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扰素γ介导噬血细胞综合征血细胞减少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与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质量的差异情况,研究干扰素γ对骨髓分化的影响和特点,并观察提高集落刺激因子对干扰素γ抑制骨髓作用的对抗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中,以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白介素-3(interleukin-3,IL-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集落刺激因子组合对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以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的形成数来评价骨髓分化情况,在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干扰素γ,观察骨髓集落形成情况。在干扰素γ抑制骨髓的最低浓度下增加集落刺激因子浓度,观察骨髓生长情况。结果患者骨髓CD34+细胞质量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γ对骨髓的抑制程度不同,当干扰素γ浓度提高到10 ng/mL以上时,实验组的集落数目相比于未添加干扰素γ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培养体系中集落刺激因子浓度可对抗因干扰素γ使骨髓出现的抑制作用情况。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与正常人骨髓质量不存在差异,干扰素γ可以对骨髓生长起抑制作用,提高集落刺激因子浓度可以对抗干扰素γ产生的抑制作用。
- 汤然王旖旎张嘉李硕王昭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干扰素Γ集落刺激因子
- 18F—FDGPET—CT在诊断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资料,均行18F-FDGPET-CT检测,与最终经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18F—FDGPET—CT诊断LAH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分析LAHS在PET-CT中的显像特点。结果30例HPS患者中18F—FDGPET—CT诊断LAI-IS的灵敏度为85.71%(12/14),特异度为93.75%(15/16),阳性预测值为92.31%(12/13),阴性预测值为88.24%(15/7)。18F-FDGPET—CT对于T、B细胞LAH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LAHS浅表淋巴结常以锁骨上淋巴结累及为主。而在深部组织器官中,脾为最常累及部位,其次为肝、腹腔腹膜后淋巴结及骨髓。结论在HPS确诊情况下,18F-FDGPET—CT检出LAH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为LAHS的诊断、指导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李硕王昭王旖旎张嘉闫丽娟卫青汤然
- 关键词:18F-FDGPET-CT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
- 综合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4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是否接受了综合干预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77,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下肢DVT进行预防性综合干预)和对照组(n=71,按SAP诊疗常规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SAP病情以及住院期间治疗情况、下肢DVT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SAP病因分布情况、改良Marshall评分、改良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严重指数评分、手术情况、机械通气情况及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2.6%(2/7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7%(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之前复查凝血功能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PT、APTT及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SAP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同时对SAP患者的凝血功能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也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田欢王丽秦岚张燕李硕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综合干预
- I6.基因筛查诊断迟发的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王旖旎王昭陈华王晓琳张嘉李硕
- 文献传递
- 多发性骨髓瘤缓解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被引量:3
- 2014年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血清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引起反复感染、贫血和肾功能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前B细胞和/或浆细胞.MM治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报道多为个案报道.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继发于MM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AML),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裴瑞君魏娜王旖旎汤然李硕张嘉卫青王昭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化疗
- 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并家系调查
- 2014年
-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它是由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非恶性增生,分泌大量炎性因子所引起的严重甚至致命的炎症状态.HLH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HLH发病率极低,90%以上的患者于2岁以内发病,8岁以后发病罕有报道,且大多数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对于原发性HLH患者而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我院近期采用单倍型allo-HSCT治疗1例成人原发性HLH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李硕王旖旎吴林王昭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噬血细胞综合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单倍型家系调查成人
- 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6月~ 2013年1月收治的HPS患者90例;健康志愿者27例;淋巴瘤、自身免疫病患者各2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16例作为不同病因相关HPS患者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HPS患者确诊时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IL-10、IL-1β、IL-2、核因子(NF)-κb p65、sCD25水平,并对健康志愿者、患者对照组及临床治疗有效患者治疗2周时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淋巴瘤相关性HPS(LAHS)血清sCD25、IFN-γ、IL-2、IL-10、NF-κb p65水平均高于初发淋巴瘤患者(P均<0.01);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HPS (AAHS)血清sCD25、IL-10、NF-κb p65、IFN-γ.明显高于自身免疫病患者(P均<0.01);感染相关HPS (IAHS)血清sCD25、IFN-γ、IL-10、NF-κb p65均高于SIRS患者(P均<0.05).在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中,sCD25、IFN-γ、IL-10、NF-κb p65水平较确诊时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检测sCD25、IFN-γ、IL-10、NF-κb p65对鉴别HPS与其相似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监测上述细胞因子可能有助于判断疾病活动性.
- 王宇卫青李硕张嘉王旖旎王昭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炎症细胞因子
- 伴EB病毒血症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伴EB病毒血症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8至2013年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HLH且初次外周血EB病毒DNA检测中〉1000拷贝/ml的80例患者(年龄≥14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伴EB病毒血症的HLH患者中最终确诊为EB病毒相关HLH46例,淋巴瘤相关HLH30例,原发性HLH4例。EB病毒相关HLH与淋巴瘤相关HLH两组间的实验室指标只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35)。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0.5~20.0个月)。80例患者总体1、3、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8.8%、37.5%、29.7%、19.6%。结论伴有EB病毒血症的HLH患者病情凶险,预后差,常规实验室指标对于区分EB病毒相关HLH与淋巴瘤相关的HLH的意义不大。
- 曾祥宗魏娜王旖旎王晶石张嘉吴林李硕汤然黄文秋陈建行裴瑞君王昭
- 关键词:疱疹病毒4型预后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妊娠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妊娠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点,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妊娠相关HL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疗效、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8例妊娠相关HLH患者均为初次妊娠,2例患者发生于妊娠早期,6例患者发生于围产期;发热(100%)、脾大(75.0%)、消化系统症状(62.5%)是妊娠相关HLH的主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s CD25的显著升高和NK细胞活性的下降,肝功能损害、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妊娠相关HLH患者中的发生率更为突出;8例患者有2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于1月内死亡,6例获得长期生存并仍在随访中。结论妊娠期及产褥期存在异常的免疫调节可能是继发HLH的高危因素。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 王旖旎李硕黄文秋张嘉汤然吴林王昭王昭
- 关键词:妊娠期产褥期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临床病例讨论每426例——发热,皮肤、神经损伤,肝脾大,噬血现象
- 2013年
- 病例摘要患者男,25岁,籍贯山东,现居山东,因“反复发热5个月,双上肢肿痛10d”人我院。患者于2012年2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5℃,伴有畏寒、寒战,偶有胸闷,无咽痛、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呕血、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于当地诊所输液(具体不详)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后患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
- 曾祥宗王旖旎王晶石吴林张嘉卫青闫丽娟汤然李硕王昭
- 关键词:反复发热临床病例神经损伤呕血肝脾大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