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声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唑酮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BDNF、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每组均为12只。选择右侧大脑中动脉进行栓塞,并连续给予慢性无法预见性的应激(3周)建立大鼠卒中后抑郁模型(对照组除外)。在给予慢性应激的同时,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曲唑酮(8,13,20 mg·kg^(-1))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20 mg·kg^(-1))灌胃,均每天1次,连用21 d。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进行评价,免疫组化法对海马区BDNF表达进行检测。免疫印迹法对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曲唑酮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在用药第7,14,21天大鼠糖水偏爱情况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剂量组在用药第14天、第21天大鼠糖水偏爱情况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穿平台次数、空间探索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大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空间探索时间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对照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BDNF及Tr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BDNF及Tr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小、中剂量组(P<0.05)。结论:大、中、小剂量曲唑酮能改善脑卒后抑郁大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以大剂量曲唑酮效果最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同时上调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有关。
- 孟德轩赵献民仝君英杨广声彭金霞
- 关键词:曲唑酮脑卒中后抑郁记忆功能BDNFTRKB
- 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失眠症患者1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给予扎来普隆胶囊5~10mg,qn,po;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片7.5—15mg,qn,po,两组疗程均为15d,治疗前及治疗后4,8,15d后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SDRS评分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2.7%,81.8%。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扎来普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催眠药。
- 杨广声钱东丽马建东
- 关键词: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失眠症
- 11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及疗效,并与成人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 2000~2002 年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用药前三位为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与成人不同,儿童组联合用药及用药剂量显著低于成人组( P < 0.01),不同用药方案及与成人比较Ridit分析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首选药物与成人不同,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近期可获得较好疗效。
- 钱东丽杨广声黄素培
-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用药
- 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临床用药比较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近15年使用精神药物变化趋势及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15年前后306例住院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使用精神药物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ADR)。结果:15年前组(A组)用 药前3位为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以典型抗精神病药(APD)为主;15年后组(B组)用药前3位利培酮、氯氮平、奎的平,以非典型 APD为主,B组单一用药显著高于A组(P<0.05),ADR低于A组(P<0.05),两组疗效及不同用药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B组用药基本合理,提示儿童精神分裂症用药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可把非典型APD利培酮、氯氮平作为儿童精神分裂 症的首选药物。
- 杨广声钱东丽王领军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抗精神病药
- 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135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的135例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发生率为10.2%,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病程越长、年龄越大越易引起血糖升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大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结论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尤以氯氮平为甚.
- 娄素琴杨广声钱东丽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血糖升高
- 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不同年代用药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儿不同年代使用精神药物的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相隔15年,1年内住院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病例资料共306例,比较两组使用精神药物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5年前组用药前三位为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以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15年后组用药前三位为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儿临床用药由典型抗精神病药转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氯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作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
- 钱东丽杨广声潘保中
-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住院临床用药抗精神病药
-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尿病与精神药物、体重、血糖及血脂等的相关性。结果 在 14 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发糖尿病者共 16 2例 (11 0 % ) ,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甘油三酯、胆固醇及服用抗精神病药有相关性 ,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糖尿病的发生率越高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尤以氯氮平为甚。
- 杨广声钱东丽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 氟伏沙明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强迫症是一种难以治疗而预后较差的精神疾病,致残率较高。54%~61%的病例逐渐发展,24%~33%呈波动病程,11%~14%有完全缓解的间歇期,常有中度及重度社会功能损害。在临床治疗中单一用药效果往往欠佳,我们用氟伏沙明合用利培酮与单用氟沙明治疗强迫症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 谢富献杨广声孙国朝
- 关键词:氟伏沙明利培酮强迫症
-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 2007年
-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3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为42例,给予口服米氮平30~45 mg/d;对照组41例,给予氟西汀20~40 mg/d,2组疗程均为6周,试验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HAMD及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有效率为87.5%,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 娄素琴杨广声
- 关键词:米氮平氟西汀抑郁症
- 278例药物诱发癫癎分析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药物诱发癫的发病因素及可能诱发癫的药物。方法 :收集国内 12 4篇医学期刊上有关药物诱发癫的文献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药品 68种 ,抗精神病药物发病率最高 ,抗生素次之。诱发癫与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患者年龄、癫病史及家族史等有关。结论
- 杨广声钱东丽王领军
- 关键词:药源性癫痫抗精神病药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