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硼镁石碳化提镁试验研究
- 2015年
- 以硼镁石为原料,配入一定量的碳酸钙,按最佳煅烧条件获得熟料,磨细后将熟料在水中消化、碳化,找到最佳的消化条件和碳化条件制取碱式碳酸镁,对利用硼镁石制取镁系列产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煅烧熟料最佳消化温度为80℃,时间40min,液固比25g/L;碳解液经热解,分析测得产物为4MgCO3·Mg(OH)2·4H2O,其中MgO质量分数为43.60%,CaO质量分数为0.33%。
- 李波武小雷朱军崔雅茹卫琛浩
- 关键词:硼镁石煅烧碳化镁
- 碳酸铈煅烧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氧化铈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维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发光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和金属铈生产等各个领域。针对传统稀土碳酸盐采用平推窑煅烧存在不连续、物料加热不均、反应速度慢、能耗高的问题,对碳酸铈的煅烧机制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新型高效连续煅烧设备热工计算提供重要参考。以一定水分的稀土碳酸铈为原料,通过热重分析试验得到碳酸铈原料的热分解过程机制。试验发现:90~110℃为物料的自由水蒸发脱除过程,在140~220℃物料结晶水发生脱除,440℃左右发生物料脱碳的分解反应。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进行了物料的煅烧试验,并对原料的含水率及产品粒度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出碳酸铈含有18.5%自由水和12.2%的结晶水;煅烧后产品的粒径分布范围在1~100μm之间,大多数颗粒粒径集中分布在10~100μm,少部分颗粒的粒径低于10μm;最后对煅烧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得出产品为Ce O2,说明800℃下,60 min可以完成物料中的自由水、结晶水和二氧化碳脱除。
- 朱军张建芳李波李志仁卫琛浩赵霞
- 关键词:碳酸铈煅烧脱除氧化铈
- 电化学溶解镍基高温合金废料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电化学溶解法对含Co、Cr、Al、W、Mo、Hf等金属的镍基高温合金废料在硫酸中的溶解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液酸度、温度、电解液Ni 2+浓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电流密度300A/m2、硫酸浓度1mol/L、电解液温度40℃的条件下平均槽电压为2.4V,电解1t合金的能耗为2 083kWh,电流效率98.46%。与硫酸体系相比,盐酸体系下稀散金属能在阳极泥中得到更好的富集。
- 李波朱军李进许万祥郭瑞
- 氮化钒制备技术现状被引量:3
- 2015年
- 氮化钒作为一种炼钢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重点探讨氮化钒制备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详细对比介绍了两步法、钒酸铵还原氮化法、V2O3直接氮化法和其他先进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重点对氮化钒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应开发高效环保的VN制备工艺,N2将成为其制备工艺中主流氮源,同时要实现V2O3真空碳热还原的工业化生产。
- 卫琛浩朱军唐洋洋李波张建芳
- 关键词:氮化钒石墨粉
- 从氯碱盐泥中浸出钙镁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某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盐泥,为从其中回收钙镁,制备纳米氢氧化镁和纳米碳酸钙,对氯碱盐泥进行了盐酸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盐酸浸出,浸出时间15 min,温度为60℃,酸度2 mol/L,液固比5∶1,搅拌速率500 r/min,钙镁总浸出率可达到98%以上,所得钙镁富液中,Ca2+、Mg2+、Al3+、Fe3+离子浓度为分别为0.63、0.25、0.05、0.022 mol/L,pH=0.5。
- 朱军李志仁杨文浩赵四军李波方中心
- 关键词:盐酸浸出钙镁
- 海绵铜浸出液还原沉淀氯化亚铜被引量:2
- 2015年
- 研究了以还原沉淀法用海绵铜浸出液制备氯化亚铜,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NaCl加入量、溶液pH等对氯化亚铜沉淀率的影响,对所得沉淀产物分别进行XRD分析和EDS能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对氯化亚铜还原率影响最大;在pH=2.0、温度80℃、反应时间1.0h、NaCl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最佳条件下,铜沉淀率达96.4%,沉淀产物为纯度较高的氯化亚铜。
- 许万祥张卜升李波王治钧王靖坤
- 关键词:海绵铜浸出液氯化亚铜