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53、Rb和P-gp、TopoII、GST-π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Rb,耐药基因P-gp和TopoⅡ、GST-π的表达以及与胃癌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及意义,研究五种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
- 杜舟
- 关键词:P53RBP-GPTOPOIIGST-Π抑癌基因
- 文献传递
- 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被引量:53
- 2010年
- 当前,医患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了医学生的实习效果,而且损害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医患关系不协调的本质是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的根源是缺乏医患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文章从当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结合临床实习教学的经验,提出加强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具体方法。
- 杜舟黄萍
-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
- 复合基底膜生物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一款复合基底膜生物补片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IS)补片在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个中心招募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并自愿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将符合入组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腹股沟疝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复合基底膜生物补片、对照组使用SIS补片,按照Lichtenstein术式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患者术后180d的无疝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完成术后4年的长期随访。结果在1年研究期间,5个中心共招募140名患者,有2例试验组患者脱落,最终13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患者68例,对照组70例。试验组的体重较对照组更轻(P=0.028),体重指数更低(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35),在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中,试验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6.165,P_(组间)=0.014),同时在不同时间点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68.4,P时间<0.0001),2组的时间与运动VAS评分交互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交互)=2.921,P_(交互)=0.034)。试验组血清肿发生率(4.62%)显著低于对照组(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后180 d试验组无疝复发,对照组1例复发,2组无疝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2组患者疝复发率之差为-1.39%[95%CI(-6.23%~3.45%)],可信区间上限<10%。后续4年随访中,试验组58例患者无疝复发,对照组54例患者有4例疝复发,其中2例已再次治疗,2组无疝复发
- 李绍杰谢奇峰李绍春杨子昂黄永刚陈吉彩杜舟王平张剑唐健雄
- 关键词:补片基底膜猪小肠黏膜下层疝修补术
- 鱼油及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术后血清D乳酸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目的探讨鱼油对胃癌病人术后血清D乳酸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4例胃癌术后病人分为3组:传统治疗组(A组,n=20)、肠内营养组(B组,n=21)和肠内营养加静脉尤文治疗组(C组,n=23),监测各组病人术后半小时、2天...
- 刘纳新庄波刘栋陈震杜舟朱冠保姚建高余震
- 文献传递
- CD133及B7-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CD133蛋白和B7-H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2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CD133和B7-H1的表达。结果...
- 王占伟韩少良杜舟王鹏飞贾曾荣周宏众
-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 文献传递
- 晚期胃癌维持治疗中手术干预、化疗及营养治疗的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例晚期胃癌患者维持治疗全程观察,探讨手术干预(时机及方式选择)、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在晚期胃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例确诊为胃癌晚期的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采取手术干预、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以肠内免疫营养制剂方案为主)作为维持治疗措施。维持治疗的化疗药物连续应用14天,停药7天,以21天为1个周期,用药剂量为普通剂量的50%~75%。根据患者对上一轮治疗方案的胃肠道反应VAS评分变化、骨髓抑制程度(血常规)及脏器损伤程度调整本轮治疗措施(调整幅度±25%);根据患者对头一天的肠内营养耐受VAS评分调整营养方案(以肠内营养为主,不足的量用肠外营养补充);根据胃肠道梗阻是否影响患者饮食及营养状况,决定是否进行手术。结果 3例患者维持时间分别为30个月、15个月、22个月;3例患者对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依从性良好(VAS评分7分以上,总分10分)。在治疗期间均经过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不一,例1因幽门梗阻早期行胃肠短路术,其目的是为了畅通消化道(总存活30个月,术后存活30个月);例2因原发病灶及盆腔转移病灶有所退缩,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Roux-Y吻合",目的为切除肿瘤(总存活15个月,术后存活12个月);例3因出现癌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行"姑息性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Y吻合+全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目的是在减除梗阻的同时,达到减瘤的目的(总存活22个月,术后存活4个月)。