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亮

作品数:59 被引量:2,61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臭氧
  • 15篇气候
  • 15篇气溶胶
  • 13篇青藏
  • 13篇青藏高原
  • 12篇流层
  • 9篇平流层
  • 7篇大气气溶胶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对流层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光学厚度
  • 4篇水汽
  • 4篇气候效应
  • 4篇气象
  • 4篇气象要素
  • 4篇夏季
  • 4篇季风
  • 3篇上空

机构

  • 58篇中国气象科学...
  • 1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2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气象学院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日本科学技术...
  • 1篇成都气象学院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河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59篇李维亮
  • 30篇周秀骥
  • 24篇刘煜
  • 13篇陈隆勋
  • 7篇秦瑜
  • 6篇何金海
  • 6篇罗云峰
  • 6篇刘洪利
  • 4篇汤洁
  • 4篇郑向东
  • 3篇段廷扬
  • 3篇朱文琴
  • 2篇张正秋
  • 2篇宜树华
  • 2篇吕达仁
  • 2篇龚威
  • 2篇杨明
  • 2篇朱彬
  • 2篇郭栋
  • 2篇史久恩

传媒

  • 20篇气象学报
  • 14篇应用气象学报
  • 6篇中国科学(D...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成都气象学院...
  • 2篇大气科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气象科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被引量:14
1997年
文章引进了美国NCAR的区域气候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改造和改进,建立了能适合中国区域性气候特征,模拟中国区域性气候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模式对1991年夏季长江流域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模拟长江流域强降水过程的能力.
龚威李维亮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暴雨数值模拟江淮流域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北半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4
2009年
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热力作用不仅对亚洲季风和降水变率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通过激发类似于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大尺度遥相关,影响着北美和欧洲以及南印度洋的大气环流和气候.青藏高原气候不是被动的受热带太平洋海温影响,它也可以通过北太平洋大气环流调制着太平洋热带和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春、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异常通过影响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哈德莱(Hadley)环流和赤道辐合带(ITCZ),调制着热带ENSO发展,因此研究从青藏高原气候异常来预测ENSO发展的方法是必要的.这体现了北半球海-陆-气相互作用的本质.由于过去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区气候的影响方面,因而加强研究青藏高原在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十分必要.
周秀骥赵平陈军明陈隆勋李维亮
关键词:亚洲季风
近50年我国西部地区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0
2010年
利用1951-2000年全国194站地面观测资料和高空观测资料,对近50年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河套区和新疆区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其次为青藏高原区和河西区,西南区气温增幅最不明显,地表温度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基本同步,但地温变化要比气温变化更加剧烈一些。西南区的地温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回升,但始终未达到50年代初期的水平,因此从线性变化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西部地区除了河套区外,其他4个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增加,增加最明显的是新疆区和青藏高原区。我国整个西部地区年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均呈线性减少趋势,减少最明显的是西南区和河套区。在辐射变化上,我国西部总辐射呈减少趋势,青藏高原区减少最多;西南区的散射辐射呈增加趋势,其他4个区减少,其中新疆区和青藏高原区散射辐射减幅明显。散射辐射的大小与天空中云量和气溶胶含量的多少成正比,西南区散射辐射呈增加趋势,而总云量和低云量呈下降趋势,可以推测是气溶胶含量增加导致了散射辐射的增加。
杨明李维亮刘煜徐海明
关键词:气候变化
拉萨地区1998年夏季臭氧总量及垂直廓线的观测研究被引量:31
2000年
该文根据 1 998年 6~ 1 0月上旬在拉萨地区进行的臭氧总量及臭氧垂直廓线的观测结果 ,并结合同期同纬度其他两个臭氧站数据资料 ,证实了以拉萨地区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在夏季存在“臭氧低谷”的现象 .分析表明 ,地基和卫星观测的臭氧总量有一定误差 .Umkehr观测反演结果表明夏季拉萨地区平流层臭氧分布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略有不同 ;在对流层 。
郑向东汤洁李维亮周秀骥石广玉岩阪泰信
关键词:臭氧总量臭氧
