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仙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关节
  • 4篇术后
  • 4篇骨折
  • 3篇置换术
  • 3篇手术
  • 3篇髋关节
  • 3篇康复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术期护理
  • 2篇疼痛
  • 2篇人工关节
  • 2篇人工关节置换
  • 2篇人工关节置换...
  • 2篇人工髋关节
  • 2篇人工髋关节置...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期护理

机构

  • 8篇吉林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李静仙
  • 1篇李亮
  • 1篇高波
  • 1篇曹津津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吉林省护理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引导式护理在提升髋关节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作用分析
2022年
选择髋关节骨折患者,回顾性研究其护理情况,以及明确引导式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为研究时限,以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92例,对其基线资料、护理情况展开分析,以常规护理为甲组(n=45例),以引导式护理为乙组(n=47例),对比护理效果,包括正念水平、康复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①正念水平、康复自我效能方面:乙组较甲组高(P均值<0.05);②功能锻炼依从性方面:乙组较甲组高(P<0.05);③并发症方面:乙组4.26%较甲组17.78%低(P<0.05);④生活质量方面:乙组较甲组高(P<0.05)。结论 对于此次研究对象而言,引导式护理可获取更高的护理效果,纠正正念水平,增强康复自我效能,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而减少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
李静仙
关键词:髋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
俯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配合
2014年
经皮椎间孔镜间盘摘除术( PTED)作为脊柱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是一种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该术式由Tsou〔2〕等在199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是国际骨科领域公认的高度微创的手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体位有俯卧位和侧卧位两种,本文旨在探讨俯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配合的方法。
高波李静仙曹津津李亮
关键词:手术配合椎间孔俯卧位微创术式术后恢复骨科领域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骨折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92例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骨折部位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疼痛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骨折部位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采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方式可减少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安全性、护理满意度。
李静仙
关键词:创伤骨折术后康复住院时间
心理护理对实施膝关节韧带术患者康复期疼痛的效果
2018年
目的:讨论一下心理护理干预在医生实施膝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在康复练习的过程中对减轻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实施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遵医嘱日常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千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功能练习后的康复的效果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膝骨关节韧带术后康复练习病人的疼痛能够缓解和分散疼痛的感受,提高康复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李静仙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疼痛
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恢复速度等情况。结果在丙级愈合率上,试验组2.5%的比例显著低于对比组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率上,试验组2.5%的比例显著低于对比组1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试验组各项明显的少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可以发挥较好的防控作用,提升伤口愈合效果,加快手术恢复率。
李静仙
关键词:术后感染
高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旨在探讨高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从2010年1月-2011年4月,选择80-88岁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股骨颈骨折后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41例,借鉴以往的康复护理经验和我科室的丰富临床实践...
李静仙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文献传递
高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80~88岁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1例股骨颈骨折后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借鉴以往的康复护理经验和丰富临床实践,对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4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获得满意的术后康复效果。结论:能够使这些高龄老人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骨科临床护理的重点。
李静仙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多模式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 CPM康复训练中的镇痛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PM康复训练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2天应用CPM功能练习。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镇痛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的第3、5、7、14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的护理能够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练习患者疼痛。
李静仙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CP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