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珺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诊输液患者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12月间来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0例实施的全程护理管理健康教育为实验组,另160例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生活习惯等掌握程度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160例患者中137例患者知识掌握合格,合格率达85.6%,150例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93.8%。对照组仅51例合格,合格率为31.9%,90例对护理服务满意,满意度为56.3%,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心理舒适度,有利于改善患者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 杨珺
- 关键词:门诊输液全程护理管理健康教育
- 质量管理小组在急救技术培训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的团队活动开展有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方法 成立QC小组,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活动.结果 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分别从78.0±3.09分和82.6±2.88分上升至95.8±2.80分和97.1±2.36分;合格率从55.7%提高到100%.结论 QC小组活动是有效的护理质量改进方法.
- 肖秀英冯建华杨珺李玉英李志英毕怀丽许东宁姚瑞玲周玉华赵巧红
- 关键词:在职培训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于我诊所的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
- 周玉华杨珺王郁敏吴琛高植明
-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
- 健康管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诊治的15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流程干预。结果健康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P<0.01),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脂及体重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防治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杨珺
- 关键词:健康管理高尿酸血症
- 健康管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综合干预的评估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估研究健康管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高尿酸血症患者150例,实施健康管理干预,评估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与血尿酸、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对高尿酸血症概念、危害、危险因素、饮食注意、生活方式注意、合理运动、药物作用、相关检查等知识的知晓率显著升高,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显著下降,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 杨珺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干预
-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中心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中心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12月于我院体检中心实习的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实习培训教育,不进行健康管理理念教育。选取2013年9—12月于我院体检中心实习的护士40名,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培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理念教育。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合格率(理论考试合格率和操作考试合格率)和满意度(参检人员满意度和教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合格率和操作知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参检人员及教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生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管理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护生的健康管理知识和健康管理能力,提高护生日常护理工作水平,提高理论考试水平和操作考试规范率,在体检中心护生带教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护生带教管理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推广。
- 杨珺
- 关键词:体检中心
- 质量管理小组在提高直接护理时数中的实践被引量:8
- 2002年
- 吴义琴李玉英杨珺林韶娇
- 关键词:质量管理护理
-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该方法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便改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内门诊诊疗的120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门诊诊疗时间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0例患者进行的普通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600例患者为该院加强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后进行的临床护理,统计分析患者在门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之后的护理满意率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便研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行风险因素管理的具体应用价值。结果经过临床的护理后,不难发现在未实行风险因素管理前,医院门诊进行的普通常规护理,并不能使多数的患者满意,并且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大多数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不满意,因此不利于患者的就诊与康复,阻碍医院的发展;相比之下,在门诊强化风险因素管理后,绝大多数的患者对于临床中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十分满意,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积极有效的避免临床中的意外事故发生,使患者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的护理中实行分先因素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而且还能避免大多数医院门诊的风险事件,因此该方法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 杨珺
- 关键词:临床护理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