛光。抛光速率的高低与抛光温度有关,在温度大于900℃时抛光效率较高,可达34μm/h,表面粗糙度可从原来的Ra12μm降至Ra1.6μm,如用于后续的精抛光,可大大减少抛光的时间和提高抛光效率,使表面十分粗糙的金刚石厚膜的精抛光能得以经济地进行。
- 付一良吕反修王建军钟国仿王亮杨让
- 关键词:金刚石膜稀土金属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