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脏病
  • 2篇旁路移植
  • 2篇主动脉
  • 2篇桡动脉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6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金东
  • 5篇王建堂
  • 5篇董铭峰
  • 4篇柴守栋
  • 4篇唐培哲
  • 3篇柳涛
  • 3篇马胜军
  • 3篇武艳红
  • 2篇夏峰
  • 2篇栗振坤
  • 1篇周子凡
  • 1篇王安彪
  • 1篇孙立忠
  • 1篇马增山
  • 1篇王珺
  • 1篇刘永民
  • 1篇王龙飞
  • 1篇刘宁宁
  • 1篇朱俊明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视胸腔镜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5月行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46例,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25例、室间隔缺损21例。右侧胸壁3孔分别为: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为第1切口长约2cm;右侧腋中线第3肋间做第2切口长1.5~2.5cm;右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第3切口长2~3cm。股动脉及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体外循环时间(64±2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8±11)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110±6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6例随访0.5~1.5年,无死亡及残余分流。结论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安全,疗效满意。
柴守栋马增山马胜军董铭峰王建堂唐培哲柳涛李金东
关键词:胸腔镜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
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MH)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时机。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6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1.5±6.2)岁。患者升主动脉IMH合并溃疡;升主动脉直径≥50 mm(包括血肿);升主动脉血肿厚度≥10 mm;心包积液或者胸腔积液;症状不缓解或再发或合并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中行升主动脉替换+全主动脉弓替换并支架象鼻置入术(孙氏手术)46例,Bentall术+孙氏手术6例(其中包括左侧单椎动脉-左颈总动脉移植1例),升主动脉替换+半弓替换4例,Bentall术+半弓替换2例,升主动脉替换2例。结果术中发现主动脉内膜破损34例(56.7%)。术后1例(1.7%)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出现低氧血症5例(8.3%);肾功能衰竭需CRRT 2例(3.3%);脑血管并发症1例(1.7%);二次开胸1例(1.7%);术后截瘫1例(1.7%);经治疗后均好转。随访3~15个月,无死亡;2例需再次手术干预行TEVAR术。近端吻合口漏2例,行介入封堵术。1、3及6个月远端血肿基本吸收率分别为68.6%、84.7%及94.8%。结论掌握好手术指征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的关键,孙氏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近、中期临床效果较好。
刘宁宁李金东李金东王龙飞周子凡王珺刘永民朱俊明
关键词:主动脉壁间血肿外科手术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全动脉化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室全动脉化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外科40例行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室全动脉化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13例,年龄46~70(55.0±10.2)岁。采用冠状动脉血流测量仪分别测量左乳内动脉原位状态及术后左乳内动脉主干血流量情况,分别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中血肌钙蛋白I(c Tn I)的浓度,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左乳内动脉主干血量明显高于术前左乳内动脉原位状态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患者血清中血肌钙蛋白I的浓度略高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早期发生快速心房颤动2例,术后低心排血量1例,经治疗后全部好转,无围术期心肌梗塞、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桡动脉切口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1年,无心源性并发症,无心绞痛复发。25例患者术后1年时随访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桥血管通畅率,动脉桥通畅率96.0%,右冠状动脉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为90.4%。结论 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室全动脉化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李金东武艳红董铭峰王建堂柴守栋唐培哲柳涛栗振坤夏峰马胜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桡动脉全动脉化体外循环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产生高跨瓣压差的临床原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高跨瓣压差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高跨瓣压差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24.6(12~40)个月,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术后人工瓣膜的有效瓣口面积(EOA),与不同种类及型号的人工瓣膜的参考EOA对比,可分为测量EOA=参考EOA和测量EOA<参考EOA。在测量EOA=参考EOA时,参照人工瓣膜的参考EOA和患者的体表面积(BSA)计算人工瓣膜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可分为EOAI>0.85 cm2/m2和EOAI<0.85 cm2/m2。根据上述不同标准分析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产生高跨瓣压差的原因。结果45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出现高跨瓣压差患者中,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33例;术后人工瓣膜失功10例,其中发现血栓5例(3例加大华法林用量后好转;2例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生物瓣严重钙化3例(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2例人工瓣环血管翳形成影响瓣叶活动(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2例,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做特殊处理。死亡4例,其中2例为重度PPM,另外2例为非心源性死亡。结论 PPM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产生高跨瓣压差的最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李金东武艳红董铭峰王建堂柴守栋唐培哲柳涛栗振坤夏峰马胜军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
肺动脉吊带心脏畸形三例
2016年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3例,男1例、女2例,年龄5个月至1岁,体重5~9 kg;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法洛四联症2例。该组患儿术前均因咳喘、肺部感染反复入院治疗,查体:发育差,均有喉鸣、喘憋及呼吸困难症状,2例伴有紫绀症状;活动后可闻及吸气性喉鸣音,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稍隆起,心界扩大,律齐,
李金东王建堂董铭峰王安彪
关键词:肺动脉吊带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靶血管狭窄程度对桡动脉桥通畅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研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靶血管狭窄程度的不同,对桡动脉血管桥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90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左乳内动脉、桡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根据术前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右冠状动脉狭窄50%~75% 85例(Ⅰ组),右冠状动脉狭窄76%~89% 95例(Ⅱ组),右冠状动脉狭窄90%~100% 110例(Ⅲ组)。术后随访2~5年,应用CT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各血管桥的通畅率。结果 三组患者无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左乳内动脉血管桥总通畅率为93.3%(270/290),大隐静脉血管桥总通畅率为70.2%(433/617),桡动脉血管桥总通畅率为69.7%(202/290)。Ⅱ组和Ⅰ组桡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桡动脉桥通畅率明显高于Ⅱ组和Ⅰ组[85.5%(94/110)比68.4%(65/95)和50.6%(4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桡动脉血管桥通畅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血管桥通畅率[85.5%(94/110)比71.5%(16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左乳内动脉血管桥通畅率和大隐静脉血管桥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靶血管狭窄程度对桡动脉血管桥中、远期通畅率有很大影响,右冠状动脉术前狭窄≥ 90%的患者,术后桡动脉血管桥有较高的通畅率。
李金东武艳红董铭峰王建堂柴守栋唐培哲
关键词:桡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