非均相化学过程在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分析SAGE II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最高不超过17.6 km,夏季平均在17 km以下:来自对流层中低层的物质很少能被输送到17.5 km以上,来自对流层中低层的输送不会长时间持续地影响17.5 km以上的区域。青藏高原以及同纬度地区在15 20 km高度温度低于210 K,非均相化学反应可能在此起着重要作用。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高度主要是15—20km,而且是长时间持续性的。分析结果显示:15—20km非均相化学过程在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特别在17.5—20km高度其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而在17.5 km以下,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知道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在春季和秋季,青藏高原上15—20km的臭氧"亏损"也可能是由于非均相化学过程造成的,使得青藏高原臭氧低谷每年从4月持续到10月。并且,影响非均相化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可能是温度。
刘煜李维亮周秀骥
关键词:青藏高原非均相臭氧气溶胶温度
青藏高原和北美夏季臭氧谷垂直结构和形成机制的比较被引量:9
2017年
利用MLS卫星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比较了青藏高原和北美夏季臭氧谷的垂直结构和形成机制。结果如下:青藏高原夏季臭氧谷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两个低值中心,一个中心位于对流层顶附近,强度约为-15 DU,形成原因主要为水平幅散,另一个中心位于上平流层,强度约为-1 DU,形成原因可能为光化学反应参与的氯自由基的催化损耗。北美夏季臭氧谷仅存在一个低值中心,位于对流层顶附近,该中心强度约为-5 DU,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平辐散。
郭栋徐建军苏昱丞施春华刘煜李维亮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一个求解云滴谱相对离散度的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在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中,云滴谱的相对离散度(ε)或者形状参数(μ,ε2=1/μ+1)通常假定为常数或利用统计关系求得.观测显示常数假定和统计关系并不适合所有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们根据云微物理学和伽马函数的性质,得到求解云滴平均半径和云滴谱形状参数的方程.利用云滴平均半径、体积半径和它们的比求解云滴谱形状参数方程,可以得到云滴谱伽马分布的形状参数、相对离散度和云滴的谱分布.这个方法得到的是解析解.我们进一步利用观测的云滴谱资料检验了云滴谱形状参数的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同时,把这个方法应用到WRF模式的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中,进一步检验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模式结果显示新方法对降水的模拟有一定改善.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应用到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中.
刘煜李维亮
关键词:云滴谱
中全新世时期中国地区水循环因子变化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全球气候模式CCM3嵌套区域模式MM5模拟了现代和中全新世时的气候,从模拟结果可以发现中全新世有效降水变化中心随季节变化,最大的有效降水增加出现在夏季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最大值超过3mm/d;同时,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降水减少,最大变化超过2mm/d。中国北方地区云量增加,同时,中国东部的长江流域云量减少。高云量变化较小,低云量变化最大,最大变化超过2成。夏季,对应着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的云量减少,这个区域的温度升高最大。从水汽的变化可以看到长江流域地区水汽减少,相对湿度也减少,这与云量的变化一致;华南地区水汽的变化与季节有关;东北地区水汽增加,相对湿度增大,对应云量的增加和降水增多。从结果可以发现相对湿度最大的变化超过15%,不是一个常数。有些地区温度升高,但是水汽却减少。但是,在LGM的温度降低的区域,水汽一致减少。这说明温度降低水汽对应减少,但温度升高不一定对应水汽增加。这与全球尺度水汽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常数的结果不同。中全新世时,长江流域除春季外变得干燥、少雨和高温,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变得多雨和潮湿。
刘煜李维亮何金海陈隆勋
关键词:中全新世水循环水汽
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和气溶胶的变化
通过分析SAGEII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存在递减趋势,其中15-50km臭氧的变化对臭氧总量变化贡献最大,25-50km和15-25km两层的贡献大致相当。通过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的对比,清楚地表...
刘煜郭彩丽李维亮周秀骥
关键词:平流层臭氧青藏高原气溶胶
文献传递
近40年东亚季风变化特征及其与海陆温差关系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乔云亭等定义的1957—2000年东亚季风指数,研究了各指数之间相互关系和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全国194站1957—2000年地面资料分析东亚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各气象要素场的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近40年气候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偏北季风的年变化有所差异;夏季,东部地区降水量与相对应各个海区海陆温差负相关显著,并且江淮区对应的海陆温差与东北区和华北区夏季降水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当江淮区对应的海陆温差降低时,江淮区夏季降水量增加,华北区和东北区夏季降水量减少;经过前后两段时期(1957—1978年和1979—2000年)对比发现海陆温差变化对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在增强。同时,发现850hPa气温变化在前后两段时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79年之前我国东部升温最快的区域位于华北西南部和江淮东部,1979年之后升温最快的区域转移到江淮西部和我国东南部的海面上。
杨明徐海明李维亮刘煜
关键词:东亚季风年际变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