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中低剂量化疗及营养治疗联合应用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可以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上发挥一定作用;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复杂的手术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并且可能因手术创伤带来的不利影响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 刘纳新蒋亦燕李文峰王鹏飞杜舟蒋佩佩韩少良朱冠保
- 关键词:手术干预化疗营养治疗晚期胃癌
- shRNA靶向autotaxin对人胃癌细胞AGS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抑制效应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靶向autotaxin的短发夹RNA(shRNA)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靶向autotaxin及非特异性短发夹RNA的质粒载体pSUPER-ATX、pSUPER-mock(阴性对照)和空白质粒pSUPER-control转染胃癌AGS细胞株,并将获得的相应各组细胞与野型细胞(WT)分组种植到裸鼠皮下,以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对比模型,随后观察监测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检测移植瘤及各器官形态学改变。第8周裸鼠处死并剥离出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utotaxin蛋白及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结果各组裸鼠的内脏未受到明显的毒害和损伤。第7周pSUPER-ATX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与其余组相比均有显著性缩小(P<0.05),抑制率大约在50%左右。与野型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相比,pSUPER-ATX组移植瘤的autotaxin、MMP-2、MMP-9表达均有显著性下调(P<0.05)。并且autotaxin和MMP-2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869,P<0.01)。而阴性对照组pSUPER-mock的上述指标与野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构建的靶向autotaxin的shRNA能够抑制人胃癌AGS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 陈周浔郭健周峰杜舟朱冠保
- 关键词:RNA干扰
- CT表现为“水肿环征”的肝脏炎性假瘤:一例报道
- 2016年
- 男,57岁,主诉右上腹不适伴右肝区隐痛1个月,既往无肝炎。体检: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肝脾未触及。化验:WBC 9.0 ×109/L,Hb 97 g/L,白蛋白33.4 g/L,球蛋白35.3 g/L,丙氨酸转氨酶20 IU/L。甲胎蛋白(AFP) 2.6 μg/L (0~20.0 μg/L)、癌胚抗原(CEA) 3.0 μg/L、糖类抗原CA19-9 16 μg/L。B超检查见左肝内叶有55 ×47 mm大小低回声团块,境界尚清楚,其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探及动脉型血流信号,提示左肝占位性病变、肝癌首先考虑。CT扫描提示左肝内叶可探及34 mm椭圆形等密度灶,病灶周边见环形低密度带,增强扫描后更为清楚(“水肿环征”),余肝内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影,左肾也见小囊肿,诊断为左肝内占位性病变(肝癌首先考虑)、右肝多发小囊肿及左肾小囊肿。全身麻醉下剖腹探查行不规则肝切除,术中见左肝内叶有一个6.5 cm大小肿物,表面呈灰白色,边界清楚。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以及纤维肉芽组织增生,符合炎性假瘤。术后恢复顺利,随诊10年无复发。
- 黄瀚章周锋贾曾荣王鹏飞杜舟韩少良
- 关键词:炎性假瘤肝脏
- 重复性“饥饿/再投喂”对大鼠体重控制与能量平衡调节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过重复性"饥饿/再投喂"饲喂方式处理的大鼠再摄取高脂食物时,与体重控制和能量平衡调节有关的瘦素(leptin)和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因子及激素的表达变化。方法设计"重复性饥饿1天/再投喂1天,持续6周"的饲喂方式(基础饲料)处理实验组(RFR),实验-高脂饲料组大鼠(RFR-LF/HF)另6周改为每天喂以高脂饲料。对照组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喂基础饲料6周后处死,高脂饲料组改用高脂饲料,基础饲料组继续用基础饲料喂养至12周。比较各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和脂体比的差异,检测血脂、血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瘦素、胰岛素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应用RT-PCR法检测下丘脑神经肽Y(NPY)、前阿黑皮素原(POM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FR-LF/HF组Lee’s指数、脂体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饲料组而高于基础饲料组,下丘脑NPY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脂饲料组和基础饲料组,POMC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饲料组和基础饲料组。结论重复性"饥饿/再投喂"饲喂处理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程度,减轻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但会引起中枢神经内分泌肽表达的极度紊乱。
- 吴博杜友爱刘重斌杜舟肖敏卢波
- 关键词:肥胖瘦素激素
- 全腔镜下治疗甲状腺癌15例报告
- 由于甲状腺癌患者年轻女性比较多,术后生存时间也比较长,希望提高生活质量的甲状腺癌患者也很希望颈部没留下疤痕,没有颈前皮肤感觉异常以及吞咽不适等缺陷。所以TET也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争议的主要问题是甲状腺癌进行TET的切除...
- 周宏众蒋飞照陈周浔王鹏飞杜舟彭湃
- 关键词:甲状腺癌切除手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