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黎红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1篇地秧歌
  • 1篇形象论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美学
  • 1篇秧歌
  • 1篇萤火虫
  • 1篇语言
  • 1篇元杂剧
  • 1篇杂剧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人性
  • 1篇审视
  • 1篇世纪中国文学
  • 1篇劝诫
  • 1篇主题分析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救赎
  • 1篇宗教
  • 1篇文明
  • 1篇文人

机构

  • 5篇吕梁学院

作者

  • 5篇李黎红

传媒

  • 3篇吕梁学院学报
  • 1篇吕梁教育学院...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重结构呈现丰富意蕴——“汾阳磕板秧歌”剧本的叙事美学
2013年
"汾阳磕板秧歌"是"汾阳地秧歌"的文场部分。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不少自主型创作的秧歌剧本。这些剧本大都取材于底层民众最真实的生活,反映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思想,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文学特色。在故事叙述上有直线式叙述、双线式叙述、非故事型叙述;在叙事手法上打破了故事本身的单一结构,并在切割、重组、交叉中完成叙述,表现出民间叙事文本独特的叙事美学价值,使"汾阳磕板秧歌"剧本呈现出较为丰富的意蕴。
李黎红
关键词:叙事
萤火虫驱不走夜的黑——带灯形象论兼《带灯》主题分析
2015年
贾平凹的小说一直注重对故事中人物表演舞台的构建,为故事主题的抒写与人物的塑造提供广阔的叙事空间。《带灯》以樱镇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散发着人性的美又充满文艺气息的普通乡镇工作者,表现出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判,对公民意识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切忧虑。
李黎红
关键词:主题分析悲悯人性语言
《聊斋志异·画皮》:宗教式劝诫与男性的自我救赎
2014年
《画皮》是《聊斋志异》中独异的一篇。不同于那些美丽善良的花妖鬼狐,画皮中的女鬼是厉鬼,作为文人的王生因而深受其害,不过由于自身和宗教力量,尤其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圭臬的妻子的拯救,他最终死而复生。此处女鬼和妻子形象的对比,体现了蒲松龄内心深处对一直企图超越的现实规则的回归与妥协。
李黎红
关键词:《画皮》宗教
元士妓崇高爱情背后的文人心理探析——以《玉壶春》为例
2014年
元代文人丧失了正常的表达空间,他们把巨大失意寄托在文学作品中。元杂剧中士妓爱情故事以及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可透露出到他们的心理印痕。元杂剧中充满铜臭气息的商人形象,是元代文人失意心理的一种平衡。女主人公以文人知音的形象存在,是失意文人最好的心灵抚慰者,也曲折地表达了文人孤芳自赏的独特心理。而在这类剧作中,鸨母和皇帝的强势者的形象,体现着文人对现实的曲折反抗与理想化的期待。
李黎红
关键词:元杂剧爱情文人心理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还乡”叙事浅探
2013年
中西文化的对话是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重大思想主题,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出走——返回"的模式"还乡"叙事,具有深厚而特别的文化意蕴,是对中西文化对话与互审的表象诠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还乡"叙事留存着历史各个进程中新旧思想不同板块对撞迸发的思想火花,记载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关系的艰难持久而又不断深化的认识。
李黎红
关键词:故乡审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