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耀坤
-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科学人文化”质疑——关于科学的价值实现途径问题被引量:2
- 2004年
- 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功用的角度探讨了科学价值的实现方式。简要分析了关于"科学人文化"的几种观点,从诸如知识形态学、认知水平、社会行为规范等几个不同方面详述了"科学人文化"的不可能性。指出,人文文化对于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增进人们对科学的人文化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要从基于科学独立性的科学特性以及人们对科学的社会控制着手,从而促使科学为人文价值的实现作出最大贡献。
- 杨耀坤
-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 论科学创造的思维程序问题被引量:3
- 1996年
- 在假设一演绎的研究模式中,假设产生的思维程序问题乃是研究科学创造机制的关键。这里"一般——个别"的思维程序已为心理学所揭示,为哲学所抽象地议论,但我们所需要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分析。本文试图提供全面论证,并突出高层观念在实现这一思维程序中的主导作用。
- 杨耀坤
- 关键词:自然科学思维程序
- 略论科学确立的结构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从真理是真善美的统一出发,论证科学确立是经验论证、逻辑论证、价值评价三者的统一,指出经验论证是基本步骤和决定环节,同时,逻辑论证和价值评价均非仅仅是科学确立的手段,而且将论证和评价的结果融化在理论内涵之中。本文不仅阐释了科学确立的静态结构,也阐发了科学确立三要素在科学理论确立过程中动态运行的一般特征。
- 杨耀坤
- 关键词:逻辑论证
- 环境—生态意识进步与价值—道德观念更新——兼谈解决“非人类中心论”与“人类中心主义”论争的新思路
- 2004年
- 生态系统无中心要素的原理 ,决定了全球人化自然系统生态平衡的实现 ,须以整体无中心为前提。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 ,既要依靠自我中心的人类实践活动 ,又须在“广义道德关怀”指导下 ,以人的实践消除“人类中心”的痕迹。于是 ,广义道德关怀成了问题解决之关键 ,而将价值主体和道德客体扩展到非人类生物 ,则是建立广义道德关怀的根据。
- 杨耀坤
- 关键词:非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主义
- 科学预设的合理性问题及其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5
- 2000年
- 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均持某种预设主义立场,前者是“下向”预设主义,后者则是“上向”预设主义。夏皮尔在批判这两种预设主义中走过了头,结果陷入他原本力图反对的相对主义立场,从而以自然主义为自己的归宿。夏皮尔的自然主义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倡导一种“中性”的理由合理性理论,其结果是以实践的合理性消融预设的合理性,以中性的理由“降解”科学理性,从而难以解释标准及原则的合理性。由此可以得出当代科学哲学的两点教训:(1)坚持科学预设的合理性是坚持科学合理性的前提;(2)坚持高层预设的合理性是挽救陷入困境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关键。
- 杨耀坤
- 关键词:科学预设科学哲学
- 论高层观念对科学创造的孕育作用被引量:2
- 1998年
- “科学创造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的解答应从理解柏拉图、康德的理念论入手,应总结科学研究实践和吸取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但鉴于基本概念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作者从初始概念出发,考察了观念、高层观念的内涵、实质和功能。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科学创造缘何求助于高层观念,高层观念对科学创造基本的作用方式及其对科学创造贯彻始终的统驭作用等问题。
- 杨耀坤
- 研究科学发现问题由热到冷的反思
- 1999年
- 杨耀坤
- 关键词:科学哲学新历史学派
- 科技伦理学的激励型规范与系统功利主义——科技伦理学激励型规范与约束型规范的互补结构浅析被引量:2
- 2001年
- 从国内关于科技伦理学的研究现状出发 ,提出建构科技伦理学理论体系的任务 ;主张按照科技价值论—科技伦理规范论—科技道德论—科技应用的线索进行建构 ;论证了以功利规范与道义规范的结合或互补作为科技伦理学理论框架的合理性 。
- 杨耀坤
- 关键词:科技伦理学
- 试析“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兼谈两种文化的“统一”和科学的价值实现途径问题
- 2006年
- M·W·瓦托夫斯基“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之命题被广泛地释义为对科学的人文内涵之揭示,由此极容易引导到科学的“人文化”或“人文主义化”之主张。这一解释产生的根源在于美国学术界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向人性的优良品质之抽象提升和向人性的丰富性之泛化扩展,从而改变了“人文主义”的传统内涵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但这种倾向不可取,它违背了人文精神作为对人文文化传统之历史积淀的本质,因此“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应正确地解读为“对科学的人性理解”,其意义在于增进对两种文化融通的理解,在于推进对科学的价值实现途径问题的认识。
- 钱昌照杨耀坤
- 关键词:人文理解
- 科学合理性是多方面联系的总和──略论科学合理性的内涵结构(科学合理性问题系列论文之二)被引量:2
- 1999年
- 现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各主要流派的合理性理论,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历史主义、自然主义,其突出缺陷是片面性、走极端和对现有合理性模式的简单抛弃,而科学合理性具有多层面、多侧面和可变化的复杂结构,因此,要建立系统的科学合理性理论,纠正现有合理性模式的偏颇,便必须全面和深入阐发科学合理性的内涵结构。本文即着眼于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逻辑一数学、价值论、创造论、社会一文化学诸层面阐发科学合理性的多层面结构,从纵向与横向、目的与工具、经验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内部与外部诸侧面阐发科学合理性的多侧面结构。
- 杨耀坤
- 关键词:多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