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柏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德法合力: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根本对策被引量:3
- 2007年
- 青少年性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正常成长及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运用道德教育和法律防范相结合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发生。
- 杨筱柏于彩辉
- 关键词:青少年性犯罪犯罪问题社会问题社会治安法律防范
- 大学生性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前,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性教育课堂教学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总体来说,主要有:教师自身的困惑;教学资料的匮乏、选修课大班教学的形式;加上大学生自身对待性教育的复杂态度都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课堂性教育的尴尬局面入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要更新观念,树立人格教育理念;同时提倡同伴教育,做到“点”与“面”的结合。
- 赵霞杨筱柏
- 关键词:性教育尴尬人格教育同伴教育
- “人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标志着"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常态,标志着乡村文化迈向新境界。但是,随着现代化、全球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化价值日渐衰落,乡愁文化渐行渐远。建设"人的新农村"必须满足农民的精神诉求,重建乡村文化价值。这就要求重新理解乡村文化的传统价值、生态价值和国际价值,并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对接中重塑乡村文化,通过推陈出新、增补充实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拓展和完善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进行创新性发展。
- 赵霞杨筱柏
- 论大学讲堂里的人格教育被引量:1
- 2006年
- 讲求人格作为做人的一种起码要求,更应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约束。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尚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必须对其进行人格教育。大学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可以体现在多个领域,但是课堂教学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学科中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的一种融合性教育。要求利用教育内容,完善教师人格形象,进行个性化人格教育。
- 赵霞杨筱柏
-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格教育教师形象个性化
-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认同的理论外延与路径依赖被引量:27
- 2013年
- 乡村文化自信的树立以及乡村文化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程度。当前乡村文化呈现出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对象也呈现出空置与虚化状态。重构乡村文化认同,就要做到对传统乡村文化精髓进行再认同,走传统本位的文化现代化道路;还要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法治精神,构筑乡村社会的公民文化认同;更要在无法回避的多元文化互动中,坚持乡村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树立文化宽容的价值观,最终实现文化自觉。
- 赵霞杨筱柏
- 关键词:公民文化文化个性
- 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中国故事及其国际价值体现
- 新世纪以来,中国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系列推进的国家战略,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述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再到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建...
- 杨筱柏赵霞李冰
- 关键词:中国故事
- 高校网络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能研究
- 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的“第四媒体”,正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强大功能将触角伸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高校内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和升级,校园网已经成为高校内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
- 杨筱柏
- 关键词:网络舆论思想政治工作
- 文献传递
- 网婚现象的伦理透视被引量:1
- 2009年
- "网婚"是网络用户利用网络虚拟结婚的一种网络游戏行为,如今这种虚拟行为已经延伸并影响到现实生活。网婚盛行有其原因,主要在于参与者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网络婚姻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自由,而忽视和淡化了现实的规则,造成了人的价值危机和伦理危机。因此,必须避免在信息时代的价值中立和对技术的崇拜中产生的异化。在此背景下,和谐(包括婚姻和谐、制度和谐、网络伦理和谐)成为解决网婚冲击的终极走向。
- 姜瑞云杨筱柏
- 关键词:网络婚姻心理需求异化
-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谈
- 2002年
- 杨筱柏王庆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沟通功能老龄人口信息网络教学手法
- “她”消费的文化意义与伦理透视被引量:6
- 2008年
- 21世纪,被界定为"她世纪","她"现象渗透到多个领域,其中尤以消费领域突出。"她消费"表现出非理性的冲动消费、自我表达控制下的奢侈消费和时尚消费,以及不惜一切代价的美丽消费的文化特征,彰显出女性社会地位和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但仍然走不出男性话语霸权的命运。同时"她"消费凸现出当前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危机,为此,必须加强对她们进行消费道德教育和引导。
- 赵霞杨筱柏
- 关键词:文化特点伦理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