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兰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灯盏
  • 3篇灯盏花
  • 3篇灯盏花素
  • 3篇注射
  • 3篇注射用灯盏花...
  • 3篇甘露醇
  • 2篇药品
  • 2篇HPLC-E...
  • 1篇大学生
  • 1篇敌百虫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对氧磷
  • 1篇对氧磷酶
  • 1篇血症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机构

  • 9篇南华大学

作者

  • 9篇李金兰
  • 4篇黄红林
  • 2篇高治平
  • 2篇赵绿英
  • 2篇刘玉玲

传媒

  • 2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肿瘤药学
  • 1篇第3届全国药...

年份

  • 7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湖南省衡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药品认知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市大学生对药品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结果: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用药知识缺乏。结论: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教育和监管工作。
杨学军李金兰
关键词:大学生药品
对2011年我国角膜接触镜不良事件的思考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我国2011年上报的2666例角膜接触镜引起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角膜接触镜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国2011年度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采集的2666例角膜接触镜不良事件有效报告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年龄以21~30岁年龄段为主(1563例,占58.63%),不良事件主要表现是眼有异物感。结论:加强对角膜接触镜的监管力度,并重点教育在校学生和20~30岁人群正确使用角膜接触镜和对并发症进行正确处理。
杨学军邹淳辉龙丽萍李金兰
关键词:角膜接触镜健康教育
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测定及其在注射溶媒中的稳定性
目的:建立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含量测定的方法;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中不同含量甘露醇对配伍后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碘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蒸发光散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注射用灯盏花...
李金兰
关键词:甘露醇稳定性
文献传递
苦参素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索苦参素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2000~2010年医药期刊和利用全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省级ADR中心网页检索,共收集苦参素不良反应详细病案57例;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苦参素不良反应,男性、女性发生率大致相同,发生不良反应的年龄以30~70岁为主,不良反应主要发生时间在用药后6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剂型多以注射液,占(93.0%)。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是消化系统损害12例(20.0%),其次是免疫系统反应11例(18.3%)、皮肤及附件系统10例(16.7%)、呼吸系统8例(13.3%)等。结论消化系统反应是苦参素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下降,超剂量给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可能是苦参素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增强预防意识,减少苦参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李金兰黄红林
关键词:苦参素流行病学数据库
HPLC-ELSD法测定注射用灯盏花素中甘露醇的含量
:建立注射用灯盏花素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使用氨基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3∶17);ELSD漂移管温度(85±5)℃;空气流速2.4L·min-1;柱温:30℃.结...
杨学军李金兰
关键词:注射用灯盏花素甘露醇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染料木素对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PON1及CRP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对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1)活性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各半,随机分为以下5组:①普食组;②高脂血症模型组;③低剂量Gen(0.5 mg.kg-1.d-1)组;④高剂量Gen(5 mg.kg-1.d-1)组;⑤辛伐他汀(5 mg.kg-1.d-1)阳性药物对照组;除普食组给以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他组均饲以高脂饲料喂养加敌百虫(10 mg.kg-1.d-1)腹腔注射,建立食饵性高脂血症模型。各组大鼠连续喂养及同时用药8周,每2周测1次体重,根据体重调整用药量;定期取血检测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血脂、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PON1和CRP的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大鼠肝脏及主动脉弓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Gen组与辛伐他汀组大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tic index,AI)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total cholesterol,HDL-C)与TC比值(HDL-C/TC)明显升高,血清MDA含量也明显降低,同时还能明显降低高脂饲料喂养加低剂量敌百虫腹腔注射致高脂血症大鼠血清CRP含量,提高PON1活性,改善大鼠肝与主动脉弓形态变化。结论Gen可以减轻高脂饲料喂养加敌百虫诱发的大鼠高脂血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逆转血脂障碍,抑制过氧化脂质作用抗氧化,降低炎症因子CRP抗炎及通过PON1酶的调节有关。
赵绿英刘玉玲李金兰高治平黄红林
关键词:染料木素高脂血症食饵性C-反应蛋白对氧磷酶
HPLC-ELSD法测定注射用灯盏花素中甘露醇的含量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注射用灯盏花素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使用氨基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3:17);ELSD漂移管温度(85±5)℃;空气流速2.4L·min-1;柱温:30℃。结果:甘露醇在进样量为1.0324~30.972μg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121x+11.715,r=0.9995;平均回收率99.24%,RSD为0.04%。结论:该法结果准确,便于操作,可作为注射用灯盏花素中辅料甘露醇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杨学军傅黎春李金兰江勋
关键词:HPLC-ELSD注射用灯盏花素甘露醇
375位医务人员接种甲流疫苗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观察该医院375名医务工作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的ADR,统计分析ADR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等。结果:375例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接种者中发生ADR10例,发生率2.7%。均为一般ADR,所有的ADR经对症治疗后均可治愈。结论: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总体ADR以轻度ADR为主,均可治愈,疫苗的安全性较好。
李金兰黄红林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安全性
敌百虫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索建立类似人类长期接触低剂量、低毒性有机磷酸酯农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普食喂养的对照组及敌百虫腹腔注射的高脂饲料喂养的模型组。结果第4、8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s指数(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TC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主动脉弓及肝脏形态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出现明显的As病变。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As大鼠模型,可作为研究人类长期接触低剂量、低毒性有机磷农药引起的大血管病变及其药物治疗的动物模型。
赵绿英李金兰刘玉玲高治平黄红林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敌百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