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 作品数:7 被引量:21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煤低温自燃发火的热效应及热平衡测算法被引量:14
- 2001年
- 煤在低温自燃发火过程中的热效应是多种多样的 ,但主要是煤与氧的化学反应热 通过装煤 85 0kg的大型煤低温自燃发火实验台模拟煤自燃过程 ,根据实验台测定的温度场变化和传热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不同温度时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热平衡测算法 通过对不同煤样的自燃发火测试 ,利用该方法推算出不同的煤在相同温度下的放热强度 ,为煤自燃特性的定量分析及自燃发火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 1,表 1,参
- 文虎徐精彩葛岭梅邓军张辛亥李莉
- 关键词:热效应放热强度
- 松散煤体中氧气扩散系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03年
- 根据松散介质中气体扩散的理论分析 ,得出了松散煤体中氧气等效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 .在静态扩散双容积法的基础上 ,建立了松散煤体中气体扩散系数的实验测定装置 ,通过测定氧气在不同空隙率松散煤体中的等效扩散系数 ,确定了它的理论计算公式中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 ,从而得出其与空隙率的函数关系 .最后根据热力学原理 ,推算出松散煤自燃过程中不同温度和压力时氧气等效扩散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 .
- 邓军徐精彩李莉
- 关键词:松散煤体自燃空隙率温度漏风
- 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9
- 2003年
- 根据热力学、传热学理论,分析了煤自燃热量的积聚过程,推导出煤自燃的热量传递方程,从而得知煤体升温的必要条件.影响煤体热量积聚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浮煤厚度、空隙率和漏风强度.温度越高,煤体氧化放热强度越大,煤体与围岩温度差越大,越不利于煤体的热量积聚;浮煤厚度是放热和蓄热的物质基础,只有大于最小浮煤厚度,煤体才有可能自燃;空隙率决定松散煤体内漏风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大小;漏风强度对煤体氧化放热和对流散热都有影响,漏风强度必须大于提供足够氧气所需的最小值,小于上限漏风强度,煤体才可能自燃.
- 文虎徐精彩李莉代爱萍
- 关键词:煤自燃漏风强度
- 不同氧气浓度煤样耗氧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4
- 2001年
- 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的耗氧速度不同 ,从而使煤的自燃性产生差异 通过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对煤样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 ,测定分析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速度 ,研究氧气浓度对煤氧化自燃性的影响关系 ,提出了低氧气浓度条件下 ,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可分为扩散耗氧和化学动力耗氧两个阶段 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得出煤的耗氧速度与氧气浓度的 1.14 9次方成正比 图 4,表 2 ,参
- 邓军徐精彩李莉薛韩岭
- 关键词:煤耗氧速度自燃温度
- 煤氧复合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6
- 2001年
- 煤的氧化放热是引起煤自燃的主要原因。煤氧复合热效应与耗氧速率和表面反应热有关。通过分析得出 ,q(z,n,CO2 ,T,d5 0 ) =h(Z) .g(n) .f (CO2 ) .I(T) .Ψ (d5 0 )。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煤结构、温度、氧浓度及粒度。根据威斯化学结构模型、本田化学结构模型及煤分子中包含的 7种表面活性结构 ,推出煤自燃表面分子结构模型 ,并分析其表面活性结构的种类、数量、活泼性 ,它们随煤体不同而千差万别 ;表面活性结构随温度变化的氧化活泼性及反应过程不同 ,造成煤表面氧化反应热 H不同。外在主要影响因素—煤的温度、氧浓度、粒度不同造成了耗氧速率 VO2 不同 ,使煤的放热强度不同。对此 ,通过 XK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及
- 徐精彩薛韩玲文虎李莉
- 关键词:耗氧速率放热强度热效应煤自然
- 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03年
- 煤氧化产生的热量在一定蓄热环境下被积聚起来,当积聚的热量能够满足煤自燃发展的需要时,煤体温度不断上升,最终导致自燃。热量的积聚在煤自燃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热力学、传热学理论,推导出煤自燃的热量传递方程及煤体升温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温度、浮煤厚度、空隙率、漏风强度对煤体蓄热升温的影响。
- 文虎许满贵李莉代爱萍
- 关键词:煤自燃影响因素热量传递温度空隙率漏风强度
- 姚桥矿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和数值分析被引量:13
- 2002年
- 针对目前煤炭自燃的严重情况,利用大型煤低温自然发火实验台,对煤自燃特性参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确定了煤的自然发火期、临界温度、气体产生率、放热强度和极限参数,为煤自燃过程的研究和煤自燃火灾的预测和防治打下了基础。实验中所得数据能够很好的满足现场要求,实验精度在90%以上。
- 刘高文徐精彩李莉
- 关键词:煤自然自然发火期耗氧速度放热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